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83276
  • 博文数量: 1460
  • 博客积分: 394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53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12 10:4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60)

文章存档

2011年(119)

2010年(1070)

2009年(243)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4-27 17:47:35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经济发展 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按年率计算上升了2.7%,高于青岛婚纱摄影第二季度的2.2%,为过去一年来的最佳纪录,从而使美联储可以继续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复苏。这对劳动生产率并不高的我国有何启示呢?我国未来在提高劳动生率方面能有多少空间?近日我们采访了瑞典哥德堡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郑京海。

  记者:中国近2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听说您综合西方文献对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归纳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2000年gdp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1978-95)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2.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可否谈谈您为什么要这样归纳吗?

  郑京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改革一方面尽量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描述性模型的确在对中国经济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solow增长模型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solow增长模型是建立在资本,劳动和产出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基础上的。该模型显示在资本劳动比很低的国家(如中国),资本投入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人均产出。另外,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人均产出。中国20年来的实践与该模型的结论是相当一致的。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78—95年间,中国经济实物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8.8%,而劳动人数增长为2.4%。资本存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由农业向工业的高速经济转型以及迅猛的技术进步。其最终结果导致人均gdp在改革后的18年里翻了两翻。

  solow增长模型里面所提及的资本增长,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也就是指工业化投资。由于工业化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本,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保持一个高储蓄率用于进行对基础工业的投资。solow增长模型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资本稀缺的工业化初期,人为地提高储蓄率虽然会增加产出,但消费水平却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但经过一个时期后,消费水平会逐渐地超过提高储蓄率之前的水平。这一经济学描述实际上与中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青岛婚纱摄影以来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极其相近。  
阅读(35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