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69555
  • 博文数量: 1031
  • 博客积分: 309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22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8 11:5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31)

文章存档

2011年(24)

2010年(4)

2009年(847)

2008年(156)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5-27 16:23:26

兒童喜歡看怎樣的圖書
主持人:王崇
兒童中心:關心兒童,關心家長。
“兒童是什麼”系列報導之三

兒童喜歡看怎樣的圖書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兒童中心”特別推荐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童書。

“兒童中心”專家團的伊愛娃回答了我們的一問題:兒童到底最喜歡看什麼樣的圖書?

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順路拐進了南京西路的一家百貨公司,徑直上了專賣兒童玩具的那層樓。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在那兒發現了已翻譯成中文的外國兒童圖書,有譯自德國的、丹麥的、甚至我的國家瑞典的。我非常高興,心想,我得買一些回去,讓我的中國丈夫讀給女兒聽。我知道這些都是非常優秀的兒童圖書。

女兒已經六歲。我從她一歲開始,每天臨睡前,在床上給她讀我從瑞典帶來的兒童圖書;並早在一歲前就讓她接觸了沒有文字的、適合幼兒翻閱的硬頁圖書。

養成閱讀的習慣很重要,不僅僅對未來的讀書有好處,更重要的是文學修養本身也是需要的。

我為女兒挑選在瑞典很暢銷的,同時我也認為是很優秀的兒童讀物,其中包括我幼時喜愛閱讀的。所謂“優秀”是指適合不同年齡段。我買的兒童讀物涉及面很廣,有涉及情感的(憤怒、開心、悲傷等),有談生死的,有帶有想像力的故事,如《長襪子皮皮》,有講述生活瑣事的,如孩子上廁所等等。

當我意識到女兒掌握的瑞典語詞彙已經超過中文時,我想孩子的父親也應該為她讀一些中譯本的兒童讀物。朗讀是擴大詞彙的好方法,因為朗讀時,孩子會聽到她不熟悉的新詞,好奇心會促使她問新詞的詞義,父母就有機會向孩子解釋詞義,從而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請尊重書本原來的意思

我興高采烈地買回了我喜愛的中譯本兒童圖書,一進家門就把所有的書放在丈夫的眼前,並給他下達了任務。幾天后,我聽到老公在給女兒讀書了,我很高興。可很快發現有點味道不對,他並沒有完全按照書裡的句子念。大概他有意把書中文字改變成更容易讓兒童理解的口語化句子。再後來發現問題更加嚴重,他不僅改換詞語,改換句子,而且還改換故事內容,甚至結局!我忍不住加以乾涉:你怎麼改內容?為什麼這麼做?我非常不滿意,因為我看過這本書,知道內容。

這是一本丹麥作家寫的故事,書名是《爺爺變成了幽靈》,講述愛與死亡。其實大多數孩子長到一定年齡都會思考死亡這個問題,我的女兒就不止一次說過:我不要死,也不要你死。

故事裡已去世的爺爺總覺得自己臨走前有一件事忘記做,所以每晚他的幽靈都會來到男孩的臥室,試圖回想起那件事。最後他終於想起是他臨走前沒有對孫子告別:“我想起來了,我忘記對你說再見了!”了卻了心事之後幽靈就走了,不再回來。但我的老公卻添加進不少說教的東西,把結局改為:“爺爺忘記跟你說:你要聽話、好好學本領、要有禮貌、要堅強!”我不滿地大聲問道:“為何你要把故事變成一種道德說教呢?”。

孩子喜歡和自己有關的書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喜歡讀和了解一些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聯繫的東西。這是很重要的認知需要。當想像力得到一定發展時,他們漸漸也會喜歡閱讀一些帶有想像力,不一定是真實的東西。但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故事都與說教和要求相聯繫。

我依然記得那天我在百貨公司付書款時,一位營業員看到書名後對身旁的同事所說的話:“怎麼會寫這樣恐怖的故事給孩子們看?”當時我暗自高興,心想,幸虧這些書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不然的話我就買不到了!

兒童有表達自己感受的權利

兒童中心:孩子喜歡讀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有關的書,這是你個人的發現嗎?

伊愛娃:大人喜歡了解與自己有聯繫的東西,孩子也一樣。一方面這是我的個人感受,另一方面可能與瑞典的文化有關。瑞典人認為沒有多少兒童過的是真正的田園詩般的生活,因此為兒童服務的文化要勇於觸及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苦痛和艱難。

兒童中心:在中國挑選中文圖書時,你遇到什麼問題?

伊愛娃:這幾年好一些,因為陸陸續續有一些比較好的外國兒童圖書被翻譯到中國。不過,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一些書的說教味太濃,總是希望孩子學點什麼本領,或是知道一個什麼好的道理。一些書的圖片不是很精美,我在挑選時也會比較慎重。

兒童中心:你怎麼看學本領和講道理?

