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0291
  • 博文数量: 1031
  • 博客积分: 309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22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8 11:5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31)

文章存档

2011年(24)

2010年(4)

2009年(847)

2008年(156)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09-03-17 15:06:22

視訊會議系統建設追本溯源談“高清”
摘要:目前在廣電領域和領域“高清”的概念都很熱,不同的觀點也很多。本文就高清的來源談起,對現階段視訊會議系統的建設選擇提出建議。

一.數字電視的“高清”不等於視頻會議的“高清”

1.1廣電領域的“高清”概念

高清(High Definition,簡稱HD)這個詞彙,是高清晰度的簡稱,最早的來源是廣電領域,與數字電視的發展緊密相關。數字電視(DTV)指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過程中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通過由二進制數字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完成。

廣電部門標準規定,我國數字電視廣播中有兩種主要的傳送圖像格式,一種是標準清晰度,其圖像效果與目前DVD相同,採用720×576的圖像格式,電視屏幕的寬度與高度之比為4∶3,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標準清晰度將是我國數字電視的主要播出內容;高清晰度(High Definition)圖像格式是1920×1080(1080p),電視的圖像寬高比為16∶9,觀看電視的視野更寬,更便於人們享受到影院的效果。 HDTV是DTV標準中最高的一種,即高清晰度數字電視。

從廣播電視台前端播出的節目來看,未來我國數字電視節目將分為高清和標清兩種圖像格式,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而由於高清節目製作成本較高,節目源將是一個較大的瓶頸,可收看的節目內容有限,目前僅有中央電視台和上海文廣試播少量的高清節目。

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趙新華接受中國電子報採訪時曾談到“我國目前還處於以模擬電視為主、逐步向數字電視過渡這樣一個階段,目前市場所銷售的電視產品是以模擬電視接收作為基本配置的產品。”數字電視更是還處在標清節目的階段。

1.2高清顯示器的國家標準

2006年4月信息產業部組織製定的《數字電視接收設備術語》等25項電子行業標準正式發布,2007年1月1日實施。在該標準中規定,除了CRT顯示器外,要求高清顯示器的圖像清晰度大於等於720電視線,CRT顯示器規定為大於等於620電視線。電視線是人眼能主觀察覺到的電視圖像細節清晰程度。同時規定數字電視的顯示屏幕長與寬的比例為16∶9,並且圖像屏幕清晰度要達到720線以上。因此稱得上高清晰圖像效果要達到的分辨率最低為1280×720像素(720p)。理想的分辨率為1920×1080像素(1080p),並且為逐行掃描模式。

1.3視訊會議的“高清”

廣電領域的高清,有明確的定義。視頻會議領域對高清至今沒有明確的定義。加上,視頻會議領域借用了廣電領域的這個詞彙,同時由於視頻會議有另外一個名稱“會議電視”。因此很多人將數字電視的高清和會議電視的高清混淆。

視訊會議的“高清”的概念在2005年討論得非常多,2005年,華為3Com等廠商發布了高清視訊系統。 《中國多媒體視訊》05年6月曾推出了高清視訊系統的專題討論文章。當時,得到業界認可的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的標準是“採用H.264標準,視訊系統中活動圖像的分辨率能夠達到4CIF(704×576像素),並採用逐行掃描技術”。

以CIF(公共中間格式(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為單位計算分辨率,是視頻會議系統的術語。 CIF格式是為解決PAL,NTSC兩種電視制式格式不同的問題而規定的。無論哪種制式的視頻信號進入編碼器以前首先要進行格式的轉換,轉變成公共中間格式(CIF: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或準CIF(QCIF:Quarter CIF)格式。相應的解碼器輸出的也是CIF或QCIF格式的數字視頻。解碼時,再將CIF轉換為PAL製或NTSC制視頻信號,這就解決因不同電視制式不能互通引起的矛盾。

早期的,視訊會議產品只支持CIF(352*288)及QCIF(1/4公共中間格式)分辨率。被稱為標清視訊會議產品。後來隨技術發展,逐步有支持靜態圖像4CIF(704*576),活動圖像4CIF的產品。能達到活動圖像4CIF的分辨率的視訊系統被稱為高清視訊系統。

