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82139
  • 博文数量: 1460
  • 博客积分: 394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53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12 10:4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60)

文章存档

2011年(119)

2010年(1070)

2009年(243)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12-17 10:43:59

2008年12月4-5日,“2008中国(绍兴)产业用新材料、新产品技术与市场论坛”在绍兴柯桥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协作网主办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协办。绍兴县副县长李海洋、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秘书长郑俊林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致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在会上交流了产业用、高性能化纤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进展情况,沟通了信息。   产业升级,寒冬里照射出的“暖阳”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国化纤行业效益滑坡情况较为严重。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生产化纤1593万吨,同比增长3.1%,增速同比回落15.2个百分点,增速创化纤生产史以来最低;前8个月化纤行业实现利润47.13亿元,同比减少41.97亿元,减幅达47.1%。中国化纤行业协会秘书长郑俊林分析,现今整个行业观望程度浓厚,但是原有产能过剩、差别化和功能性低下更是导致如今行业不景气的死穴。据预测中国化纤行业在明年上半年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情况有待09下半年稍有好转的可能。   从我国化纤工业的整体看,可以说,我国化纤工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化纤产业基本站稳了在世界化纤产业中的应有地位。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已经连续几年位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之一。但是受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中的一些潜在问题还是逐一暴露了出来。   首先,我国化纤业总量大,但结构不合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化纤产品从传统服用领域向装饰用、产业用扩展,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每年进口的化学纤维始终维持在我国化纤总产量的30%以上,究其原因,问题的症结便在于行业结构的不合理,常规产品生产过剩,许多高档面料或出口产品所需的新型化纤原料国内无法满足。   差别化、功能化水平低。虽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我国化纤业正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差别化、功能化纤维也在不断出现,据统计,2007年差别化率已经上升到31%。但是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   从产品应用方面看,产业用、装饰用领域的化纤产品占比偏小。随着产量增加、技术进步,我国化学纤维已从衣料用发展到非衣料用的许多领域,在非衣料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但与美国、日本和西欧非衣料领域的应用达65%~80%相比仍然有很大距离。   推进产业用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是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根据我国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高性能产业用纤维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开拓产品应用领域;加强产业链集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建成从纤维材料、纤维加工到应用开发的新型产业链,促进产业整体水平提升;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成材料、功能性纺织品、生物医用纺织品、新型篷盖材料、汽车用纺织品、国防高技术材料等;大力推广国产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以加快我国产用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和促进高性能纤维产业链的发展。
阅读(21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