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39888
  • 博文数量: 49
  • 博客积分: 251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59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25 23:0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48)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9-03-07 13:53:54

 

5章 设备管理

1 设备管理概述

1.1 I/O设备的类型

按设备的所属关系可以将I/O设备分为以下两类。

1)系统设备

系统设备是在系统生成时已登记于系统中的标准设备,属于系统的基本配置。

2)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是在系统生成时未登记在系统中的非标准设备。

按设备的信息交换的单位可将I/O设备分为以下两类。

1)字符设备

字符设备是以字符为单位进行输入和输出的设备。

2)块设备

块设备的输入和输出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


按设备的共享属性可将I/O设备分为以下三类。

1)独占设备

所有的字符设备都是独占设备。独占设备是指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进程)访问的设备,即临界资源。

2)共享设备

块设备都是共享设备。共享设备是指一段时间内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设备。

3)虚拟设备

通过虚拟设备技术把一台独占设备变换为若干台逻辑设备,供若干个用户(进程)同时使用,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1.2 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设备管理是对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的管理,它是操作系统中最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部分。其主要任务如下所述。

1)选择和分配I/O设备以便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2)控制I/O设备和CPU(或内存)之间交换数据。

3)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透明接口,把用户和设备硬件特性分开,使得用户在编制应用程序时不必涉及具体设备,由系统按用户的要求来对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

另外,这个接口还为新增加的用户设备提供一个和系统核心相连接的入口,以便用户开发新的设备管理程序。

4)提高设备和设备之间、CPU和设备之间以及进程和进程之间的并行操作程度,以使操作系统获得最佳效率。


为了完成上述主要任务,设备管理程序一般要提供下述功能。

1)提供和进程管理系统的接口

2)进行设备分配

3)实现设备和设备、设备和CPU等之间的并行操作

4)进行缓冲管理

5)设备控制与驱动

1.3 设备控制器

设备控制器是CPUI/O设备之间的接口,它接收从CPU发来的命令并去控制I/O设备工作。设备控制器是一个可编址设备,当它仅控制一个设备时,它只有一个惟一的设备地址;当它控制多个设备时,则应具有多个设备地址,使每一个地址对应一个设备。


为实现设备控制器的功能,大多数设备控制器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设备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

2.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

3I/O逻辑

10.1 设备控制器的组成

1.4 I/O通道

设置I/O通道的目的是使一些原来由CPU处理的I/O任务转由通道来承担,从而把CPU从繁杂的I/O任务中解脱出来。

在设置了通道后,CPU只需向通道发送一条I/O指令。通道在收到该指令后,便从内存中取出本次要执行的通道程序,然后执行该通道程序,仅当通道完成了规定的I/O任务后,才向CPU发中断信号。

实际上,I/O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机,它具有执行I/O指令的能力,并通过执行通道(I/O)程序来控制I/O操作。

通道有两种基本类型:选择通道和多路通道。

10.2 单通路I/O系统

10.3 多通路I/O系统

1.6 设备驱动

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上层软件发来的抽象要求,如readwrite命令,再把它转换为具体要求,发送给设备控制器;此外,它也将由设备控制器发来的信号传送给上层软件,从而完成两者间的相互通信。

设备驱动程序的处理过程。

1)将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

2)检查I/O请求的合法性

3)读出和检查设备的状态

4)传送必要的参数

5)工作方式的设置

6)启动I/O设备


2 I/O控制方式

2.1 程序I/O方式

10.4示出了程序I/O方式的流程。

2.2 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引入了中断机构,致使对I/O设备的控制,广泛采用中断驱动(Interrupt Driven)方式。即当某进程要启动某个I/O设备工作时,便由CPU向相应的设备控制器发出一条I/O命令,然后立即返回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设备控制器则按照该命令的要求去控制指定I/O设备。此时,CPUI/O设备并行操作。

例如,在输入时,当设备控制器收到CPU发来的读命令后,便去控制相应的输入设备读数据。一旦数据进入数据寄存器,控制器便通过控制线向CPU发送一个中断信号,由CPU检查输入过程中是否出错,若无错,便向控制器发送取走数据的信号,然后再通过控制器及数据线,将数据写入内存指定单元中。图10.5示出了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的流程。


2.3 DMA控制方式

DMA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在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路。在DMA控制器中,除了控制状态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外,还包括传送字节计数器和内存地址寄存器以及控制电路等。因此,DMA控制器可用来代替CPU,以实现内存和设备之间进行成批的数据交换。

DMA方式的传送结构如图10.6所示。

10.6 DMA方式的传送结构

3.2 设备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1.设备的固有属性

2.设备分配算法

I/O设备的分配,除了与I/O设备的固有属性有关之外,还与系统所采用的设备分配算法有关。I/O设备的分配与进程调度很相似,同样可采用如下一些算法。

1)先来先服务

2)优先级最高者优先


3 设 备 分 配

3.设备分配中的安全性

从进程运行的安全性方面考虑,设备分配方式有以下两种。

1)静态分配

2)动态分配

4.设备独立性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应使所编制的用户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即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这就是所谓的设备独立性。

4 Linux中的设备管理

6.1 Linux设备管理概述

Linux系统中,用户是通过文件系统与设备接口的。所有设备都作为特别

文件,从而在设备管理上具有下列特性。

1)每个设备都对应文件系统中的一个索引节点,都有一个文件名。

2)应用程序通常可以通过系统调用open()打开设备文件,建立起与目标设备的连接。

3)对设备的使用类似于对文件的存取。

4)设备驱动程序都是系统内核的一部分,它们必须为系统内核或者它们的子系统提供一个标准的接口。

5)设备驱动程序使用一些标准的内核服务,如内存分配等。

10.18 设备驱动分层结构

阅读(75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