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8-10-15 16:52:52
数据和事例似乎代表科学,但其实非常重要的还有对数据和事例的科学解读。考虑问题除了一个变量之外一定还要考虑一些制约事物以及本身的变化的变量。如果我们只按照最朴素的分析方式来看待事物或者只针对单一的数据发议论,所做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讨论职业选择的时候要从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之中去加以辩析。
第一个关系:“热门”VS“冷门”
从GDP发展水平来看,可以对“热门”“冷门”行业的区分有个参考值。造成“热门”很热、“冷门”很冷的原因是很有趣的。举例来讲,到餐厅吃饭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有一个习惯,就是去人多的餐厅,而不去宽松没人的餐厅。热门如麦当劳,热门但没有营养。在热门行业中找工作,一般人会想到,这个行业现在“井喷”式发展,相应的对人才需求也一定是井喷式发展。这个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就是因为某个行业很热,所以它对人才的需求是很冷的。热的行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的脸色可能很难看;其次在热的行业中学到的本事是稀松的,对人的高要求,是一个行业危机的时候,一个行业快速成长、甚至在成为泡沫的时候,能在这个行业中学到什么?在我国第一个互联网>互联网春天的时候,人们只学到了一些互联网>互联网春天的故事,等到互联网>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发现当时学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大用。所以一个行业热门的时候,包括在这个行业中赚的钱都是很投机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不是常规的要求,也不是安身立命的要求。
对热门行业的选择要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包括要有对待热门行业中的冷脸的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多人在热的行业中可以遇到特殊的机会,比一般人在冷的行业可以获得特殊利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热门行业不适合普通人的选择。相反,冷的行业中确可能提供更合适一般人才的机会。比如现在市场上卖的功能饮料,销售非常好,但是市场中的定律是,当一样产品卖到“火”的时候它离“衰”就很近了。职业也是相同的道理,特别热的职业,不一定是普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相反,在一些冷的职业中,有可能学到这样的技能。冷的行业不是因为处于前增长中,就是处于下坡状态——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要考虑的是怎样改变眼前的困境;处于前增长的状态,意味着离热不远。所以对很多人才来说,在热门与冷门之间不妨选择“冷门”。
第二个关系:“有名”VS“无名”
通常的人格分为两种:一是内在型人格,另外一种是外在型人格。内在型人格的特点是做事情主要自己舒服,有自我满足的标准;而外在型人格就比较在乎选择有普遍影响力的组织作为自己的存身之所。很多在贫困家庭中出生的孩子,他的优势是积极向上,弱点是爱慕虚荣。爱慕虚荣有个特点就是爱到大单位工作,这类人是从组织的规模与组织的名声中寻求满足——在一个大规模的组织中工作,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一部分,以此为荣。但是在一个大的单位中,一个人是如此渺小,甚至哪天失踪了很久才有人知道。而广东人中的很多有钱人,自己做生意,悄悄发财,也不露富,只讲究自己的实惠。像在调查行业中,有人会说,能力不错的人,到哪个行业做都比这里钱赚的多,干吗做那么辛苦的行当。有人可能说,我就喜欢研究,尤其是这种工业化的研究,现代化的咨询,这是基于内在人格;也可能是我常讲的“王八跟池塘”的理论:大的海龟,感觉自己很大,当它跑到海里去的时候,就小到看不到它的存在;而只有海龟三分之一大的龟跑到水池中了,就显得很大了,所以一个人才在适当的小行业中更容易出头。当然在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的区分,是根据个人不同的人格特点来确定。
第三个关系:“长期”VS“短期”
有些人从小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爱好,其实这个人并不一定是只有这样的爱好。职业也是一样的,很多人选择的第一个职业是有很多的阴差阳错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大家找工作不要很紧张,大家做好准备,刚工作的三年之内跳三跳,找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就像产品,在做市场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一两个市场来试验一下,看一下市场反应如何,运营模式有什么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推广。我们有些同学是本科生,这是你第一个学科。很多人如果第一个学科学的太好的话,反而被框定了一些东西,其实学的不好的还好一点,还可以继续尝试学其他学科。我认为,从中学开始真正的好同学是“中才”,中等之才。考试名列前茅的很多学生是被废掉的,因为他只能证明他是通过了我们这个教育体系的要求,而在这个教育体系中拔尖是意味着很多的丧失的,比如丧失想象力和丰富的其他爱好。当然如果你是最差的学生,不太走规则,容易越轨,这样的人才进入组织的时候,也容易出现问题。站在团队作业的角度来讲,一个好的团队往往既不是最好的人才也不是由最差的人才来组成的,而是由中才组成的。中才意味着在接受了社会化的教育之后,适当的保留了自己的发展兴趣,没有离开社会主流太远,还有成长的空间。