我們可以看到,視訊會議的高清概念和廣電領域的高清概念是截然不同的。這是由這兩者的定位和應用模式不同決定的。

二.廣電“高清”與視頻會議技術結合產生遠程呈現產品

但視訊業界,也有一些將廣電的高清等同與視訊會議的高清。人類對高清晰度,對視訊效果的追求從來是沒有止境的。隨著數字電視高清的概念的推廣,人們開始期望視訊會議也能做到1080p。單純從技術的角度,並不是達不到的。 1080p的分辨率和視訊會議技術的結合,催生了一個新的概念,視訊技術的新的發現方向——遠程呈現(Telepresence),其目標是推出一種接近真實環境的環境,要能感覺到對方是在你面前,要傳情達意,體現微妙的面部表情。

一些非傳統視訊會議廠商開始推出該領域相關技術的產品,惠普2005年推出了Halo系統,戶要建工作室,將工作室接入惠普專用的視頻交換網絡(HVEN),整個系統需在惠普的支持下運行,由惠普負責維護管理。

用戶至少需要設立兩個工作室,每個工作室需配備三部大屏幕顯示器、攝像頭、語音設備、電腦網絡、會議桌,最多可容納12個人開會。

HVEN網絡介質為54Mbps的T3線路,在全球有8個交換中心。惠普通過HVEN提供全雙工、無延遲、7X24、安全的、最多四個工作室實時通信的服務。

2006年思科發布了網真係統,目前僅推出兩種規格產品,分別包含一個等離子電視,較小的Telepresence 1000以及包含三個等離子電視,可提供一邊六人會議的Telepresence 3000。

兩個廠家的遠程呈現系統都分辨率都能達到1080p。但並沒有用廣電的“高清”概念來包裝宣傳。

三.視訊會議系統現階段選擇建議——實用為本

隨著這些遠程呈現系統的發布,視訊系統業界有觀點認為1080p,720p才是高清會議系統。筆者的觀點是,720p/1080p的視訊會議系統目前在中國國內還暫時只是一種宣傳策略,距離真正的商用還有一段距離。 720p/1080p的視訊會議系統對網絡帶寬,對攝像頭,對網絡帶寬,顯示器等都有嚴格的要求。

現階段實現1080p或720p的分辨率,會使視訊終端核心的DSP(數字信號處理器)的成本增加,同時也會相應造成用戶整體成本的增加,例如視頻會議系統的周邊配套設備——高清晰顯示設備、回放設備、存儲設備和主要的攝像採集設備,都要符合更高的要求,而這些設備的價格都遠超其他設備,會使得整體成本大幅提升,但給用戶所能帶來的實際效果提升卻並不明顯。

另一方面,在視頻會議應用中,視頻質量和網絡帶寬佔用是矛盾的,通常情況下視頻流佔用的帶寬越高則視頻質量也越高;如要求高質量的視頻效果,那麼需要的網絡帶寬也越大。 2006年9月初,北京京都信苑飯店,舉行了一場關於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的論壇。這通常,在類似的論壇中,專家與廠商大都是同一聲調,共同描繪技術及市場前景。但此次論壇卻出現了一些戲劇性的場面,以清華電子工程系何芸副教授為首的專家與主辦論壇的廠商展開了面紅耳赤的爭辯:在1Mbps的帶寬下,能否實現720p/1080p的視頻通信?何芸副教授是IEEE電路與系統協會的圖像信號處理和通信技術委員會委員、圖像編碼會議(PCS)實行委員會委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視頻信號編碼/壓縮、視頻通信的研究。在她看來,要傳輸足夠大的視頻信號必須有足夠的帶寬,而在1Mbps的帶寬下,理論上根本不可能實現真正的高720p/1080p通信。

筆者認為,目前在1Mbps帶寬下,部署720p/1080p的視訊會議系統,還只能是嘗試或實驗。預計至少需要在2008年才能有真正的成熟應用。

對於目前用戶建設視訊會議系統,我們建議還是採用理性的思維,不盲目最求單一的清晰度指標,不要將廣電領域的高清和視訊會議的高清混為一談,理性的選擇採用標準協議,標準格式的4CIF的分辨率的高清視訊產品。待到2008年,720p/1080p的視訊會議技術成熟了,相關配套外設技術成熟價格下滑後,網絡帶寬有了足夠保障時,用戶可以開始考慮建設720p/1080p的視訊會議系統,那時也許會有新的概念“超高清”視訊會議系統。
實用網站推薦:
阅读(24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