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做事,,切不可,惹出不必要的事端。凡事斤斤计较,决不是大丈夫所为。俗话说,有理走遍天
下,只有通过正规渠道来处理事情,不轻易动怒,才是理智的选择。设计害人是小人的惯用伎俩,他们因为理亏,于是只能在使用阴谋上下功夫。怒则失智,人们不可与其硬拼,落入圈套。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只有十二岁,根本无法。所以由冯太后临朝称制,处理国家大事和发号施令。冯太后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出任过秦、雍二州刺史。母亲也鼠族家族出身。后来,因父亲犯了罪被处死。她被收入宫中,在姑母冯昭仪的照顾下,她并没有吃过太多的苦头。
冯太后处事果敢,考虑问题全面,能够正确的评判一个人的功过得失,因此,深得大臣们的拥护。
拓跋弘十五岁时,有了儿子拓跋宏。冯太后见皇上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在大臣的帮助下处理国家大事了。因此,不再临朝称制,回到后宫享清福,抚养孙子。
拓跋家族的人接续都比较早。冯太后虽然做了祖母,也只有二十五岁。如此青春年少,加之上无长辈,自己在宫中地位和辈份都是最高的。寂寞难耐,便做出一些风流韵事来。消息传到拓跋弘耳朵里,他感到非常愤怒,认为是奇耻大辱。但又不敢在太后面前发作,想来想去只能从长计议。后来,他找了一个借口,把与太后私通的那个人给处死了。冯太后满腔怒火,从此与拓跋弘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为了此事,拓跋弘可以说内疚了一生。冯太后虽说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但比亲生母亲待他还要亲。每当他见皇后和嫔妃围着自己,就想到独守后宫的冯太后,心中十分懊悔,他深感自己做事太绝情了。自己三宫六院却容不得母后有一个情人。他多次想办法讨太后欢心,结果一点用处没有,太后再也没有给过他一丝的笑脸。这对于尊崇孝道的拓跋弘来说比杀了他还要残酷。
拓跋弘十九岁时,将皇位传给儿子拓跋宏,如此年轻就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做了太上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于这件事情众说不一,有种说法很有道理。因为当时拓跋弘与太后之间矛盾已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拓跋弘很讲究孝道,认为太后看不到他,心情会好些。便传位给太子,让太后来辅政,自己带兵去打仗,这样就不用看太后的脸色了。
他希望通过长时间分离,能消除太后心中对自己的怨恨。拓跋弘所做的悔过表现,却没赢得冯太后对他的原谅。拓跋弘成为太上皇的第六年,冯太后还是找到一个机会,把他毒死了。
阅读(251)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