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92099
  • 博文数量: 186
  • 博客积分: 4939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207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4-08 17:1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86)

文章存档

2018年(1)

2017年(3)

2016年(11)

2015年(42)

2014年(21)

2013年(9)

2012年(18)

2011年(46)

2010年(35)

分类: Mysql/postgreSQL

2014-05-14 15:09:07

    除了设置my.cnf里面林林总总的参数(看官方手册)外,个人感觉还有以下:

MySQL 体系结构分层: 各个索引都有的是connect layer等等来做连接身份验证,SQL语法、语义分析,查询优化器,连接池管理等等,而存储引擎则是数据的管理和实现,比如锁,索引,事务,内存分配管理等,这个是我个人浅显的了解。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实现存储引擎,最底层就是数据、数据库自己的文件存放在操作系统和磁盘上。

频繁做query的必须要有正确的索引,否则full scan会大量耗费时间,index就是存储引擎自己维护的数据结构,一般是B树,index在delete/update/insert的时候也会rebuild,此时就类似B树的相关操作,感兴趣可以去看下《数据结构》的东西。所以插入大量数据可以先删除index然后re-create,假如业务允许的话。

必须要正确的建Index,比如table (id,name)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name=x; # 此时id字段是index的话,此SQL statement 依然会fulll scan,因为name上没有Index,或者模糊查询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like '%x‘;即使ID有Index也毫无用处,因为id是模糊匹配的。所以要善用explain来看,Type(ALL)表明是full scan,无索引或者不正确的字段上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缓存innodb的索引,还存储了数据、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插入缓存、锁、以及其他的一些内部结构,innodb用这个延缓write,所以可以将多个write合并,然后顺序的写到buffer_pool里面,然后写redo log(innodb_log_file_size)。《high performance MySQL》建议设为内存的75%左右。

key_buffer_size(只适用myisam,而且只cache索引,MYI文件的大小就是理想的key_buffer内存大小,但这个是变化的,所以不太可能。多说一句,由于myisam的索引有cache,所以写的时候有延迟操作,这样也为了减少硬盘读写次数提高效率,但问题就是一旦当机,此时Index可能没build完毕,所以需要频繁的repair。而innodb会writing ahead logging,先写事务日志到磁盘然后才会更新数据和index,所以没这个问题。此外建议innodb设小点)

query_cache_size  大量的读一定要有,但问题就是,针对table的,假如该table某个记录更新,则其他查询该表的cache全部失效,所以频繁写的,这个意义不大。

binlog_cache_size(未提交的binlog缓冲大小,比如批量load,这个应该是不够的,此时会inlog_cache_disk_use使用磁盘,committed的时候才会写入logfile里,所以一般设为16-32M就可以了,此
外注意这个是针对session分配的)


binlog_format=mixed(MySQL 5.1后支持,有statement/row2个,假如是statement,那么遇到date(),rand()这种在slave肯定会出现数据的inconsistent,建议用mixed让它自己选择,P.S row的时候binlog占用空间比较大,因为它记录了数据的变化,但数据复制的可靠性提高了,由于binlog变大,M/S复制的网络开销也变大了,可能IO也会有影响)

sync_bin_log=1, 立即写binlog到磁盘,不用操作系统自身带的磁盘缓冲,可靠性高,可能会影响I/O。

以下来自《MySQL核心内幕》

InnoDB内存分innodb_buffer_pool_size/innodb_log_buffer_size和addtional_memory_size

innodb把数据库文件按照Page(16K)读入到pool然后按照LRU算法来淘汰数据,假如文件需要修改,先修改pool的页(dirty page),然后按照频率flush dirty page到文件。
缓冲的有索引页,数据页,undo,插入缓冲,自适应hash索引,innodb存的lock,数据字典。

innodb_log_file_size # 也就是logfile1/2这个文件
要设一个合适的值,太小的话否则导致事务日志频繁切换比如Logfile1写满了然后写logfile2,然后可能又切回logfile1,这个切换过程中会flush缓冲池的dirty page到磁盘,因为logfile有个cpacity 变量,表示最后的lsn不能超过这个。太大的话MySQL恢复比较费时间。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InnoDB 在写事务日志的时候,为了提高性能,也是先将信息写入Buffer 中,当满足 innodb_flush_log_trx_commit 参数所设置的相应条件(或者日志缓冲区写满)之后,才会将日志写到logfile1/2中。不需要太大,不小于每秒的transaction大小就可以,因为这个很快被flush了。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自己权衡性能和安全吧


