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997412
  • 博文数量: 1647
  • 博客积分: 80000
  • 博客等级: 元帅
  • 技术积分: 99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13 15:1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647)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646)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10-28 18:05:39


  世界著名的信息技术研究机构福瑞斯特研究所的分析报告认为,无线射频识别将成为今年的一个主要技术发展趋势;种种业界动态也证明,无线射频识别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阅读器、天线、标签、相关硬件和软件组成。在磁场范围内,标签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或者被动发送出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RFID卡本身是无源体,当阅读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阅读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一部分是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等,并返回给阅读器。显然,该技术对制造业和零售业具有巨大的帮助。根据宝洁公司测算,如果全面推行该技术,那么,宝洁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在7%到20%,库存下降了5%,供应链上的每个托盘的节约在1.5到2美元,其他的收益包括更快地运输、减少缺货现象。
  
  2003年6月,沃尔玛首席信息官琳达•迪尔曼宣布实施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计划。同期,美国国防部也宣布要求所有的供应商在商品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沃尔玛要求到2005年1月自己100个顶级供应商必须在托盘和外箱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到2006年12月,所有的供应商必须装备相关设备,并且沃尔玛已经开始在各折扣店安装相关系统和设备。之后,沃尔玛计划把该技术推广到国际市场上。其实,从2004年4月19日开始,沃尔玛在达拉斯的3个分销仓库已经试用被动式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吉列、雀巢、宝洁、强生等大供应商都希望参加先期测试。
  
  与此同时,德国的麦德龙集团在2004年1月宣布自己100个顶级供应商必须在托盘和外箱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2004年2月,塔格特集团宣布要求所有的供应商在2005年春天后期实现在外箱和托盘上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标签。3月初,阿尔伯森连锁店希望在2005年4月顶级的供应商可以参加无线射频识别项目,重点放在外箱和托盘上。而英国的马克和斯宾塞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麦当劳也不甘示弱,它在芝加哥地区和印地安那西北部的440家连锁店试验了几年时间,2004年6月之后,顾客可以选用特制的信用卡,只要在射频范围内,挥动一下就可以完成结账手续。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在2004年1月公布了美国零售行业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调查结果。该调查结果称,2008年该行业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标签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9150万美元扩大到接近13亿美元。在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相关支出中,购买硬件的费用占最多,2007年将达到8.75亿美元。
  
  扬基集团(Yankee Group)发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基础设施市场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到2008年RFID基础设施市场的销售额将达42亿美元。
  
  在沃尔玛公司和众多大零售商的相关计划压力下,众多应用系统开发商纷纷加入程序开发队伍,微软、、Sun、SAP、和IBM等也开始在公司的主流产品中集成射频鉴别(RFID)技术。
  
  尽管如此,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要取代条形码,仍然需要跨越以下门槛:
  
  第一,如何建立统一的、可行的、各方均介绍的技术标准。目前,美国与日本各自都在积极促进自己的技术标准成为全球统一的标准。未来在该领域,仍然会面临着众多的标准之争。标准背后,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争。
  
  第二,如何尽快降低标签的成本。标签较贵是众多厂家首要担心的问题。过去每个标签在1美元左右,现在降低到了50美分,大家希望标签的成本能够在2至3年内降低到5美分到10美分,甚至1至2美分。
  
  第三,如何解决前期的投入问题。福瑞斯特研究所认为,如果供应商计划推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那么,第一年的投入大约在900万美元,包括启动成本、维护费用、设备投入等。如此大的投入,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第四,如何解决保护个人隐私与维护消费者权利的问题。由于采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消费者的许多个人信息有可能被获取,因此,目前加州的一位参议员已经提议禁止推广该技术。的确,这里存在着一个两难的选择。
  
  第五,如何建立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协商合作机制。现在,我们看到了一幅极其不均衡的图画:大企业热烈,小企业冷淡;发达国家积极,而发展中国家被动。这种不对称的状况,充分说明各自的承受能力不同、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如何让我国的企业及早意识到此技术的潜在优势和未来冲击,如何尽快建立我国的相应标准体系,以应对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胁迫,已经排在了我们的日程表上。
【责编:admin】

--------------------next---------------------

阅读(21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