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C/C++
2008-08-07 17:42:30
在《C Templates: The Complete Guide》一书中(以下简称书),提出了模板元编程最早的实际应用之一:在数值运算中进行解循环优化。
而本文的标题是噱头!本文的真正目的是指出这种优化措施在增加复杂性的同时,并不一定能明显改善效率。应当谨慎使用该技术——默认不使用该技术,在点积计算确实是效率瓶颈时考虑采用该技术,并认真测试该技术是否真能提高效率。
背景
数值运算库中常常需要提供向量点积(dot_product)运算。其定义用C 代码描述也许更清楚~
templateT dot_product(int dim,const T v1[],const T v2[]) { T result=0; for (int i=0;i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函数,求2个向量的点积 int v1[] = {1,2,3}; int v2[] = {4,5,6}; int r1 = dot_product(3,v1,v2);得到r1=32
书中指出:“这个结果是正确的,但是在要求高效率的应用中,它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对于这类特殊的问题,“简单的把循环展开”,如:r1=v1[0]*v2[0] v1[1]*v2[1] v1[2]*v2[2]
“反而会好得多”。如何便捷的展开循环?将每个dot_product(dim,...) 手工重写成展开式?还是设计一整套函数: dot_product_dim_2,dot_product_dim_3,... ?
无疑这是一个冗长乏味易出错的方案。书中提出了一种使用模板元编程解决该问题的方案,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模板元编程——解循环
// 首先是递归模板 template我们可以使用DotProduct 来进行点积计算了:struct DotProduct { static T execute(const T v1[],const T v2[]); } template T DotProduct ::execute(const T v1[],const T v2[]) { return v1[0]*v2[0] DotProduct ::execute(v1 1,v2 1); } // 递归边界模板 template struct DotProduct<1,T> { static T execute(const T v1[],const T v2[]); } template T DotProduct<1,T>::execute(const T v1[],const T v2[]) { return v1[0]*v2[0]; } int v1[] = {1,2,3}; int v2[] = {4,5,6}; int r2 = DotProduct<3,int>::execute(v1,v2);
计算r2的函数,在DotProduct<3,int>::execute 被实例化时就确定了。
编译器将会实例化int DotProduct<3,int>::execute(const int v1[],const int v2[]) { return v1[0]*v2[0] DotProduct<2,int>::execute(v1 1,v2 1); }然后编译器继续实例化int DotProduct<2,int>::execute(const int v1[],const int v2[]) { return v1[0]*v2[0] DotProduct<1,int>::execute(v1 1,v2 1); }这里,我们有一个 DotProduct<1,T> 的偏特化版本,计算函数将被实例化为int DotProduct<1,int>::execute(const int v1[],const int v2[]) { return v1[0]*v2[0]; }而这3个函数都足够短小,编译器通常会为它们做inline工作,使得r2的计算被展开为r2 = v1[0]*v2[0] v1[1]*v2[1] v1[2]*v2[2];
DotProduct<3,int>::execute(v1,v2) 的调用语法不是很友好。
书中还设计了一个helper函数。templateT dot_product(const T v1[],const T v2[]) { return DotProduct ::execute(v1,v2); } 如同STL的make_pair、bind2nd,这个模板函数将模板参数T的推导工作交给编译器,使DotProduct的界面更友好,更不容易出错。当然,维度DIM必须指定。
现在可以按如下方式使用 :
int r2 = dot_product<3>(v1,v2); // 是不是和 int r1 = dot_product(3,v1,v2); 十分相似?本文以下部分将从编译器生成的机器码层次来验证这一技术,同时与普通循环点积计算做比较。
测试环境 :Windows Xp sp2,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Team Suite,release默认设置验证1:
该技术真的能和预想的一样,实例化多个函数,并将它们inline,达到解循环的效果吗?
