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hanyu@263.net
分数线822,我的分数 924
我想大多数同学以前都没有参加过sylvan考试中心的机考,因此我有必要先将我的考试过程叙述一下,仅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将考试时间安排得更加得当。我是在星期二也就是9号那天,在三好街的赛威精英网络学院报的名。报名处只有一个工作人员管理报名事宜。因为和我同去的同学参加过那里的考试(这件事情导致了一个还算温馨的过程开始),与那个职员算是认识吧!整个的报名过程都进行的十分顺利,而且确实像我们事先知道的那样网络学院的学生都只收60%的考试费,当时收了我们540元人民币,不像有的bbs的帖子,说什么考试中心吃钱,要多收几百元的费用,至少在沈阳不用担心了。呵呵。唯一不足的是,我原定是星期五考试,可是该工作人员称那天她有事情不能报名,而我又不想延后到下星期去考试,不得已才定在礼拜四考试,要知道我那时候还没有复习的很好,才刚刚开始作模拟题,就是按原定计划都没有100%的把握,所以那次报名就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也算是凭空添加了一点悲壮吧!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觉。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的提醒要报考ccna的考生,如果你打算要考的时候,最好提前一个礼拜给考试中心打个电话,咨询一下。问清楚考试事宜,以及报名时间,不要到时像我那样手忙脚乱,毕竟稳扎稳打才是上上之道。还有要注意的就是,网院的折扣号只能用一次,所以考前务必要认真认真再认真。因为如果第一次没有通过的话,再参加考试就要交全额考试费了,那将会是――哎
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其中的严重性。
考试那天我是下午1:00到的考场,照例是管理人员的一顿训话,就像我们在考其他科目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样,什么不准――――。然后是添了一张与思科的书,就是考试纪律保证的那一类东西,然后就可以上楼考试了。
点开start的一瞬间,考到了慢慢一屏的调查问卷。好不容易添完,以为可以考试了,没想到又是一个什么问卷,真不知道思科公司是怎么想的,没完没了的问(也许是先将考生的头弄昏了正加考试难度吧!嘻嘻)。我也没仔细看就把它pass过去了。现在向来有点后怕,万一那一项是必添的,我不小心漏过去,我.....往事不堪回首啊!总算开始答题了。好像很长,也不是很简单。从我后来得到的成绩单来看,考点是有以下的部分组成:
bridging/switching
osi reference model&lay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tocols
routing
wan protocols
network management
lan design
cisco basics,ios&network basic
题目的种类大概有单选(choose the best answer),多选(choose n right answers,它们是提示有几个正确选项的)以及少部分场景题(实际上也是选择题,不过需要点exhibit按钮看一看图例),还有大家担心的填空题,我遇到了几道,其中一道是“type a command to enable rip protocol”,自然填入“router rip”很简单啦;另外一道―― 对不起,忘记了,但是是一种选择的变种,只要你将正确的组号添如空中就行了。我记得有一道题很有趣,给出了以给连有四个器的小图。每个路由器各个interface都连接好了。图上给了你一些提示,然后问你某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应封装什么类型的数据帧,其实就是考你广域网的额encapsulation。还有一道题,也是考较你的基本功的,那是一道网络管理方面的题。说是某一个公司,有一个new application 需要测试。端提供高速的接入服务,测试部门应用10兆带宽,公司其他部门仅限于使用2兆带宽。问的是采用怎样的网络设计,和采用什么样的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我当然选用的是非平衡式机。像这样的灵活的题目有很多!我们应做到的就是将最基本的东西理解吃透。
整个考试并没有涉及1900机,但是交换机部分确实是作为重点来出现的!比如说交换机在osi第三层,第二层的功能,特点,等等。stp ,vtp也有所涉及。而交换的转发方式,考的很多,也很灵活,考生必须做到对其完全的理解。广域网部分具体的配置细节基本没考,倒是帧中继考了好几道题,dlci 与 lmi的意义,用法,还有就是数据的封装类型一定要搞清楚。ip addressing 和access-list是老生常谈了,肯定要考。很明显的是 ip address 中考了几类地址的留作私用的地址部分,这个一定要记住。而控制列表部分要注意的就是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你不但要记住tcp几种典型的应用的端口号。还要注意的是deny命令会缺省的起到作用,一定在各种命令行后添加permit ip any any 的语句。否则,所有的帧都要要被过滤掉。
ccna的考试很重视关于各种配置后的verify,也就是说,show 命令用的很多,我们考前最好针对这些命令进行一下总结,肯定会对考试有好处。这一点,网络学院的老师是要反复强调的。但最后抱抱佛脚总是好的。我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一篇文章讲他遇到了tftp 的配置。我就临时看了一下教材,没想到居然考了。真是天祝我也,哈哈。也算捡了几分吧!多听听别人的考试遭遇也能得分,这给了我很大启示,韩老师会介绍许多好网站给大家。一定不要错过。
