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83018
  • 博文数量: 1460
  • 博客积分: 394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53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12 10:4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60)

文章存档

2011年(119)

2010年(1070)

2009年(243)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8-04 18:00:43

CNET科技资讯网8月3日国际报道 雅虎与微软达成了为期10年的google搜索广告合作交易,雅虎采用微软Bing搜索引擎,并负责搜索广告销售工作。现在回顾一下两家公司的艰难谈判历程:

  2008年2月,微软面临严峻的现实:在数十亿美元的搜索引擎业务市场上,Google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而微软只处于第三的位置。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希望在搜索市场上赌一把,通过收购搜索市场上的第二大公司——雅虎来改变其第三的命运。在过去一年中,微软曾数次试图收购雅虎,如今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业界分析人士对微软收购战略持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视微软此举为壮举。太大、太老、太慢的微软已经无法适应21世纪快节奏技术世界的高效竞争,收购雅虎表明鲍尔默及微软并没有停留在仅仅征收Windows和Office版税上,而是把公司做大。经济好的时候,手头持有大量现金收购雅虎可以被视为保险之举。最坏情况下,鉴于雅虎拥有数亿名忠实用户,收购雅虎最起码可以为微软增加搜索业务市场份额。

  另一种观点认为,微软收购雅虎的出价高于450亿美元,着实令人震惊。毕竟微软和雅虎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Google的主要原因是其搜索产品都不如Google,Google已经跑在了时代前沿,即使出现闪失,微软和雅虎想打败Google的胜算几率也是很小的。这种悲观分析观点还没有考虑到并购过程及微软与雅虎将如何实现完全合并?

  但出乎业界预料,雅虎竟然拒绝了微软。雅虎反收购战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管理层在企业转型及领导对企业忠诚度错位的联合产物。在微软发出收购要约数月前,雅虎董事长兼CEO特里-席梅尔(Terry Semel)被从高层管理职位上赶下来。席梅尔曾是一位有工作能力的前好莱坞制片公司老板,6年前接管雅虎,使之成功达到互联网高峰。但他没有技术远见,在技术世界前进期间,雅虎从顶峰开始滑向着无关紧要的业务。

  席梅尔在惰性中被解雇。但席梅尔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席梅尔还在雅虎坐头把交椅,在微软发出收购要约后,他会尽快探试鲍尔默意图,并达成交易,成为今天雅虎股东眼中的大英雄。

  但这一决策权却落在了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手中。杨致远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好小伙,但与许多创业家一样,他深爱着自己的创业公司,不愿意放弃。糟糕的是,他对雅虎的愿景失败了。由于经济危机,雅虎并没有卖个好价钱,那些股东也将一腔怨气发泄到杨致远身上。

  去年春季对雅虎而言简直是在上演肥皂剧,微软后来放弃收购要约。最悲哀的是,杨致远在微软终止谈判、雅虎股价跳水后还希望能获得雅虎员工和股东的信任。

  后来卡罗尔-巴茨接替杨致远出任雅虎CEO。巴茨懂技术,并知道自己肩负的任务。她做事从不优柔寡断。自巴茨加盟雅虎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重组工作。巴茨向世人证明,她是经济最艰难时期高科技产业最胜任的DEO。

  她本周与微软达成交易也反应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管的工作能力。鲍尔默能与这么能干的高管合作10年也减轻了他的压力。

  雅虎与微软合作或许无法追赶上Google,但起码使雅虎躲过一劫。

  微软将大笔资金用于投资改进其搜索引擎bing。对微软而言,花较少的钱就可以获得雅虎规模。对雅虎而言,可以为其用户提供一项热门新技术。另外,雅虎还强化了其销售团队。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两家公司终于联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退出战略也是一笔巨大资产。这是巴茨对这一战略的诠释,也是高手的一种境界。

相关内容:

, , , , , , , , , , , , .
阅读(16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