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762729
  • 博文数量: 306
  • 博客积分: 3133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393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4-19 16:5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06)

文章存档

2018年(7)

2017年(18)

2016年(39)

2015年(35)

2014年(52)

2013年(39)

2012年(22)

2011年(29)

2010年(53)

2009年(12)

分类: LINUX

2010-06-21 16:17:19

Udev实现U盘或SD卡的自动挂载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17:47

Linux传统上使用静态设备创建的方法,在dev下创建了大 量的节点,而不管这些节点相应的硬件设备是否存在。采用udev的方法,系统检测到设备才会去创建这些设备对应的节点。

这里我们简单的说一下udev的工作原理:

Udev是依赖于sysfs的,当系统中添加一个新的设备后,内核检测到后就会产生一个hotplug event并查找/proc/sys/kernel/hotplug去找出管理设备连接的用户空间程序,若udev已经启动,内核会通知udev去检测 sysfs中关于这个新设备的信息并创建设备节点。如/dev/vcs,在/sys/class/tty/vcs/dev存放的是”7:0”,既/dev /vcs的主次设备号。

并且udev还会根据/etc/udev/rules.d中的规则文件实现一些相应的功能。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如何实现设备节点的自动创建及U盘或SD卡的自动挂载。

一、.udev的移植

因为文件系统中默认是没有对udev进行支持的,所以我们移植一个udev。

1.下载UDEV源码udev-080.tar.bz2,并解压

网址: /hotplug

2.交叉编译。

修改Makefile,具体修改如下:
         CROSS = arm-softfloat-linux-gnu-
         保存退出。
         执行命令:make 进行编译,然后执行arm-softfloat-linux-gnu-strip udev udevd udevstart udevinfo udevtest。并拷贝这些文件到rootfs/bin目录下面

3.添加udev的支持

下面三种方法功能相同
         (1)并修改etc/init.d/rcS脚本,然后添加如下命令:
         /bin/mount -t sysfs sysfs /sys
         (首先创建这个目录)
         /bin/mount -t tmpfs tmpfs /dev
         /bin/udevd --daemon
         /bin/udevstart
         (2)如果linuxrc是二进制文件的话
         rm /linuxrc
         vi /linuxrc
         添加如下内容
         /bin/mount -t sysfs sysfs /sys
         (首先创建这个目录)
         /bin/mount -t tmpfs tmpfs /dev
         /bin/udevd --daemon
         /bin/udevstart
         exec /sbin/init
         (3)修改/etc/fstab为
         #device mount-point type options dump fsck order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tmpfs /tmp tmpfs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tmpfs /dev tmpfs defaults 0 0
         修改/etc/init.d/rcS,添加如下内容
         /bin/udevd --daemon
         /bin/udevstart
         有这上面写些,重新启动系统后,我们的文件系统就有了自动创建节点的功能了。

二、自动挂载U盘或SD卡

1.在/etc下创建udev目录

2.在/etc/udev下穿件目录rules.d和文件udev.conf

3.在udev.conf中添加如下内容

# udev.conf
         # The initial syslog(3) priority: "err", "info", "debug" or its
         # numerical equivalent. For runtime debugging, the daemons internal
         # state can be changed with: "udevcontrol log_priority=".
         udev_log="err"

4.在rules.d下创建规则文件

如实现U盘自动挂载
         Vim 11-add-usb.rules

添加如下内容
         ACTION!="add",GOTO="farsight"
         KERNEL=="sd[a-z][0-9]",RUN+="/sbin/mount-usb.sh %k"
         LABEL="farsight"

这个文件中ACTION后是说明是什么事件,KERNEL后是说明是什么设备比如sda1,mmcblk0p1 等,RUN这个设备插入后去执行哪个程序%k是传入这个程序的参数,这里%k=KERNEL的值也就是sda1等。

在/sbin/下创建mount-usb.sh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bin/sh
         /bin/mount -t vfat /dev/$1 /tmp
         sync