让我们写个短小程序验证一下:
int main() { int v1[] = {1,2,3}; int v2[] = {4,5,6}; int r1 = dot_product(3,v1,v2); //循环版本 int r2 = dot_product<3>(v1,v2); //解循环版本 cout<
程序输出当然是2个32,让我们进入反汇编看看实际工作情况:
令人吃惊的是,前4行代码根本没有生成任何机器码
生成机器码的语句只有2条输出语句和return 0;cout<这些指令的的含义是什么呢?>::operator<< (40203Ch)] mov ecx,eax call dword ptr [__imp_std::basic_ostream >::operator<< (402038h)]
我们知道 cout<
(cout< cout.opeator<<(...) 返回的是自身引用,所以可以进行链式输出 前4条指令执行后:
堆栈应该是:
std::endl
20h
ECX 保存的是 std::coutstd::cout 的类型是std::basic_ostream
>
所以第5条指令正是对cout的成员函数“ opeator<<”进行调用
(this指针 std::cout,已经存入ECX,而且可以猜想这个成员函数正是 operator(int) 重载)
而参数,对的,是call指令前,堆栈栈顶“20h”—— 32的16进制。
第5条指令将执行 cout.operator<<(20h); !让我们把 r1被编译器偷偷替换成20h的事放在一边,继续解析后2条指令:
cout.operator<< 使用__thiscall调用约定,函数自己弹出堆栈中参数20h, 返回自身引用,返回值存入EAX。
所以第5条指令执行后:
堆栈应该是:
std::endl;
EAX 保存的是返回值,即是std::cout第6条指令 mov ecx,eax 将返回值重新放入ECX,设置好this指针。
第7条指令 继续调用 operator<< 的另一个重载版本。(这时 std::endl 在栈顶)
完成语句 cout.operator<<(endl);cout<
这个原本就短小的程序,被编译器“篡改”为更短小的程序:
int main() { cout<<32<如果改用 printf 输出: printf(“%d\n”,r1); printf(“%d\n”,r2);从反汇编可以更清楚的看出,编译器实际做出的代码是:printf(“%d\n”,0x20); printf(“%d\n”,0x20);(详细代码见 sample1)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编译器知道了太多的上下文,做出了足够的优化,将本来应该运行时得出的结果—— 一个不变的结果 ——放入的可执行文件中,直接输出。
为了验证模板元解循环技术,我们要另外想办法。
验证2:
我们需要“阻挠”编译器,让它不能猜测出运行结果,从而生成真正的计算代码。
这里使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案:templatevoid __stdcall MyGenerate(OutIt first,OutIt last,const char *name) { cout<<"generating "< oit(cout," "); copy(first,last,oit); cout< 用clock 函数返回值填充一个序列,即使编译器“胆大包天”,也不敢猜测clock返回结果了~
按照如下方式使用 :
多余的 name 参数和一些输出语句是因为在release模式下,watch窗口中看不到值。
而__stdcall 是让 MyGenerate后不生成多余的平衡堆栈代码。
MyGenerate(v1,v1 3,”v1”); MyGenerate(v2,v2 3,”v2”); int r1 = dot_product(3,v1,v2); MyGenerate(v1,v1 3,”v1”); MyGenerate(v2,v2 3,”v2”); int r2 = dot_product<3>(v1,v2); cout<仍然不够, 编译器会将r2的计算,推迟到 cout<
所以我们再加入一个函数
void ForceCalcResult(int result) { }强制编译器立刻计算点积。
同时,使用函数指针调用,避免编译器对该函数inline。程序主干如下 :
int main() { const int dim = 3; int v1[dim]; int v2[dim]; void ( *const ForceCalcResult_non_inline)(int) = ForceCalcResult; MyGenerate(v1,v1 dim,"v1"); MyGenerate(v2,v2 dim,"v2"); int r1 = dot_product(dim,v1,v2); ForceCalcResult_non_inline(r1); MyGenerate(v1,v1 dim,"v1"); MyGenerate(v2,v2 dim,"v2"); int r2 = dot_product(v1,v2); ForceCalcResult_non_inline(r2); cout< 这样,编译器就屈服了,乖乖的把r1和r2的计算代码展现出来。 //MyGenerate(v1,v1 dim,"v1"); mov eax,offset string "v1" (402134h) lea edi,[esp 24h] lea ebx,[esp 18h] call MyGenerate从这4条指令,我们可以看出v1和v2的地址:(401220h) //MyGenerate(v2,v2 dim,"v2"); mov eax,offset string "v2" (402138h) lea edi,[esp 18h] lea ebx,[esp 0Ch] call MyGenerate (401220h) v1[0]:esp 18h, v1[1]:esp 1Ch, v1[2]:esp 20h, v1[dim]:esp 24h v2[0]:esp 0Ch, v2[1]:esp 10h, v2[2]:esp 14h, v2[dim]:esp 18h让我们先看模板解循环版本://int r2 = dot_product(v1,v2); mov edi,dword ptr [esp 10h] mov edx,dword ptr [esp 14h] imul edi,dword ptr [esp 1Ch] imul edx,dword ptr [esp 20h] // edi = v2[1]*v1[1] // edx = v2[2]*v1[2] mov eax,dword ptr [esp 0Ch] imul eax,dword ptr [esp 18h] // eax = v2[0]*v1[0] add edi,edx add edi,eax // edi = edi edx eax = v2[1]*v1[1] v2[2]*v1[2] v2[0]*v1[0] 循环被解开了!利用3个寄存器edi,edx,eax,最终结果应该是保存在edi中。
再看接下来的代码//ForceCalcResult_non_inline(r2); push edi call ForceCalcResult (401000h)结果确实是存放在edi中的。
我们接着看普通“循环”版本://int r1 = dot_product(dim,v1,v2); mov esi,dword ptr [esp 10h] mov eax,dword ptr [esp 14h] imul esi,dword ptr [esp 1Ch] imul eax,dword ptr [esp 20h] // esi = v2[1]*v1[1] // eax = v2[2]*v1[2] mov ecx,dword ptr [esp 0Ch] imul ecx,dword ptr [esp 18h] // ecx = v2[0]*v1[0] add esi,eax add esi,ecx // esi = esi eax ecx = v2[1]*v1[1] v2[2]*v1[2] v2[0]*v1[0] //ForceCalcResult_non_inline(r1); push esi call ForceCalcResult (401000h)几乎相同的代码,使用的是esi,ecx,eax,结果保存在esi中。
循环同样被解开了!编译器在我们的重重算计下,被迫在运行时计算结果,同时将运算方法展现出来;但同时,它依然不屈不饶的向我们展示它的强大优化能力!
