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未来
全部博文(102)
分类: LINUX
2009-02-03 17:37:12
嵌入式开发环境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写在最前面的话:点击下载文档,PDF格式 ,WORD格式。<<--真正的图文并茂,下面只是文档的文字内容,本来也想贴上图片的,但是时间要用来干最重要的事情。这里是安装过程中的图片,基本上是安装顺序来的。华恒的操作手册v2.1也非常好,希望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阅读。
2007-4-8 更新 突然发现这个方法会导致最后没有编译环境,特意写了一个安装gcc的过程,在这里。
1. 安装vmware,这个就不用细说了吧,我安装的VMware Workstation 5.5.3 build-34685 在霏凡软件站有下载
2. 文件à>新建à>虚拟机à>典型à>客户机操作系统(Linux),版本Red Hat Linux
虚拟机名称不用改,位置要选择剩余空间大于3G的盘
网络连接:试用桥接网络(待会儿还要再设置“以太网卡的”)
磁盘容易不用选择,点击完成就完成了
3. 虚拟机à>设置,点击添加,添加一个串行端口,不需要设置直接点下一步直到完成
双击设备中的以太网,修改网络连接到自定义,选择WMnet0 (默认桥接)
如果使用光盘安装跳过这一步,如果使用电脑中的iso镜像文件安装,双击设备中的CD-ROMà>连接à>使用iso镜像à>浏览,找到镜像。
命令à>启动该虚拟机
4. 这里先多一句嘴:选择的方法是把用tab键把光标移到你要选择的地方,按空格键选择。
我喜欢在文本模式下安装,所以输入linux text,回车
跳过检查可以节约时间,所以skip
然后点击OK开始安装
Language selection 语言选择,选择Chinese (simplified) 这个是简体中文
选择键盘US,确定。
选择鼠标,不懂,也没有管
安装类型: 服务器。因为这个最小,也没有必要安装其他的。关于构建宿主机必须的TFTP服务会在下面介绍安装方法。
磁盘分区:自动选择。虚拟机上面安装的时候,我都没有考虑很多。
eth0的网络设置:不选择“使用bootp/dhcp”,选择“引导是激活”,设置ip地址为192.168.2.111,其他的用tab键会自动生成。
给你的系统取一个喜欢的名字吧,我的叫Tinux。
防火墙配置:选择无防火墙。
语言支持:选择Chinese (P.R. of China),不过,我还是建议选择语言English (USA),这样的话,在系统里面的提示就不会是中文的乱码,而是英文
选择时区:亚洲/上海
设置根口令:自己想一个吧
选择软件包组:什么都不干,直接确定
即将开始安装:确定。
安装过程中会需要你插入下一张光盘来继续安装,光盘安装的人更换光盘就可以了。使用ISO文件安装人,点击工具栏的“摘要视图”,再点击“设备”中的CD-ROM来更换ISO文件。
引导盘:选择“否”
完成:确定
5. 重新启动,使用root账户登录
安装TFTP服务,挂载安装光盘的第三张,要是刚才拿出来了,就在放回去吧。
# mount /dev/cdrom /mnt
#cd /mnt/RedHat/RPMS
# rpm -ivh tftp-0.32-4.i386.rpm tftp-server-0.32-4.i386.rpm
#reboot //我比较笨,只会reboot,没有办法,用WINDOWS习惯了
再用root账户登录
#setup
选择Firewall configuration,用来设置防火墙,
虽然安装的时候选择“无防火墙”,但是由于RedHat的一个小BUG,还是再设置一遍比较好
选择System service,设置NFS和TFTP服务
选择[*]nfs
选择[*]tftp
去掉[ ]iptables和[ ]ipchains(如果有这个的话)前面的星号
退出setup界面返回到命令行提示符下
# vi /etc/exports
将这个默认的空文件修改为只有下面一行内容:
/
(rw) //注意/和(rw)中间有一个空格,这是为了保证根目录可读写。
保存退出
运行 service nfs restart 来重新启动NFS 服务
Shutting down NFS mountd:
[
OK
]
Shutting down NFS daemon:
[
OK
]
Shutting down NFS quotas: [
OK
]
Shutting down NFS services: [
OK
]
Starting NFS services: [
OK
]
Starting NFS quotas:
[
OK
]
Starting NFS daemon:
[
OK
]
Starting NFS mountd:
[
OK
]
显示上面就OK了
启动完成后,可用如下办法简单测试一下 NFS
是否配置成功——PC 机自己mount 自身。例如在 PC 机的根目录下执行:(假定PC 机的IP 是192.168.2.111)
mount
192.168.2.111:/ /mnt
然后到/mnt/目录下使用ls命令看看是否可以列出IP为192.168.2.111这台机器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如果可以列出目录,则说明mount成功,NFS配置成功。
执行如下命令以启动TFTP 服务:
#service xinetd restart
配置完成后,建议简单测试一下 TFTP 服务器是否可用,即自己 tftp自身,例如在PC 机上执行:
cd
/
mkdir /tftpboot //由于没有在安装的时候没有选择everything,所以这里没有自动生成tftpboot目录,要自己手动创建一个。
cp
/etc/inittab
/tftpboot/ //随便拷贝一个文件到/tftpboot 目录下以供下面使用tftp 命令下载,这里以etc/inittab 文件为例进行说明。
tftp
192.168.2.111
tftp>
get inittab
如果在/tftpboot目录里没有下载的文件,会提示您没有找到相关文件。若出现如下
信息: Received 741512 bytes in 0.7 seconds
就表示 TFTP 服务器配置成功了。在根目录下就会存在刚才下载的 inittab文件了;若弹出信息说:Timed out,则表明未成功
6. 挂载华恒的光盘,进行最后的安装
这个时候,如果还是在“设备”à>“CD-ROM”à>“连接”选择“使用ISO镜像”,有可能无法像前面一样挂载(也许是我太差了,不懂),我是使用的虚拟光驱加“设备”à>“CD-ROM”à>“连接”选择“使用物理驱动器”这样来搞定的。
mount /dev/cdrom /mnt
cd /mnt
./arminst
然后按照华恒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就可以了
OK,一切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