李凯教授是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操作系统、存储系统、体系结构和分布式系统等。
李凯教授对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有深远影响。他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分布式共享内存(DSM)思想,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他在普林斯顿领导了一系列令
人瞩目的项目,包括SHRIMP、Scalable Display Wall等。鉴于其对计算机系统结构作出的根本性贡献,李凯教授于1998年被评为
ACM Fellow。随后李凯教授于2001年共同创办了Data Domain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重复数据删除
(Data Deduplication)产品。如今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已成为存储领域的新分支,Data Domain公司也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并于
2009年被EMC以21亿美元收购。
李凯教授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如Yuanyuan Zhou、Pei Cao等。李凯教授于1977年获吉林大学学士学位,1981年获中国科大
(中科院)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
5月6日下午,容纳80人的报告厅竟然慕名来了超过120位所里的年轻人。
虽然之前和李凯老师接触比较多,也听他讲过一些经历,但第一次听他用幻灯片系统地介绍他对科研与创业的体会,依然很有收获。
Success = Talent + Opportunity + Effort
一个看起来很大道理的公式,但是当李凯老师分别用从自己科研与创业的经历来诠释时,这个公式的确变得生动而富有启发性。
对于科研而言,李老师认为对于能进入计算所的人来说,已经具备了科研基本的Talent了,但还需要不断地提高。每个人的Talent也是各有所
长的,有的擅长发现问题,有的擅长解决问题,有的擅长工程实现。大多数人很难做到同时具有多个Talent,但我们至少要保证自己在某一项上是最优秀的。
而科研中的Opportunity有很多种形式,可能是自己的导师,可能是暑假实习机会,也可能是与前辈交流等,好好把握。李老师引用了
《Outlier》一书中的10000小时来解释Effort,也就是说要做好一件事至少要持续投入10000小时,比如球员、钢琴家、画家、科学家等,
如果每周投入30小时,那需要6年。李老师承认自己不是最聪明,但很勤奋,在Princeton做助理教授的好几年里也是坚持写程序,他笑称自己写程序的
时间肯定超过10000小时。这样,Talent + Opportunity + Effort 就可能获得Success了。
对于创业而言,Talent、Opportunity和Effort则又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李老师认为创业所需要的Talent其实比科研要求更
多,其中有一条更是让他很有体会——知道自己的劣势。他认为国内的很多不善于管理的创业者往往不愿把自己的企业交给专业的管理人员打理,这会大大阻碍企业
成长的进程。他认为Data Domain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他和几个共同创始人及时地寻找到公司的CEO。创业的Opportunity也是比科研
多得多。此外创业所需要付出极大的Effort。在硅谷,startup就等于“hard work”。但是,即使这些因素都具备,其实创业的
Success也不是那么就能够达到的,还需要一些运气,毕竟在硅谷创业成功的企业也只有0.1%左右。(在之前的博文“”中简单介绍了李凯老师创业的故事。)
和李老师交流过的人都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思维敏捷、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出色的人,其实是很善于宣传和表达。但这几年来和他的接触,我又感觉到他是一
个非常低调的平凡人。这种低调不仅体现在他在学术圈与工业界的低调,甚至在延伸到生活中。他很少在很多场合抛头露面,也很少面对媒体发表各种评论;他的穿
着非常的朴素,开着用了很多年的老本田,还亲自去中关村淘山寨手机。平凡的生活中透着不平凡的经历,这更能感染他人
阅读(144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