(详细代码见sample2)
验证2 :
在验证2中,编译器知道了 const int dim = 3; 这一上下文。从而将普通循环版本的点积函数进行展开。
让我们来看看,dim取更大值时,编译器会如何。
dim=10:
普通“循环”点积计算被展开,使用esi,eax,ecx,edx,10条mov与imul指令,9条add指令,最终将计算结果存入esi
模板元点击计算也被展开,使用edi,eax,ecx,edx,10条mov与imul指令,9条add指令,最终将计算结果存入edidim=11:
循环点积计算发生了变化,代码如下:
//MyGenerate(v1,v1 dim,"v1"); 00401017 mov eax,offset string "v1" (402134h) 0040101C lea edi,[esp 68h] 00401020 lea ebx,[esp 3Ch] 00401024 call MyGenerate(401280h) //MyGenerate(v2,v2 dim,"v2"); 00401029 mov eax,offset string "v2" (402138h) 0040102E lea edi,[esp 3Ch] 00401032 lea ebx,[esp 10h] 00401036 call MyGenerate (401280h) // v1[0]:esp 3Ch, v2[0]:esp 10h //int r1 = dot_product(dim,v1,v2); 0040103B xor ebp,ebp // int result = ebp=0; 0040103D xor eax,eax // eax=0; 0040103F nop // align // i=eax; // loops: 00401040 mov ecx,dword ptr [esp eax 10h] // ecx = *(v2 i); 00401044 imul ecx,dword ptr [esp eax 3Ch] // ecx *= *(v1 i); 00401049 add eax,4 // i; 0040104C add ebp,ecx // result =ecx 0040104E cmp eax,2Ch // if (i<11) 00401051 jl main 30h (401040h) // goto loops; 编译器已经不能“忍受”这样长度的循环展开,将其老老实实的翻译成真正的循环。
但是,编译器仍然对函数做了inline工作。对于模板元解循环,因为代码要求11层函数调用,编译器能做的只有将11层调用inline,得到的是就地展开的计算。
dim=12:
循环点积计算: 编译器甚至连inline也不做了,进行正式的函数调用。
模板元点击计算:依然就地展开。dim=32:
循环点积计算:不展开,调用
模板元点积计算:
比较有趣的是,编译器也没有将函数就地展开,而是分成3步。就地计算前9个乘法然后与DotProduct<23,int>的返回值相加。DP<23>也没有就地计算全部,而是计算前11个,然后与DP<12>的返回值相加。
3步计算当中都没有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循环点积计算函数也没有很老实的按照源代码的方式进行计算,而是进行了不完全的循环展开,类似于如下代码:
template< typename T> T dot_product(int DIM,const T v1[],const T v2[]) { const int step = complierKnow; T results[step] = {0}; int i=0; for (;i step-1DIM和step似乎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
(详细代码见sample2,取不同的dim值即可。)
验证3:
sample2中,编译器对被计算的向量的上下文依然知情:v1,v2在main函数的栈中。
sample3做了小小的改动:dot_product_loop和dot_product_unloop将无从得知传递给它们的向量在何处。(当然,在main函数中,仍然使用函数指针来调用这2个函数,使得编译器不做inline)
sample3得到的结果和sample2基本相同,只是对向量寻址由esp v1_offset,esp v2_offset变为[esp 4],[esp 8]
(详细代码见sampl3)
验证4:
在sample3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台输入读取dim,使得编译对其不知情。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使用模板元解循环的,因为它要求dim是编译时常量。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点积计算终于被编译器翻译成真正的“循环”了。
总结:
循环版本有更大的灵活性:在dim为编译时常量时,编译器会根据其大小,进行完全解循环或部分解循环。同时也支持dim为运行时的值。
模板元版本必须使用编译时常量作为dim,而且总是完全解开循环。循环版本与模板元版本最终都会使用相同次数的乘法与运算,区别在于乘法指令和跳转指令的数目。
模板元版本在dim较大的时候,可能会使用跳转指令,将部分工作交给更小维度的点积计算。但是乘法指令数目与维数一样。
循环版本可能会使用更多的跳转指令,使得乘法指令数目大大减少。多出的跳转指令会占用运行时间,但也能减少目标代码体积。权衡应该使用那一种版本与权衡某个函数是否应该inline十分相似。
书中17章最后部分也提醒读者,不计后果的解循环并不总是能优化运行时间。借用大师的观点来结束本文 —— 优化的第一原则是:不要优化。优化的第二原则(仅适用于专家)是:还是不要优化。再三测试,而后优化。
下载本文示例代码
《C 编程规范》 第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