你在23-28岁之间跳槽,都是很正常的。但当你29岁的时候就要稳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古人说,三十而立,意思是三十岁的时候就要站在那里不动了。三十岁之后还是半年换一个工作,还不能稳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这样的人的发展前景就很危险。毕竟晚成的大器还是少,因为人们认定你是习惯性跳槽——习惯性跳槽涉及到一个人的职业品质。在一个领域想要做资深人员,要有职业声望、职业造诣才能成功。而职业造诣是要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培养出来。所以我们说短期内的职业调换是为了有更适当的职业定位;而从长期来看,职业的调换是为了使自己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调换本身不是目的。当然还有很多人是通过再学习来重新确立职业目标的,如学习MBA。很多的行业认真的做是可以做好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在一个行当里做好就已经不容易。而且在一个行当里被接受除了智慧和才气,还有耐心、钻研和接纳别人,而后面这些职业品质需要通过时间的考验来得到别人的认同。
第四个关系:“创业”VS“就业”
创业就是自己当自己的老板,就业就是给人家打工,帮人家干活。现在实际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两点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明显了。在就业过程中如果职业声望很高,老板担心你离职,给你一些股份,让你成为股东,由此也可以发现,就业也可以是创业的前奏。创业有时候也跟就业一样,员工可以下班,老板不可以下;员工可以不加班,但是老板必须加班,在这种时候,很多创业的人是在帮就业的人打工。这些是社会进步很重要的表现。哪种人适合创业?虚荣心很强的人适合创业,我这里所讲到的虚荣心跟刚才提到的外在型人格的虚荣心有很大的区别,这种虚荣心是喜欢自己做主,还要有坚强的信念与承受力。总的来说,这个世界上适合创业的人并不多,我看也就是不超过5%的人适合创业。但在中国有创业心态的人很多,原因是羡慕老板的自主和富有。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创业者并没有成功,我们羡慕的创业
成功本身寥寥无几。大部分创业的人30岁之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30-50岁生活在守业的煎熬中,50岁之后生活在心脏病的笼罩中。总的来说,包括这些已经真正成名的大企业家中,他们的生活都是很贫困的,最大的贫困就是没有时间去真正的享受生活。有一本书写犹太人的《塔木德》,书中提到上帝提供给你的除了干活,就是享受,比如说一个人创业艰辛,他就应该拥有跟创业成就匹配的享受。这不太像中国的一些老板,要么过度享受到了不健康的水平,要么不敢说享受。创业与就业最大的区别,创业是寻找资源、创造资源,而就业往往是运用资源。就业时间长的人,不适合创业,原因是他在创业的时候往往还是在运用原来的资源与原来的思维模式,因为这是一个惯性;但创业的人习惯了不断的搜寻资源、整合资源,所以创业的人给放到大公司里做他也会感觉不合适,创业的人会感觉大公司的规矩太多,这样多的规矩,怎样做生意呢?
第五个关系:“封闭”VS“开放”
封闭是指专业,开放是指贯通。做人力资源的人可以发现,有的人才可以同时做很多种工作,而且可以做的很平衡;有的人才,一个时候只能做一种工作,如果让他做第二个工作,那么会导致两个工作都不能做好。人的社会资本有三个要素:一是信用,信用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先行投入,拥有广泛社会债权的人——信用是可以转移支付的,如果请一个人吃了顿饭,没有要人家回请,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也许对方就会以帮忙的方式支付给你;二是打洞,一个人平时是生活在一个社会结构中,周围的人也都是在这个结构中,所以就不能感觉到你的能力有什么特别或者不同,但是如果到另外的社会结构中,稍微表现出一些原来社会结构中的知识,那个结构中的人就会感觉你的水平很高,所以人们在社会结构的交流中获得人们对你的推崇;三是过组织生活,组织生活是指在生活、工作中要经常运用一些团队交往的方式,结交陌生人,维持和老朋友的交往,从而保持社交的规模效应。我们在社会中间的发展,包括人们的推崇、敬重跟个人的社会资本拥有的总量成正比,社会资本是限定社会地位的依据。一个单一的人才,可以在一个领域发展的很优秀,例如陈景润,他除了数学之外,其他的知识大体一概不懂,但是他可以在这个单一领域发展成权威。但如果做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则需要更多的开放性层面的人才,精通社会资本经营之道的人才。
第六个关系:“国际”VS“国内”
有些中国人有个误解:国外的就是国际的,就是西方的,就是先进。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像纳米比亚、南斯拉夫也属于外国,不见得那么先进。国际的概念对应于坚持一国特性的那种特点。如果在与一些国外人士沟通的时候表现的坚持传统或者中国优越感,这些人就会认为我们过于中国化,不能融入国际潮流,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良性的沟通中寻求共识,能够用最适当的方式转移信息、知识、资本,这就蛮国际化了,不是必须被外国人管治、合资、教育才是国际化的不二标志。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人比较认同、寻求外国的东西,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还是有很多独特的本地人文因素,要在实践中消化揣摩真正适合国人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在有些范围内,中国人的变通能够做好生意;在有些范围内西方公司的规范化和职业伦理虽然显得有些超前,但是还是代表一种前瞻性的价值。一个国际公司很不以为如何的留学MBA对于一个温州的民营企业主来说就感到是真正的人才;很多一个有机关经验的人感到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于很多保守的美国中西投资家来说,就是难得的新鲜知识。这是一种交融互动的过程。在社会经验的意义上,这两者都有值得专业人才学习的地方,也有专业人士发展的空间——或许国际机构提供更多的规范性和安全感,而国内机构可能提供更多的担当性和兴奋感。