addtional_memory_size MySQL会从这里申请分配内存,其实我也不了解这个做什么用,不过似乎跟innodb_buffer_pool_size相关。

innodb_io_capacity
InnoDB存储引擎最多都只会刷新100个脏页到磁盘,合并20个插入缓冲。如果是在密集写的应用程序中,每秒中可能会产生大于100个的脏页,或是产生大于20个插入缓冲,此时master thread似乎会“忙不过来”,或者说它总是做得很慢。即使磁盘能在1秒内处理多于100个页的写入和20个插入缓冲的合并,由于hard coding,master thread也只会选择刷新100个脏页和合并20个插入缓冲。同时,当发生宕机需要恢复时,由于很多数据还没有刷新回磁盘,所以可能会导致恢复需要很快的时间。


还有个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这个默认是90%,也就是最大dirty page百分比,大于这个的时候会flush数据到磁盘,innodb每秒会flush 这个缓冲池,只有大于90%才会flush,建议设为75%.

存储引擎文件:表空间ibdata1,存的是该表的数据,index,插入缓冲,logfile1...这个存的就是redo log了。

1. data storage engine的选择,innodb VS myisam,确定应用一定要用innodb吗?假如不考虑transaction,外键以及数据靠性要求不高,而query语句很多,建议用myisam,甚至infobright。数据备份也很容易,但要频繁的repair table。此外table lock不一定比row lock慢。isam适合查询非常多,写少,若是频繁写,isam的读的table会被lock直到update完毕(table lock VS row lock)。

2. 由于myisam是由OS的flush机制来保证数据写到database,所以load数据非常之快,而innodb则不然,具体可以看我另外的博文分析。而且迁移非常容易直接拷贝frm/MYD/MYI 这3个文件即可,但由于innodb这些存在数据字典里面(表空间ibdata1),只能dump表结构和data,耗时比较多。
  

3. load大量数据的时候set foreign_key_checks=0,时候再打开,可以快很多。此外load比insert快,原因是见之前的博文分析。此外删除表结构的index,然后create也可以(业务允许的情况下),还有set autocommit=0结束后设为1. 此外合理的filed做index非常的重要,explain你的sql或者打开my.cnf的一个配置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别忘了打开slow query来分析看下表结构以及index是不是最优的设置等。


4. 使用SSD来优化mysql的I/O,性能提升明显,最好再做RAID,把热点数据放SSD上,切记RAID 卡要设为write back而且BBU(backup battery unit)要有电,否则充电过程中会变为write though,磁盘I/O性能非常的差,我遇到过这种情况。

5. 关于scale out,

水平和垂直sharding

最常见的就是把根本没任何关联的Database放到不同的server上,每个slave只replicate自己需要的database, 这样也更加灵活,甚至可以拆分某几个字段,坏处就是需要更多的resource。这也应该是垂直sharding的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复杂的是把db里的table按照逻辑关系放到某个server上。


水平切分: 比如某个表非常大,访问频繁,则按照id分组,一组用户相关的表和数据放到一组数据库上。这样可以减少单个服务器的IO race。

这个我也有接触过,infobright做Query的时候也用过。当然还需要个table来维护user id/sharding id的关系,假如sharding很多,维护关系的table查询频繁,还需要用memcache之类的放在应用层之后。

sharding 缺点: 复杂的join(找到对应的sharding id)和order by(聚合函数等可能需要在应用端来实现。

6. 此外反范式化设计表结构,虽然造成了数据冗余,但性能提高不少。
e.g 从《构建高性能的web站点》来的一个例子
SNS的网站很多情况下都有个人和好友关系,一般都有这种infomation和profile表,大致结构如下

1)information:
(ID,friend_ID)
2)profile
(ID,nickname,birthday,gender,email)# and so forth

从这里看这2个表是comply with NF的,第一无数据冗余,第二不会出现insert/delete/update异常
但是要找到个人好友的nickname,需要一个复杂的join查询,结果就是为了得到一个nickname。

此时可以设计information为

(ID,friend_id,friend_nickname)
此时假如ID是index很快就能查到nickname,但问题就是这个明显不符合NF的,因为数据冗余,此外假如profile的nickname更新了,information的nickname会不一致,此时需要从应用的角度来做,比如限制改nickname,或者延迟加载,此外用户可能不会在意这种细微的变化,比如QQ的昵称变了,估计你的好友没几个人能立即注意到,这样用其他办法比如更改profile的nickname字段等都可以实现延迟加载。

 

阅读(117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