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10-01-15 17:00:02
目前,广大考生基本已经进入了复习的打基础阶段(4月—6月)即考研积累期。
第一轮复习以系统教材为主,进行扎实的基础复习。要把书从头至尾过一遍,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全面化把握,站在统观全局的角度,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将不懂的、不容易记的知识点做标记,以便在下个阶段重点把握和记忆。
强化阶段(7月—8月):考研实战期
第二轮强化复习阶段,是考研的关键月,也是考察考研学习效果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
1、通读教材,把握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2、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及考点变化。
3、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或基础不够扎实的考试,可以去参加专业辅导班。
提高阶段(9月—11月):考研突破期
第三轮是重难点提高复习阶段,排除干扰,全面复习。
1、以大纲为根本,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以及系统化规整,做到心中有数。
2、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命题,将其拓展,整理成不同的专题。
3、建议看看有关的心理学书籍,把收获整合到原来自己复习的知识体系中。
4、关注网上报名时间,谨慎填报考研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冲刺阶段(12月—1月):考研跨越期
这是考研复习最如火如荼的阶段,是复习中全面深化、升华的时期。本阶段任务:
1、要将参考书归纳总结各个知识点,系统整合知识。
2、重点掌握知识点的串连及试题的解法,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进行模拟实训,梳理考点。
4、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可以试着对专业考试作出一些预测,列出一些可考性比较大的题目。
下面着重对其复习办法进行分析指导:
一、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的重点无外乎包括三大部分,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第一部分相对繁琐,包括了大量的零散知识点及零散的理论,但是每个章节都有统一的模式既1.概 念,分类,功能。2.相应的理论。其中知觉,记忆,思维是历年来命题的热点。记忆一章尤甚。(北师为例)。这四章最好列成一个提纲来复习,其中动机大约8 个理论,情绪6个,能力7个,人格两大类型理论。近几年尤其以能力&情绪情感重要,有几年都重复出题。
二、发展心理学
发心以林本就可以了,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在对每个阶段的总结上是好于前者的。对发心的复习,断不可分开,孤立看待,我们既要将这些阶段连续起来,同 时也要看到每个阶段的年龄特征,其中后者一般是考试考察的重点,所以我们在看发心是应该是以一条线连下来。但是每条线上的点(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可 以将其概况为1.动作,学习,活动的发展2.认知的发展(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3.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然后每个部分再细分。通过对历年的分 析,我们认为发心中婴儿的语言,幼儿的游戏依恋,青少年的社会性活动为重点。近年来成年晚期的智力退化问题即认知老化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值得注意。
三、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从今年的统考大纲上看难度下降。我个人认为冯本足以应付考试。陈本更加深刻一些,难度大一些。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可以分成三部分。1.教育心 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理论2.学习的动机3.学习的迁移。我们认可以把每部分列成一个提纲,主要由相应的1.理论学派,主要观点2.对教学的启示。
四、 试验心理学
最近关于实验心里学究竟看哪一本争论比较大,所以先谈谈比较常见的几本试验心理学,错误之处望指正。第一本是杨治良的试验心理学,感觉是所有试验心理学里 叙述的最详细的一本,建议初学者使用。第二本是朱滢的试验心理学,编写类似国外的体例,讲的也很透彻。第三本是孟老的试验心理学,很晦涩,里面有大量的心 理数学计算,建议初学者慎用。第四本是坎特威茨的试验心理学,就水平而言应该是最高的,大量的丰富,生动,有趣的范例,有助于理解,但是不适合现在的应 试。第五本就是张学民的试验心理学纲要,最有特色的是有大量的心理学的试验。这本书非常适合跨专业的考生看。另外,郭秀艳的试验心理学也值得一看。试验心 理学的大致内容可以分为如下几部分:试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试验设计,反应时,信号检测论,传统心理物理法等几部分,原理一定要吃透。
虽然考研是人生的一次历练,一次在青春燃放之际对梦想的更高追求,无论这场洗礼来的多么不容易,无论开始的多么艰难或行走的多么忐忑,记住,勇敢的走下去,给自己也给未来注满最美好的期待。
郑重保证
使宣誓就职
诅咒得使
初试科目 | ①101政治②201英③722基础心理学④817实验心理学与统计 |
参考书目 | 欢迎计算机科学、数学、工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考生报考。 基础心理学参考书: 《》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甦、汪安圣等编,北京大学出版;Cognitive Psychology, 7th, R. Solso, 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 实验心理学与统计参考书: 《》郭秀艳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厚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研究方向 | 01 航空航天计算工程 02 嵌入式图像处理 03 航天电子技术 |
初试科目 | ①101政治 ②201英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
参考书目 | 《》第4版,谢处方、饶克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Reinhold Ludwig, Pavel Bretchko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Sophocles J.Orfanidis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复试备注 | 面试包括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本专业综合知识、科研经历与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 |
What is PC/104?
