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10867
  • 博文数量: 210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18 09:5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10)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6)

2009年(65)

2008年(138)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9-05-11 11:27:01

目前Google的策略是不会加入Native C++这样的本地语言开发,除了安全性考虑似乎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平台的控制权限,很多性能敏感的程序只有通过和Google合作加入到系统底层才可以,用户最终只能在Dalvik层做开发。虽然完全开源,但最终的APK文件必需经过签名才可以安装到Android手机上,这样可以有效的排挤竞争对手,目前很多浏览器厂商已经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比如Firefox、Opera已经无法在Android平台上发展了,无论Java代码优化、算法再精炼只能在Dalvik VM上运行,而Android自带的浏览器Chrome Lite使用的webkit内核是C++编写的库文件,提供Java接口上层调用,所以最终这个平台的限制还是很大的。

 

Android所用的Toolchain(即交叉编译工具链)可从下面的网址下载:

。如果下载了完整的Android项目的源代码,则可以在“/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arm-eabi-4.2.1/bin”目录下找到交叉编译工具,比如Android所用的arm-eabi-gcc-4.2.1。

Android并没有采用glibc作为C库,而是采用了Google自己开发的Bionic Libc,它的官方Toolchain也是基于Bionic Libc而并非glibc的。这使得使用或移植其他Toolchain来用于Android要比较麻烦:在Google公布用于Android的官方Toolchain之前,多数的Android爱好者使用的Toolchain是在 下载的一个通用的Toolchain,它用来编译和移植Android 的Linux内核是可行的,因为内核并不需要C库,但是开发Android的应用程序时,直接采用或者移植其他的Toolchain都比较麻烦,其他Toolchain编译的应用程序只能采用静态编译的方式才能运行于Android模拟器中,这显然是实际开发中所不能接受的方式。目前尚没有看到说明成功移植其他交叉编译器来编译Android应用程序的资料。

与glibc相比,Bionic Libc有如下一些特点:

         采用BSD License,而不是glibc的GPL License;

         大小只有大约200k,比glibc差不多小一半,且比glibc更快;

         实现了一个更小、更快的pthread;

         提供了一些Android所需要的重要函数,如”getprop”, “LOGI”等;

         不完全支持POSIX标准,比如C++ exceptions,wide chars等;

         不提供libthread_db 和 libm的实现

另外,Android中所用的其他一些二进制工具也比较特殊:

         加载动态库时使用的是/system/bin/linker而不是常用的/lib/ld.so;

         prelink工具不是常用的prelink而是apriori,其源代码位于” /build/tools/apriori”

         strip工具也没有采用常用的strip,即“/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arm-eabi-4.2.1/bin”目录下的arm-eabi-strip,而是位于/out/host/linux-x86/bin/的soslim工具。

阅读(189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