修改文件权限为其添加可执行的权限。

这样就实现了U盘的自动挂载,下面附上U盘的卸载规则文件和sd卡的文件

Usb卸载

11-add-remove.rules
         ACTION !="remove",GOTO="farsight"
         SUBSYSTEM!="block",GOTO="farsight"
         KERNEL=="sd[a-z][0-9]",RUN+="/sbin/umount-usb.sh"
         LABEL="farsight"

umount-usb.sh
         #!/bin/sh
         sync
         umount /tmp/

SD卡挂载

ACTION!="add",GOTO="farsight"
         KERNEL=="mmcblk[0-9]p[0-9]",RUN+="/sbin/mount-sd.sh %k"
         LABEL="farsight"

mount-sd.sh
         #!/bin/sh
         /bin/mount -t vfat /dev/$1 /tmp
         Sync

SD卡卸载
         ACTION !="remove",GOTO="farsight"
         SUBSYSTEM!="block",GOTO="farsight"
         KERNEL=="mmcblk[0-9]p[0-9]",RUN+="/sbin/umount-sd.sh"
         LABEL="farsight"

umount-sd.sh
         #!/bin/sh
         sync
         umount /tmp/




目前一些主流桌面系统(如Gnome,KDE,Xfce)的较新版本都支持自动挂载(mount)U盘了. 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 HAL(硬件抽象层) 起了自动挂载的作用, 其实这是误解. 对于2.6内核而言, udev 才是直接从内核接收设备连接或断开信息的主体.

udev 从内核得到信息后,根据一些简单规则(注意,是简单规则), 在 /dev 目录下创建相应的设备节点, 并进行某些相关操作. HAL 所做的事情是在 udev 的规则中加上一条(或几条), 让 udev 把收到的信息也传递给 HAL. 接下来, HAL 用更为复杂的规则来匹配和描述当前连接着的硬件.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udev 知道的是U盘已经连接了并且有一个分区; 而 HAL 能更进一步知道这个分区的卷标名及其它一些信息.

上面这些都还不能自动挂载U盘. Gnome 等桌面系统会启动一个守护进程(daemon), 通过 D-Bus 从 HAL 那里得到硬件信息, 如果发现有U盘连接了就由它们来挂载它(实际是调用 pmount).

问题是, 如果你不想用Gnome,KDE,Xfce这些桌面系统, 那么由它们提供的U盘自动挂载功能也就失效了,有解决办法么?

解决的办法之 一, 便是让 udev 来干这件事情!

udev 的主要功能是实时地在 /dev 目录下创建和删除设备节点, 但它也能在创建节点的同时, 执行一个额外地程序. 具体的原理这里就不详说了, 有时间请仔细阅读 Writing udev rules 这篇文章. 写规则时特别注意 KERNEL, SUBSYSTEM 等这些关键字单数和复数(最后有没有'S')的区别. 复数(比如 KERNELS)表示你想用父设备的属性来匹配, 单数(比如 KERNEL)是要匹配设备本身的属性.

在 /etc/udev/rules.d 目录下创建文件 10_usbkey.rules, 其内容如下

KERNEL=="sda1", SUBSYSTEM=="block", RUN+="/root/usbmount.sh"




然后, 在 /root 目录中创建文件 usbmount.sh, 其内容为

#!/bin/bash

LOG=/var/log/usb-hotplug.log

lap=$(date --rfc-3339=ns)
echo "$lap: $DEVPATH requesting $ACTION" >> $LOG

if [ $ACTION == "add" ]
then
    mount -t vfat -o umask=000,noatime,async,codepage=936,iocharset=gb2312 \
        /dev/sda1 /media/usbkey
elif [ $ACTION == "remove" ]
then
    umount -l /media/usbkey
fi


并把该文件属性设置为可执行, chmod a+x usbmount.sh
注意, 如果你的 linux 上 locale 是 zh_CN.utf-8, 需要把上面的 iocharset=gb2312 改成 iocharset=utf8



最后创建目录, mkdir /media/usbkey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可用的例子. U盘插上后自动 mount 到 /media/usbkey , 拔出后自动 umount. 你可以查看 /var/log/usb-hotplug.log , 里面会有些简单的调用记录.
阅读(269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进程内核模式

下一篇:【转】linux内核 nohz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