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真有这样廉洁的宰相吗?看看如今携款外逃一批批大贪官,是难以令人置信的!可是,今天,我看到一则郑板桥故事,不禁令我抚额深思,对人对事,似不可一概论之。自古以来,“众人皆醉我独醒”者有之,“出污泥而不染”者也是有的。郑板桥就是一位。
郑板桥历任范县、潍县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六十一岁那年,潍县大旱成災,上司却不管百姓死活,不准动用国库皇粮。他心存良知,怎能见死不救,毅然不顾身家性命,开仓放赈,救济百姓。结果
自然也就可知了,虽然没被杀头,也被罢官回家了六十多岁的郑板桥回到老家扬州,真像那位不肯伤廉的宰相 ,“乌沙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怎么为生呢?他重新过起为生的日子。真是“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他从民到官,又从官到民,可他没有失落,也没架子放不下,靠卖画营生,生活过得逍遥,怡然自乐。
郑板桥为官十二载,亲身体验到官场的黑暗,人生的辛酸,思想更加深邃,感情更加炽烈,画风也更加清劲挺拔,深得世人的喜爱。
他亲自临街卖画。当有人问字画价钱多少时,他回答: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好,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緾,赊欠尤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又有诗曰:
“画竹多余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非例耳边。”
这段告白,清楚地告诉大家,郑板桥卖书画,明码标价,公平合理;货真价实,讲诚信;现金交易,不拉关系。
有人赋诗颂竹曰:“未出土时先有节,却抱虚怀君子心。”郑板桥以画竹闻名古今,其所画的劲竹、风竹,任你风狂雨骤,我自傲然挺立。他曾唱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不正是他自身非狼的写照吗!
阅读(35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