总的来说,ccna不如想象中的难,至少她给出了考题确切的答案个数。但它也不会项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的那样简单,什么就是考试费用高,给人压力大什么的。实际上考试本身的题目相当的灵活,对于一个人的基本知识考的很深入,主要是看一个人的理解程度。所以一定要力求将所有的考点都覆盖到,而且要做到完全的理解,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我的复习方式也很简单,相信大家只要亲自试过,就都会有收效。我是上的10月底开办的思科学院,上课用的教材是网院发的“思科网络学院教程”,总体来说,这本教材不是很精致,但她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点,那就是它对考试的要点都有很好的覆盖,而这一点上国外的教程就颇有不如。(这也许与中国人的极强的应试能力有一定联系,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老外实在是望尘莫及,嘿!)不过它对一些概念讲的不是很透,我怀疑原书的翻译者也不是很明白,不会是在哪里找的研究生翻的吧!呵呵!在上网络学院的时候,可以说我就是跟着老师的课程进度走,并没有很多的涉及原版书籍,(我也是为了能在思科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好取得折扣,况且老师给的练习题都是不错的,我也认真的看过,收获不小)也就是说,上网络学院的时候大可不必急于看大量的参考书,只要将老师讲的随课程理解了就行。当然我是指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只想通过一个认证的情况来说,如果你想多学点东西,只有基本教程是不够的,还要看许多相关的专业书籍,网络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设备就能掌握的,相当复杂。我记得我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是给力学实验室建设网络环境,并且编教学软件,那个时候就看了不少网络方面的书,那是在两年以前。此外由于专业的缘故,我还看了许多计算机书籍。我想这些都为我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当然要通过考试,不经过特别的学习还是有点困难。话题扯远了,我的本意只是说大家竟管努力,多扩大知识面是对其他学习有好处的,应该力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学点东西,当然这些都与考试无关。话归正题,在网院学习的时候,只要将中文版看一遍,能够理解相应的内容,通过考试就行。我的四个学期的考试成绩不是很高,都是九十多分吧!所以不要有什么负担,并不费什么力气,只要将教材读一遍,再看一下练习题就行。
网络学院毕业后的一个礼拜还不到,我就和另一个同学参加ccna考试了。我是从快要毕业的最后一个礼拜开始看外文原版的,大约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看完了第一遍。大约每天在ccna复习上花费五个小时。就是仔细看一遍书,课后题作了一下,遇到不少错误,当时就在课文中找了一下答案,也没作什么笔记。想的就是以后再看,连hand-on labs也没有看。书后的附录自然也被我pass掉了。这时候在网院作了两套模拟题,大于在75-83之间,不是很理想。我想我应该重新看一下英文版。这样我就开始看了第二遍(这时候我已经不看中文版的教材了),这时候我就开始注意课后的试验练习了,不过由于条件有限,所以对动手试验我也只是停留在看的水平上,并没有按书上的提示到routersim的网站上作什么实际演练。(其实,在网院上课时候的练习就可以了。所以上课时的试验和动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最好课前看一看以确定你的联系目的是什么,也好有的放矢。)
到了快看完第二遍的时候,已经距离我考试不到四天了。我前面已经交待过,本来是不至于这么仓促的。所以其他考生一定要注意将自己的考试进度安排好。没办法,一报完名,我就投入到boson的三套考题中去了。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接下来的三天。每套 boson 题有四个quiz,一共12套题,我平均每天作6套,从早到晚,作完六套题后还看一下tools 题,一般入睡时都已经是凌晨了。到考试那天的上午,我终于将所有的boson题都作掉了
(当时我觉得自己挺伟大的,嘻嘻)。
实话说,开始作的时候,我只能得89分左右。想达到老师说的100%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如果大家在作第一遍题的时候,如果成绩不是很理想,大可以放心,如果更有高手能开始就得95分以上,上帝啊,我想我要顶礼膜拜了(一定要告诉我啊!),我一般是先作一个quiz,作的过程中,就会将我认为模棱两可的题作一个纪录,看完得分后,我先将错的题抄在相应的章节前边,然后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做好标记,同时看一遍。然后回过头来再看一遍刚才作过标记的题。如此这般,基本上作过一遍的题,下次再作就不会再错了!我一般用这样的方式连作四个quiz,再回头来作第二遍,基本上就可以达到100%的
【责编:admin】
--------------------next---------------------
阅读(312)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