A Proposed Extension to IEEE-P996
Although PC/104 modules have been manufactured since 1987, a formal specification was not published until 1992. Since then, interest in PC/104 has skyrocketed, with over a hundred different PC/104 modules introduced by more than three dozen manufacturers. Like the original PC bus itself, PC/104 is thus the expression of an existing de facto standard, rather than being the invention and design of a committee. In 1992, the IEEE began a project to standardize a reduced form-fact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IEEE P996 (draft) specification for the PC and PC/AT buses, for embedded applications. The PC/104 Specification has been adopted as the "base document" for this new IEEE draft standard, called the P996.1 Standard for Compact Embedded-PC Modules.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PC/104 and the regular PC bus (IEEE P996) are:
By virtue of PC/104, companies embedding PC technology in limited space applications can now benefit from a standardized system architecture complete with a wide range of multi-vendor support.
Two Ways to Use PC/104 Modules
Although configuration and application possibilities with PC/104 modules are practically limitless, there are two basic ways they tend to be used in embedded system designs:
Standalone module stacks. As shown in Figure 2, PC/104 modules are self-stacking. In this approach, the modules are used like ultra-compact bus boards, but without needing backplanes or card cages. Stacked modules are spaced 0.6 inches apart. (The three-module stack shown in Figure 2 measures just 3.6 by 3.8 by 2 inches.) Companies using PC/104 module stacks within their products frequently create one or more of their own application-specific PC/104 modules.
Component-like applications. Another way to use PC/104 modules is illustrated in Figure 3. In this configuration, the modules function as highly integrated components, plugged into custom carrier boards which contain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rfaces and logic. The modules' self-stacking bus can be useful for installing multiple modules in one location. This facilitates future product upgrades or options, and allows temporary addition of modules during system debug or test.
Please . Log-in information will be e-mailed to you to download the full specifications for free.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发现BCPL太慢了,而且缺乏运行时的支持,他将BCPL进行了实验性的修改,并为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B语言,意思是将CPL语言 进行压缩,提炼出它的精华。B是BCPL的一个简化版,而且被设计成专门用来进行系统编程,但它依然不能满足程序员们的要求:它的字符处理机制太丑陋了, 而且浮点数运算被实现得并不是很理想,处理指针时开销太大。
在1972年,当PDP-11进入贝尔实验室时,Ken Thompson的同伴,同样在贝尔实验室的Dennis M. Ritchie,在从BCPL中抽取了一些共性放入B语言中,对B进行了改进,并且在里面加入了数据类型,他把这个扩展的语言称为NB(New B)。随后,他又继续对新语言进行大量修改,似乎可以用新的名字来重新命名它了,于是他取了B后面的那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曾几何 时,人们猜测 C 的后裔会被命名为P──BCPL的第三个字母,而不是D,但如今最显见的C的后裔语言是叫C++。)
1973年,Ritchie完成了C语言核心,并用C重写了整个Unix内核。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 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Brian W. Kernighian和Dennis M. Ritchie出版了长久不衰的经典之作──《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把C从贝尔实验室推向世界,从而使C语言成为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三、编译工具
c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有很多,目前比较常用的有MS VC++,gcc+VIM/EMACS,还有兴起不久的CodeBlocks,当然还有很多基于不同系统环境的编译器,比如keil等。我一般使用gcc+VIM或是CodeBl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