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苏是一个性格极为内向的人,长大了后独自于釜山的海边经营着。他跟女朋友媛英(赵银淑)相处不错,并且同居了一段时间。在一个寒冬的晚上,突然来了一名访客,就是阿苏的朋友阿虎。阿虎长年到处游荡,希望暂住他们这里几天,等候接应他的朋友到来。
对于感情简单的媛英来说,阿虎的到临给予她看到自己男朋友以外的其他年青男性的生活。由于阿虎的性格较为外向,亦较易吸引女性。而媛英亦觉得阿虎是一个有趣的人,两人之间亦开始交往。可是,他们的朋友关系,却遭到自信心不足的阿苏所阻扰,因为阿苏害怕阿虎的到来最后会抢去自己的女友。
阿苏越是把自己的女友关系锁紧,媛英越讨厌他,两人间的关系开始亮起了红灯。而媛英更开始与阿虎发生性关系……
她最想要的就像海市蜃楼,这让他疯狂。黑、白、灰,直到这世界彻底搅拌,一切旋作灰烬。
一、像一句广告
转换的故事并不复杂,始于一对恋人的平淡生活。Su在海边经营一家理发店,女友媛英每天扎在男人堆里骑摩托送快递。生活像一句广告,把复杂个性全部删掉。媛英总是孩子气地要求Su在房顶种花,像对面院子里鲜艳的绿叶红花,在冷冽风中肆意招摇,他只当她任性胡闹。
彼此都很习惯对方,谁也不会嫌谁无聊,简单就好,像一句口号无需经过大脑。这样的生活我们都有过,犹如早已习惯冬天不开花。
二、世界
打破平静生活的不速之客是Su的同学,永远都在准备云游四海的秉浩。在Su的眼里,秉浩玩世不恭,只会花言巧语讨女人欢心;对于单纯的媛英,秉浩则犹如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他会答应为她在房顶种向日葵,会承诺带她出海,会在她下班时突然出现请她吃牛扒……对于这些,Su只能沉默回应无效抗议。
在屋顶帐篷里媛英被秉浩,她起初羞恼,他却一语点醒梦中人:
“Su有给过你这种感觉麽?”
答案是没有。于是她跟了他。
爱情的世界小到三个人就窒息,感情天平随之倾斜。Su愈看不惯秉浩,媛英愈嫌恶他,直到身心全都不留。
三、我们都寂寞
貌似一段三角志。
临走前夜,秉浩在做爱时挑剔起媛英的长发,她惶恐地像个孩子。这一切被敏感的Su隔墙偷听。
暴风雨的夜晚,三个人的床,结局似已可被预感。当媛英要求Su为她理发时,他粗暴地拒绝了。
第56分钟开始,镜头聚焦24小时。
秉浩与新识的情人花天酒地的时候,媛英在卑微地工作;媛英神经质地走街串巷请求理发师剪光她的长发时,Su烧好饭菜,在家中苦等。
之前以为彼此相爱,忽然发觉已经无法理解对方。没爱好难过,有爱又算什么?她失魂落魄地冲回家,只有优柔寡言的男友。屋顶上没有秉浩,只有一束胡乱插在栏杆上的向日葵。
寂寞麽?好像真的从未如此强烈。
四、Last order
如果没有这个结局,这部片子也必流于平淡。
Su把歇斯底里的媛英按进椅子,镜头对准他的脸,耳边响起锋利刀刃的摩擦声。猜想头发在削落,后来却变成撕裂般的拉锯。
没关系,真的没关系,我爱你,我满足你最后要求。
一切终归平静,他颤抖着滴血的双手疲惫点烟。
看见她悲伤到疯狂的表情,随后头颅滚落,陡然感到脊背一阵冰凉。
五、寂寞奏鸣曲
冬天,开始飘雪。Su平静离开的情节让我想起《快乐到死》里的崔岷植。
什么都没发生过好像。醉醺醺的秉浩席地而卧毫无觉察。
到此为止,以前曾经正常的简单的快乐的,全部消失。Su的爱心邮件抵达的时候,收件人已不存在。
“你在夏天期待下雪,在冬天想去海上旅行。我想知道,发呆与等候的时候,你在想着什么?”
媛英,她爱过那些树:“这么漂亮,漂亮的让人心动。我想知道,这世界的真爱在哪里?”
倘因几处裸露镜头以及结尾的血腥而把这部影片色情化或畸恋化,未免有违导演的初衷。
我试将秉浩、Su、媛英三个人看作黑、白、灰三色(恰与片中三人的服色相吻合)——不存在彩虹里的颜色,却存在于生活的遭遇中。秉浩与Su是对立的,而媛英则象征着大多数“身处灰色地带而不自知”的普通人。她很努力的工作却仍然是最差,她被欺负被忽视却只是不断习惯与适应,几乎从不反抗,直到遇见秉浩,才开始逐渐萌发所谓自我意识的觉醒。用导演的话来说,这是一部以言情的角度反思人们自身精神境遇的电影。
《塑料树》这是一个悲剧,缘自我们拥有着却不知所要为何。
阅读(165)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