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42643
  • 博文数量: 855
  • 博客积分: 40000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500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16 19:0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55)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854)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10-16 19:19:27

    我们都知道,当想要保存一组基本类型数据时,数组是最有效的保存方式,也是推荐使用这种方式的。但是数组是固有大小的,当运行时才知道大小的程序,这种方式使用就受限制了,这就是容器类产生的原因。集合类有几个特点:首先,这种容器是高性能的,对基本数据集合(动态数组、链接表、树和散列表)的实现是高效率的。第二,容器类允许不同类型的类集合以相同的方式和高度互操作方式工作。第三,容器类是容易扩展或修改的。容器类的常用的基本类型有List、Set和Map,这些对象类型也称为集合类,但是在Java中使用了Collection这个名字来指代该类库的一个特殊子集,所以业界使用了范围更广泛的“容器”来称呼。

    Collection:是一个接口,它位于集合框架层次结构的顶层,继承自Iterable接口,说明是可以用Iterator迭代器来访问该集合中的元素的。又有List、Set和Queue接口继承Collection接口,直接实现该接口的是一个叫AbstractCollection的抽象类,该抽象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实现此接口所需的工作。

    List:继承自Collection接口,表示有序的、可包括重复元素的列表。同时拥有Collection内的方法外,还添加了大量的方法,使得可以在List的中间插入和删除元素。实现该接口的基本类有ArrayList和LinkedList. ArrayList:擅长于对元素的随机访问,但是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效率较慢。其实,看看ArrayList类实现的源代码就知道,ArrayList是以线性表的数据结构形式存取数据的,初始化的表大小为10,下面就有几个经常用到的核心方法:add(E e):在当前表的末尾插入元素,如果在前面表不满的情况下,也是很高效的,直接插入到末尾,但是如果在当前表已经满的情况下,就要重新生成一个比当前表大小更大的新表,新表的大小是当前表大小的1.5倍加1,比如当前表长度为20的,新表的大小就为31,还需要把当前表元素复制到新表中去,然后把当前表引用指向新表,最后把数值插入到表末尾,所以这种操作是非常低效的。

    add(int index,E element):在指定索引位置插入元素,检查表大小和重新追加表大小和上面的add(E e)方式是一样的。最后是要把index以后的元素都是要依次往后移一个大小,然后把元素插入到index位置上去。涉及到表的复制和表内元素的移动,所以效率也是比add(E e)方法还要低。

    remove(int index):在指定索引位置删除元素,就是把index位置后的所有元素都往前移一个大小,也是涉及到表内元素的移动,效率也是很低的。

    remove(Object o):删除指定的元素,也就需要查找出该元素在表中出现第一次的位置,查找是用到顺序一个一个进行匹配的方法,找出后就把该元素后面的所有元素往前移一个大小。该方法涉及到顺序查找和表内元素移动,比remove(int index)方法更低效。

    set(int index,E element):替换表中索引为index的元素值,返回被替换的值,直接用下标索引访问元素,所以效率非常高。

    get(int index):获取索引为index的元素,直接用下标索引访问,所以效率也是非常高。

    indexOf(Object o):获取元素的索引号,也就是需要查找,虽然用到了顺序查找法,但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LinkedList:擅长于对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但对于随机访问元素比较慢。该类的实现是以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为基础的,所以是比较消耗内存的,但它的特定集比ArrayList更大。双向链表,每个节点都有三个域,两个域是存放前后节点的内存地址引用的,一个域是存放数据元素的。在LinkedList类中,有一个叫Entry的内部类,是private的,里面三个属性,分别是element、next和previous,分别对应了双向链表中的三个域,在ArrayList类中每实例化一个Entry就生成一个节点。下面看看它的核心方法:add(E e):把元素插入到链表末尾,首先要实例化一个节点,新节点previous域存放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地址,next域存放链表中第一个节点地址,element域存放元素值,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的next域存放新节点的地址,第一个元素的previous域存放新节点的地址,这样这个元素就插入到该链表中去了,没有涉及到复杂的操作,所以是非常高效的。

    add(int index,E element):在index位置插入元素,这就需要先查找到该位置。查到后,这里就把查到的节点的前一个节点叫为A,实例化新的节点为B,查到index的节点为C.B的next域等于A的next值(也就是C的内存地址),B的previous域等于C的previous值(也就是A的内存地址),B的element域存放元素值,然后把A的next域和C的previous域都等于B的内存地址。这样也就把元素插入到链表的index位置中去了,但涉及到了查询,所以效率虽然高,但也没有add(E e)那么高。

