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87227
  • 博文数量: 1368
  • 博客积分: 242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45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11 14:5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368)

文章存档

2011年(96)

2010年(1007)

2009年(237)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1-11 11:26:08

道林·格雷的堕落与腐朽,究竟是不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倘若他是天性的恶棍,那始终徜徉于其身后的那个“怪蜀黍”亨利又是怎样一种存在呢?从影片本身而言,他的神秘导引,正是直接导致道林·格雷走上邪恶之路的罪魁祸首。——陆支羽

道林·格雷的“恶”究竟是不是一种本性的驱使?

以绘画入影,是久已有之的事,前有德里克·加曼的《卡拉瓦乔》,后有彼得·韦柏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近年来更有朗·霍华德的《达芬奇密码》再度掀起世人观摩大师名画的热潮;而日本的北野武亦由《花火》中的“牛刀小试”转为《阿基里斯与龟》中的“大展身手”。

这一系列“画家电影”的出炉似乎印证了一个事实:绘画从艺术层面上进一步扩充了电影的外延;反之,电影则极尽可能地挖掘了一些画作背后的神秘之事。简言之,绘画入影是视觉的陶冶,一如音乐入影是听觉的盛宴一般。

回望《道林·格雷》中的那幅传世油画,匿藏于其后的神秘故事则同样带着一种灼烈的欺妄;而道林·格雷的存在则异变成一道宿命的魔障,那外表与品性上的落差,狠狠地恶搞着一个时代辧伪存真的能力。

对于道林·格雷这样的人,固常以“天使的面庞魔鬼的心”加以诠释;而人所不知的是,“天使”的“恶”实乃环境所迫,当外化的“恶魔”层层封印起“天使”的羽翼,且而变相地“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之时,“天使”异化作“恶魔”的过滤器便随之加快了运转的速率。换而言之,道林·格雷的精神恶变,实而正隐喻着一个时代的恶性毒瘤日渐扩充膨胀的过程。

影片在整体色调上像极了汤姆·提克威的《香水》,其间独特的哥特风味缔造出一丝邪恶的复古气息;而开篇的那场杀戮实则便是一个绝好的例证,暗黑色的内景与殷红色的血渍熔铸成焦灼而滚烫的暮景,使得道林·格雷的“恶”先入为主,一瞬侵占了观者“以貌取人”的惯性思维。由是,一股违逆的力量硬生生捣入俗世中最薄弱的一环;如此死命地猛扣,一如道林·格雷的刀锋一簇簇划过壁上的油画,划过画家(霍华德)的身体。而霍华德对道林·格雷的隐匿之爱,亦至终化为不得言说的乌有,唯有那幅臻入化境的“道林·格雷画像”至终升格为“瞬间的永恒”。这番景状一度令我念想起王尔德与道格拉斯的爱恋,始终灼烧着半明半灭的焰火;而王尔德说,“人的一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种是得到。”竟原来,“悲剧”是人之生存的唯一处境,别无第二种去处。

影像中较为出彩的哥特式复古,确而渲染出一个时代的邪恶风味。

人说,影片中的道林·格雷实而是一个“虚实相生”的兼容体,青岛婚纱摄影工作室把外置的“美”与内质的“恶”皆而释放得彻彻底底。从道林·格雷身上,我恍而看到了敲钟人加西莫多的影子,两者恰是一种逆向的存在。雨果笔下的加西莫多集“外表丑陋”与“内心善美”于一体,极力昭现出人性本身的复杂面向,恰于王尔德的笔触异曲同工。在我以为,这一黑白面向正是西方文学的重要魅力所在;旦融其于影像中,亦有助于把内设的东西外化出来,真正挖掘出人性内部的棱角。回溯一番“黑白面向”的香港《无间道》,其之所以“被翻拍”(《无间风云》),或而亦是得益于此。在好莱坞片商眼中,商业片惯用的“正反派”伎俩在《无间道》中得以完美地统一,黑白交错,浑然一体,倘若再加以马丁·斯科塞斯的暴力性诠释,着而该具备了拥揽“小金人”的霸气。在我以为,东方的“虚实相生”与西方的“黑白两道”正是在那一年得以完美地融汇。

回溯《道林·格雷》中的文学气息,势必该得益于王尔德的小说原著《道林·格雷的画像》。而那些流淌于影像中的暗物质,就像一枚枚淬毒的萤火,侵染着一个时代的白色衣襟。

听闻佛有“何处染尘埃”之说,或而不宜用于西方电影,却着实对《道林·格雷》中的外置生存环境提出了内质性的怀疑。道林·格雷的堕落与腐朽,究竟是不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倘若他是天性的恶棍,那始终徜徉于其身后的那个“大胡子怪蜀黍”亨利又是怎样一种存在呢?从影片本身而言,亨利的神秘导引,正是直接导致道林·格雷走上邪恶之路的罪魁祸首。正如道林所言:“我现在所过的生活正是你一心想过却又不敢涉足的生活。”

遁身于声色犬马中的“天使”。

再反观那些庸庸碌碌徘徊于道林·格雷身边的红男女绿们,他们的举动又何尝不是源自于一些趋于本能的“恶念头”呢?一如《香水》中的那场群体式迷狂,究其根源则绝非格雷诺耶的过错。而故事亦从这一层面告诫着世人,一个人要堕落只需一念之间,而要重新走回原初的正途,却隔着千里之遥。

无疑地,《道林·格雷》犹然会被打上“同性恋”的烙印,这不仅因其小说原著出自于王尔德之手,同样地,更在于其根本的时代因素;青岛婚纱摄影工作室而王尔德的应时应世之处亦恰恰彰显于此。一度听闻有人重述过王尔德的话,虽不甚准确,却精辟入里。他说,“小说中的画家正是我臆想中的自己,道林·格雷是我幻想中的恋人,而亨利则是世人眼中的我。”
阅读(17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