第七个关系:“多学”VS“少学”
在学校里面要多学,工作之后要少学。学校是开放式的学习机会,可以多学习,了解各种各样的东西,原因是没有人等着你干活;在单位里,老板关心的是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学的好坏。人需要有特定的学习时间,但基本不是在工作中。欧美国家不少人很流行工作一段时间后中断一下,再完全融入到学校的环境中去学习的这种方式。原来学习的专业,把你限定到一定的范围内,但当一个人接触社会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一个领域的知识训练不足的方面,通过学习再来补充些,这是一种被动学习的方式。
同时还要注意在用的时候少学习。所谓少学习,是说在我们主动学习的时候,由于过分自主,选择的是自己喜好的类别和内容的知识,会不断强化自己的偏向,从而使得自己不断说服自己世界上的道理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学习越多,就会越固执。少学习的另一个含义,是不要过于庞杂——各个学科中都是有流派的,有些老师翻译过来各个流派的知识都给学生,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属系统,好象练杂耍一样,实际上根本不能配套。被动学习里的多学习和主动学习里的少学习可以使得我们兼得扩大见识和强化务实之用。
第八个关系:“管理”VS“被管理”
一些人感到名校很多毕业生当一个普通的职员都不合格,但问题是,名校的很多同学自认为自己当老板都有余。我个人认为在名校读书最大的优势是增长见识,但是对于学习基本功的本科生来说,在这里读书不见得是好事,一些同学分不清学校的荣耀和自己的本事之间的区别,出现了突出的名校寡德,名校低能的现象。从管理一个国家到管理一个小公司,最杰出的管理者是了解疾苦,而又能以超脱的方式进行管理,不陷入其中。如果一个人到一个团队里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当总经理的材料,通常这个人往往就当不成总经理,团队认同就通不过。《圣经》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耶稣说如果你去做客,千万不要冒然占据上座,到了之后最好选择最下座,主人家可能会跟你说,请你坐到上座,因为你是我们今天请来的最尊贵的客人,这时你就获得了荣耀;假定你来了之后自认为是上宾,坐在主席上,结果主人对你说,对不起,我今天请了更荣耀的客人,请你换去下座,这时你就得了羞辱。我们今天所说的就职,跟当时学的知识是有一定的关联,但更主要的是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别人如何看你,是否接受你,弄的不好你就只好“怀才不遇”了。
第九个关系:“个体性”VS“组织性”
在招聘的时候,有些人唯恐面试者不注意他,所以讲的很有特点,很有个性,很另类,但是这样的人很可能得不到工作,除非是广告公司招创意人才。在一个组织选择员工的时候,组织是个集体,他要找的人是要跟这个组织兼容的,一方面他需要你有适度的个性,另一方面他需要你表现出一定的意愿,愿意跟这个组织兼容。所以你只想表达个性,那你只适合自身、个体发展。大学生或者一个换工作的人在选择职业之前都要仔细研究好自己将来想要就业的到底是什么地方,然后再考虑到了这个环境中我应该怎么做,要了解这类组织对人的要求是什么,这样在设计自己的时候才能知道如何与这个组织兼容。
第十个关系:“兴趣”VS“技能”
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士通常是在自己的工作当中突出的实现了自己的职业兴趣。有很多人会感觉,这个工作好累,但是优秀的职业人士会认为,只要我喜欢,累点就累点,累点也开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兴趣贯穿在我们职业规划之中,人的成就感跟趣味成正比,所以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应该是平行的。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你是承担任务的,任务要求我们有很多的技能、技巧,有很多方面也不是我们擅长的。通常我们找到一份工作,我们从事一项任务,70%是适合个人兴趣的就很不错了,因为我们做的大部分事情,不是针对我们一个人,还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社会的要求的,真正100%满足我们要求的工作几乎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做工作,如果能够比较满足兴趣,剩下的一点不喜欢的东西在积极意义上需要依靠爱心,在中立意义上需要依靠耐心和责任感来把它做好。从职业评价的角度而言,实现兴趣是幸运,而具有职业责任感则是一种专业操守。
我们可以把人分成三种:第一种人有坚强的神经,他会选择自己本身不愿为的职业,这种人很可能会有突出的自我突破和社会使命感;第二种人只干自己100%喜欢的,能够这样做比较困难,有很多人在追求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东西,就是寂寞,追求绝对自我满足的人,最大的结果就是寂寞,因为我认为很满意的东西,为什么其他人就不理解;所以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第三种人就是,选择70%喜欢的,而当面对30%不喜欢的时候还有足够的修养去认真对待。人们三十岁之后最重大的挑战是如何面对这30%不喜欢的。我们尽量避免不喜欢的,但是有的时候不喜欢的东西正是我们成事的必要条件;我们喜欢追求兴趣,但兴趣要有节制,因为任何过度的兴趣都可能意味着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