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韩建科学网的博客。感到行文分析入理,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技术的开发人员等很有启发,遂拿来引用
“被创新了”:那些消失了的工种
闲来和老丈人聊天,讲到他在台湾创业经历:二战期间他当兵,学了一手电器修理的绝活,于是战争结束后自己开店修理收音机等家用电器。一路做了三十年,从真 空管收音机,到半导体,什么他都能修,生意也很红火。可是到了集成电路时代,慢慢地,生意就没有了。
也记得小的时候,我父亲也有一个能收短波的真空管收音机,总是坏,需要送去修理。有点象下面图片里的型号,是飞跃牌的。
前些天在华尔街报的网站上还看到列出十几个已经消失了的工作:包括电梯操作员(不知道国内为什么还有),电话接线员等(google "jobs no longer exist")。无线电修理,最后也和很多工种一样,消失了。
这些工作为什么消失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被新技术取代了。可是,只有更深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学到“不被替代”甚至是“替代别人”的诀窍。
从质量不保证的真空管,到体积又小,质量又稳定的半导体,产品(收音机)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需要修理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所以稳定质量,批量生产,成本 降低,就是一个技术和产品发展的大方向。如果你的工作是顺着这个大方向的,就相对稳定。如果你的工作是以产品和服务的不稳定为前提的,那你的工作也会是暂 时的。
把这个转换到生物技术上来该如何理解?
假设你找到一份工作,给Luminex技术平台做售后服务,维修仪器。这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可是你是否想过,如果一个仪器一点到晚总是坏,那这个公司 的产品可能就有问题,一旦其它厂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很少坏,那我的工作不就没有了吗?
这可以总结为“顺技术者昌,逆技术者亡”。
类似推理也可以用到科研选题上面来。选择上升期的新课题,用最新的技术,做最新的发现,就永远处于让他人的工作过时的地位。相反,就很被动,时刻都有丢饭 碗的可能。
阅读(969)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