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0164741
  • 博文数量: 409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0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8 21:0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09)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408)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7-30 05:14:16

451Group是一家独立的技术产业分析公司。于2001年发表了存储虚拟化第一波报告,给出了他们对该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而现在他们相信,在存储领域,虚拟化的第二波正在到来:

    451Group :经过4年多的发展,对于产品发展来说,一些基本要素已经确定,从2000年12月以来,,该领域的并购行为已经超过了42亿美元交易价值。Maxxan 得到了29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该投资来自BA 风险基金。EMC 制定了存储路由产品的计划,该产品首先将运行在Cisco的智能交换平台,然后将会支持Brocade及前McData发布的的平台。

    与主要关注块级虚拟化的存储虚拟化第一波不同的是,这一次,存储虚拟化的第二波,更加注重可实现性,而不仅仅是一些理论数据和美好构想。

    厂商的产品结构更加稳固,他们已经开始解决产品还存在的问题,比如服务器主体身份冲突等。存储虚拟化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技术,将能够使异构的存储服务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整合计算模型,包括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和有效计算。显然,这对技术的发展也是进一步的推动。

    存储虚拟化第二波的核心驱动力是:

    存储架构越来越复杂,用户需要做的越来越多。

    新的虚拟化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在一个多层次应用环境中,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价格,使存储管理变得简单。

    新的存储应用也迅速发展,调整了虚拟化存储的架构,与具体业务紧密结合。

    主要的存储阵列厂家现在都进入了虚拟化领域-- EMC, HDS和 IBM都争先恐后的进入该领域。

   451Group的报告指出:存储虚拟化,是智能存储的基础,是技术发展中的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该报告同时也分析了当前市场居于主导地位的厂商之间的差别,明确了市场机会将会引导未来产品的发展已经厂商之间的竞争,同时还提供了一组详细的数据,描述了后续的厂商排序,投资机会以及可能发生的企业重组。

    451报告有以下几点重要发现:

    存储虚拟化技术的激烈竞争在未来的一年半内,将会导致大量的重组,合并。Cisco, IBM 和Veritas是当前虚拟化市场的领头羊。451Group认为,EMC很有可能将会取代Veritas发展成为主要的领导者,McData和NetApp将会成为存储虚化领导者的有力竞争人选。

    并购最可能的发生的领域是文件系统虚拟化的公司和NAS以及iSCSI存储启动模块的公司。

    451Group的分析家认为,在存储领域,为了赢得目标,需要展示有竞争力的技术,以此来吸引参与者的兴趣。这个目标在市场上也要是热门的,有发展的—除了第一波中胜出的那些厂家,如:DataCore,FalconStor和StoreAge Networking Technologies。对于其余的智能交换厂商来说,可选择的余地也不是很大,因为主要的竞争者早已经有了他们的产品。Sandial系统公司近来被迫退出该业务,宣布了大量的裁员而Candera 也调整了业务方向。从而,Maxxan和Maranti成为仅存的幸存者。

    市场上的合并能够促进基于虚拟化的存储管理程序的发展。管理软件在逻辑文件级操作(这对于满足灵活性要求的数据存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着FAIS 和SMI-S 等标准的发展,存储服务将会更符合业务的要求和IT领域的发展。

虚拟化是存储业界最引人注目的的技术之一,围绕这项技术众多厂商已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已有初步的成果。尽管更多的用户认为该项技术过于虚幻,距离实际应用太远,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些用户在不知不觉在使用某款产品的时候,就已经在应用存储虚拟化(如VTL、HP EVA企业级虚拟化阵列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存储虚拟化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

    但用户显然对存储虚拟化还报有更高的期望,存储虚拟化的内涵也不应该仅仅只是分区的虚拟化管理,虚拟化应该在用户的存储环境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

    阻碍存储虚拟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非常多样:一方面用户对虚拟化认识尚不清晰,在对虚拟化抱有过高期望的同时,对虚拟化技术也敬而远之。另外一方面厂商所提供的虚拟化产品也非常有限,同时存储虚拟化标准的缺乏也成为虚拟化普及的重大障碍。

    使用户对虚拟化概念发生混淆的源头在于厂商:因为厂商的过度宣传虚拟化的好处,客户容易将存储虚拟化的方法和虚拟化为存储服务带来的性能提升相混淆。例如,很多厂商的虚拟化产品的主要功能都集中在一些存储辅助服务上,像快照、复制、存储空间的综合利用、以及支持异构存储阵列等方面。但以上这些服务只是因存储的虚拟化而得到增强,并非只有使用虚拟存储,实际上有很多种方式都能实现。

    厂商所提供的虚拟化产品正在逐渐丰富,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些对存储分区和虚拟环境的管理,正逐步对存储应用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根据451Group的调研报告,这些虚拟化产品正更好的与用户应用相结合,更具备可实现性。

    但与用户需求的整合以及更具实现性的方案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更深层次的在于存储虚拟化急需统一化标准。这些虚拟化的实现方式则缺乏统一的标准。尽管实现虚拟化的目的之一在于解除厂商绑定,但由于虚拟化本身标准的缺乏,导致虚拟化本身的不兼容性,制约整个虚拟存储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当厂商开始通过广泛合作寻求解决虚拟化统一标准问题的时候,我们相信虚拟化的第三波浪潮即将来临。

阅读(47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