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52625
  • 博文数量: 40
  • 博客积分: 1410
  • 博客等级: 军士长
  • 技术积分: 139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22 19:26
个人简介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从事视频、图像、网络、虚拟化等方面的底层软件开发与优化。

文章存档

2014年(4)

2013年(10)

2012年(14)

2011年(12)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4-01-08 09:00:12


第一章 概述

      网络(network)是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网络和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构成一个更大范围的网络,即互联网,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习惯上把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注意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是一个专用名词,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簇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因特网的拓扑结构虽然非常复杂,并且在地理范围上覆盖了全球,但从其工作方式上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
     a.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用户直接使用
     b. 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即Peer-to-Peer方式)。有时可以看到一种叫B/S方式,即Browser/Server方式,叫做浏览器-服务器方式,是C/S方式的特例。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的最重要功能。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其优点是:高效(在分组传输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逐段占用),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路由器),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的网络协议;分布式路由的分组交换网,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分组交换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分组转发时需要排队,会造成一定的延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的所需带宽;控制信息也有一定开销等。
     带宽: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端到另一端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往返时间RTT: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TCP/IP是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包含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OSI是七层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时,往往采用折中的办法,即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把TCP/IP中的网络接口层再划分为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在因特网所使用的各种协议中,最重要和最著名的就是TCP和IP两个协议。现在人们经常提的TCP/IP并不一定是单指这两个具体的协议,而往往是表示因特网所使用的整个TCP/IP协议簇(protocol suite)。


第2章 物理层
省略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阅读(423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