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年代到接近90年代末,这一时期都是厂家的年代,以厂家为主导。什么意思呢?就拿泡沫时期来说,Sun的服务器供不应求,要买服务器几乎是不计成本的,只要拿得到设备已经是很不错了。在那个时代,厂家拥有绝对地主动权,由于需求大过供应,厂商可以决定把货物优先提供给他们比较重视的客户。在这种时候下,客户显然有求于厂家。当然,厂家的分销商或者渠道也享受着很好的利润。但是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情况扭转,货物变成供过于求,分销商开始面临着销售同质化的境地,利润一减再减。以前设备的20%毛利下降到现在的4%-5%。分销商苦不堪言,不得不进行危机转型。
90年初,随着IBM从纯粹的设备厂家(大型主机,PC)开始向服务转型,大家开始看到服务带来的好处,从而开始重视服务。IBM IGS(IBM Global Services)的成功又让大家对服务刮目相看。无疑,服务能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也与客户更加贴近。如果要换掉设备供应商,对客户来说非常轻而易举,没有任何影响。而换掉软件集成商,就要三思而后行,毕竟系统得继续运行下去。
然而,昔日备受推崇的服务也开始有转向同质化的趋势。比如无论从事某个设备厂家的硬件维护或者某个企业Portal的开发,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都会引发价格战。如果客户是第一次开发新系统,往往分不清不同软件集成商的技术实力,也就更加加剧了畸形的价格战,使拥有技术深度和广度的软件集成商得不到该有的奖励和应有的回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身研发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自身的产品研发,企业能够展现出自己雄厚地技术实力,能让客户了解到企业技术的深度和广度,更能为客户实施本地化产品服务。
摩卡软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很庆幸,摩卡软件从一个纯OA软件集成商发展到今天以研发为中心的IT集成商,企业服务提供商,软件产品生产商。
今天,天津研发中心四岁了,这里面包含了数百人的心血。从2003年底开始研发的Mocha BPM,到至今的6.2版本,有几个人从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成长为现在的研发骨干,当年的年轻小伙,已经是现在承担整个研发项目成败的项目和开发经理。2004年,在偶然情况下,我在会议室通过游总了解到ITIL的理念。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我们开始向IT服务管理领域进军。从当初对这个领域的懵懂到目前国内这个领域的技术领先者,从当年的五名壮汉,到现在七十人的雄赳赳的研发队伍,这些年,研发中心经历了许多许多。这里,可以借用研发中心楼下出租车司机的说法:
“过了凌晨,要拉活儿,就到摩卡楼下等”……从这里面,就能体会出研发中心同事们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最后,我引用我在4周年庆祝活动中所说的话:
天津研发中心
1岁是嗷嗷待哺
2岁已经能爬
3岁已经能跌跌撞撞地走
4岁开始能跑了……
我们都期待着更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