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70
  • 博文数量: 7
  • 博客积分: 360
  • 博客等级: 一等列兵
  • 技术积分: 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1-05 10:4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业界

2009-01-05 10:52:55

上篇文章结尾留了一个“扣”,因此这回就要说谈谈手机的媒体属性,而只要提起这个话题,人们条件反射般就会想到是“碎片化”。的确,碎片化是手机媒体的关键属性,这是由手机媒体的载体形态所决定的。

  因为手机的随身携带,所以在成就手机载体与个人的亲密关系的同时,手机媒体也就具有相对的私属性质,这就必然导致内容的个性化趋向,而这个特征对于内容提供者和广告主来说,就是“受众的碎片化”;

  因为体积大小的限制,所以在成就手机的便携性的同时,手机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也就被锁定成“短小精悍”,也就决定了手机内容呈现的碎片化;

  因为手机的主要用途在于解决快速沟通很交流,所以就普遍意义来说,人们对于手机媒体缺少耐心、持久性,而是冲动阅读或者为了消磨零散时间为主,因此读者留给手机媒体的关注度也是碎片化的。

  ……综上,手机媒体的碎片化属性,决定了手机杂志的阅读环境:快餐式、浏览型、随意性和跳跃感——几乎所有新媒体研究者都认为,碎片化带来的这些特征势必带来读者对内容的“浅阅读”。如果真都是浅阅读,可能最不高兴的就是广告主,因为读者都去追求“快感、快读、快扔”的浅阅读了,更没有人关注广告啦。

  我一点也不否认手机媒体碎片化的属性,却不认为碎片化一定带来浅阅读——手机载体不会成为媒体本身,关键是内容生产者如何给受众的阅读制定规则,从而达成“深度阅读”。

  所谓深度阅读,无非是指在特定时段内读者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以及附带思考的深度,哪怕是5分钟的注意力聚焦——其实对于手机载体来说,5分钟足以。所以,想让手机杂志达成深度阅读,我们必须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信任度和权威性。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非常信任或绝对具有权威的人在和你对话时,瞬间你的注意力就会高度提升。同样,当手机杂志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应有的信任感之后,怀着期待感去阅读时,注意力是很容易集中的。

  第二,综合内容+定制化资讯,因为资讯的接近性与读者的关注度成反比,越接近的资讯关注度越高。《乐活志》之所以走“个性化手机杂志”的路子,就是想从根本解决注意力的问题。

  第三,注意阅读节奏感,内容上图片与文字起飞、严肃共轻松一色,在编排上要特别注意落差——从内容到形式,从而避免阅读的疲劳;

  第四,注意记忆容量,对于手机杂志而言,正因其短,所以每期只要有一张图片或一篇文章引起读者注意或共鸣即可,哪怕只记住一个标题,读者的心理印象就非常好,对于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而言,记住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是最好的方法。这时你会知道一个好标题对于一本手机杂志来说,就是灵魂的一半。

  肯定还有第五、第六、第七……抱歉我不能说的太多,至少有了这前四条,可以保证读者在阅读手机杂志的时候,绝对不会心不在焉——你只需让他保持3-5分钟的热情即可。这四条建议中的难点是如何做到让读者信任和具有权威性,咱们下回再说。

阅读(17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