伊愛娃:大人看小說的原因一般不是為了學本領或道理,所以孩子看書為什麼要不一樣呢?在文學方面大人和孩子有相似的需求,可能是為了娛樂或與自己的生活有關。但是實際上看書時會順便學到東西,如怎麼做人、學新的詞或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等等。

兒童中心:你挑選兒的標準是什麼?

伊愛娃:首先要看內容,要與孩子自己的生活經歷有關,同時娛樂性和文學性的表達也是我很在意的。

兒童中心:我知道,你還買了《我的爸爸叫焦尼》這本書給女兒看。據我了解,這本書講述了父母離婚以後,孩子和爸爸一起度過的一天。在我身邊也有許多父母離異的孩子,但是因為家長不能夠直面離異、與繼父母同住這些現實問題,給孩子造成很大壓力。同時也不可能體味孩子內心深處細膩而豐富的感情。很遺憾。我很想知道,你為什麼會選這本書給你的女兒?

伊愛娃:這本書的圖片很吸引我。內容也寫得很好,是一本很好的圖畫書。現在父母離婚的現像很普遍,在瑞典也是如此。女兒儘管沒有問過我關於大人離婚的事,可是我知道她的一個好朋友的父母最近離婚了。她也許會有一天問那個小朋友關於她父母的事,同時我女兒自己也有一個哥哥,他是有繼母的。我希望我的女兒理解這些現象,知道家庭是有各種各樣的。

兒童中心:告訴孩子生活真相是你們的文化嗎?

伊愛娃:這個變化是在20世紀初開始的,瑞典的文化工作者漸漸地有了這樣的共識:和成人文化一樣,悲傷、離異、失業、死亡、愛戀、情慾和暴虐也應該在兒童文化中予以體現。

兒童中心:你們認為,兒童有了解和表達自己感受的權利。

伊愛娃:是的。真正的藝術,如果能真實地反映人生,就一定能感染我們,並給予我們走出艱難的力量。

好書推薦

什麼是伊愛娃所說的關注兒童體驗的童書?

伊愛娃很認真,為我朗讀了好幾本她給女兒買的兒童書。我很震撼,同時也確信這樣的書每一個小孩子都會喜歡讀。甚至中國的大人都應該有機會讀讀。

我用一句話概括這些書的特點就是這些書非常貼近現實生活,而且兼具娛樂性和文學性。書中所描繪的家長是有缺陷而可愛的,他們也會發脾氣,做傻事,甚至命令孩子,但是因為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所以孩子仍有機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書中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對錯評判,輕鬆有趣,結局往往是大人和孩子都很高興。

基於版權問題,我只能把我聽到的記錄下來,希望藉此可以讓讀者了解什麼是伊愛娃所說的關注兒童體驗的童書。

這本書是講孩子吃飯問題的。故事的主人公叫艾爾芬斯•歐伯格(AlfonsAberg),3歲。

艾爾芬斯面臨吃飯的問題。艾爾芬斯有一隻可愛的貓,吃飯的時候,他想繼續和貓玩,不想吃飯。為了讓艾爾芬斯把肉丸子吃掉,爸爸想出了各種辦法:獎勵飯後吃冰激淋、自己吃得很香誘惑他、假裝窗外有隻猴子以轉移他的注意力,甚至發脾氣命令他。艾爾芬斯不吃這一套。爸爸發呆沒辦法的時候,貓爬上桌子,把肉丸子吃掉了,爸爸以為是艾爾芬斯吃掉的,很高興。貓吃了肉丸子就想睡覺了,沒力氣玩了,艾爾芬斯很生氣。到了貓吃飯的時間,艾爾芬斯怎麼也沒辦法讓貓吃下為它準備的食物。晚上,爸爸決定獎勵艾爾芬斯吃冰激淋,艾爾芬斯說應該給貓吃。不過,艾爾芬斯還是不忘取笑一下爸爸,或許還可以給那隻猴子吃。爸爸其實早就知道是貓吃的,而艾爾芬斯明白爸爸知道,但是他們都不說出來,只是一起笑一笑。故事結束了。

《我的爸爸叫焦尼》文/瑞典波•R•漢伯格圖/瑞典愛娃•艾瑞克松譯/彭懿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海豚繪本花園)推薦理由:中文版外國童書中不多見的講述父母離異孩子感受的書。適合年齡:5歲以上《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文/德維爾納•霍爾茨瓦特圖/德沃爾夫•埃布魯赫譯/方素珍河北教育出版社(啟發精選好書)推薦理由:適合孩子心理需求的大便書(孩子天生喜歡自己的大便,還喜歡別人的大便,動物的大便)適合年齡:2歲半以上
博主好站推薦: 制高點網路
阅读(15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