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次召开有关汽车装备的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部长陈长年就汽车发展对机床装备的需求谈了自己的看法:“汽车制造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装备水平,同时,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
“汽车装备支撑着汽车产业和机床产业的半边天。”对于这个说法,陈长年认为有三个理由:
“第一,我国汽车业消费约占装备制造业产值和利润的一半;第二,从2002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首次超过电子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第一动力;第三,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工业的技术进步,又引领机床工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占我国机床消费总量的70%。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金属加工机床,其中进口机床约占80%。”
回顾汽车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先进装备以及制造工艺在其中的作用。
上个世纪,组合机床自动线以其高效率统治了汽车工业的生产。伴随汽车工业竞争加剧,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从几十年缩短到3~5年,组合机床自动线由于缺乏柔性而无法适应。20世纪80年代,美国汽车巨人福特与机床巨人INGERSOLL合作,研制了集高柔性及高效率于一身的高速加工中心。柔性自动生产线的问世,加快了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灵活性,这就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有几十种新车上市的原因之一。
阅读(332)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