    remove(int index):删除在index位置的元素,首先也是要找到该位置的节点。然后把该节点的下一个节点(也就是该节点next域的内存地址那个节点)的previous值等于该节点的previous值,该节点的上一个节点(也就是该节点previous域的内存地址那个节点)的next值等于该节点的next值。这样就把该节点从这条链表删除了,过程中虽然涉及到了查找,但没有涉及到像ArrayList类中的remove方法要移动表中元素,所以该方法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remove(Object o):删除在链表中第一个元素为o的节点,也是需要查找到该节点,然后就跟remove(int index)思路一样把元素删除,所以效率也是很高的。

    set(int index,E element):把在链表中第index个元素值改为element,这也需要找到该节点来修改元素值,但涉及到了查找节点,ArrayList中的set方法就不用查找就可以修改,所以相对于ArrayList中的set方法,LinkedList方法set方法效率就没那么高了。

    get(int index):获取第index位置的元素值,也是要找到该节点,所以就也没ArrayList中的get方法那么高效率了,因为该方法需要查找链表。

    indexOf(Object o):获取该链表中第一o元素的位置,也是要查找链表,但ArrayList中的indexOf方法也是需要查找的,所以这两个类的indexOf的效率都差不多。

    所以,在编程中,如果要进行大量的随机访问,就使用ArrayList;如果要经常从表中插入或删除元素的就应该使用LinkedList.

    Set:继承自Collection接口,表示无序的,无重复元素的集合。Set中最常使用的是测试归属性,可以很容易测试某个对象是否在某个Set中。所以,查找就成为了Set中最重要的操作,因此通常会选择一个HashSet的实现查找,因为有比较复杂的哈希表支持,它专门对快速查找进行了优化。

    迭代器:迭代器是一种设计模式,在这里是一个对象,它的作用就是遍历并选择列表和操作列表中的对象。迭代器的创佳的代价小,所以通常被称为轻量级对象。迭代器统一了对各种容器的访问方式,很方便。Java中的迭代器有两种,一种是Iterator,另一种是继承了Iterator只能用于各种List访问的ListIterator. Iterator:只能用于单向移动,方法有:iterator()要求容器返回一个Iterator,Iterator将准备好返回序列的第一元素。next()获得列表中的下一个元素。hasNext()检查列表中是否还有元素。remove()将迭代器新近返回的元素删除。

    ListIterator:只能用于各种的List类的访问,但能用于双向的移动,有一个hasPrevious()检查时候有前一个元素的,这种操作很像数据库的游标。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ListIterator;

public class Lis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Collection col = new ArrayList(Arrays.asList(10,20,30));
        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All(col);
        list.add(40);
        list.add(50);
        list.add(60);
        displayIterator(list);
        list.remove(3);
        displayListIterator(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Iterator(Collection list)
    ...{
        Iterator it = list.iterator();
        Integer i;
        while(it.hasNext())
        ...{
            i = it.next();
            System.out.print(i + " ");
            if(i==50)
            ...{
                it.remove();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ListIterator(List list)
    ...{
        ListIterator li = list.listIterator();
        /** *//**以下注释代码为死循环,永远输入表中的第一个数据*/
        /** *//**while(li.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li.next());
            System.out.println(li.previous());
        }*/
        while(li.hasNext())
        ...{
            System.out.print(li.next() + " ");
        }
        System.out.println();
        while(li.hasPrevious())
        ...{
            System.out.print(li.previous() + " ");
        }
    }
}

    Map:也是一个映射键/值对的接口,但跟Collection没有任何关系的,也没有继承任何接口,所以不能用Iterator迭代器来访问该集合中的元素。给定一个关键字和一个值,可以这个值到一个Map对象中,存储以后,就可以使用它的关键字来检索它。映射经常使用到的两个基本操作:get()和put()。使用put()方法可以将一个指定了关键字和值的项加入映射。为了得到值,可以通过将关键字作为参数来调用get()方法。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TestMa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Map hm = new HashMap();
        hm.put("a1", 1);
        hm.put("b2", 2);
        hm.put("c3", 3);
        hm.put("d4", 4);
        hm.put("e5", 5);
        display(hm);
        System.out.println(hm.containsKey("c3"));
        hm.remove("c3");
        System.out.println(hm.containsValue(3));
        System.out.println(hm.size());
    }
    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Map m)
    ...{
        for(String s : m.keySet())
        ...{
            System.out.println(s + " : " + m.get(s));
        }
    }
}

【责编:Ken】

--------------------next---------------------

阅读(17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