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03974
  • 博文数量: 1031
  • 博客积分: 309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22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8 11:5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31)

文章存档

2011年(24)

2010年(4)

2009年(847)

2008年(156)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10-03 17:05:48

風格即風度品格,體現創作中的藝術特色和個性;流派指學術、文藝方面的派別。設計的風格流派,屬室內環境中的藝術造型和精神功能範疇。往往是和建築以至家具的風格和流派緊密結合;有時也以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甚至文學、音樂等的風格和流派緊密結合;有時也以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甚至文學、音樂等的風格和流派為其淵源和相互影響。例如建築和設計中的“後現代主義”一詞及其含義,最早是起用於西班牙的文學著作中,而“風格派”則是具有鮮明特色荷蘭造型藝術的一個流派。可見,建築藝術除了具有與物質材料、工程技術緊密聯繫的特徵之外,也還和文學、音樂以及繪畫、雕塑等門類藝術之間相互溝通。風格的成因和影響:設計風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時代思潮和地區特點,通過創作構思和表現,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一種典型風格的形式,通常是和當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又需有創作中的構思和造型的特點。形成風格的外在和內在因素。風格雖然表現於形式,但風格具有藝術、文化、社會發展等深刻的內涵;從這一深層含義來說,風格又不停留或等同於形式。需要著重指出的是,一種風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積極或消極地轉而影響文化、藝術以及諸多的社會因素,並不僅僅局限於作為一種形式表現和視覺上的感受。 20-30年代早期俄羅斯建築理論家M·金茲伯格曾說過,“風格”這個詞充滿了模糊性……。我們經常把區分藝術的最精微細緻的差別的那些特徵稱作風格,有時候我們又把整整一個大時代或者幾個世紀的特點稱作風格”。當今對設計風格和流派的分類,還正在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本章後述的風格與流派的名稱及分類,也不作為定論,僅是作為閱讀和學習時的借鑒和參考,並有可能對我們的設計分析和創作有所啟迪。設計的風格:在體現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的同時,相對地說,可以認為風格跨越的時間要長一些,包含的地域會廣一些。設計的風格流派主要可分為:中國古典裝飾風格、外國古典裝飾風格、現代主義設計風格、後現代主義設計風格及高技派設計風格等。

傳統主義的室內設計,是在室內佈置、線形、色調以及家具、陳設的造型等方面,吸取傳統裝飾“形”和“神”的特徵。如:吸取我國傳統木構架建築室內的藻井天棚、掛落、雀替的構成和裝飾,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徵。又如西方傳統風格中仿羅馬風、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等,其中如仿歐洲英國維多利亞或法國路易式的室內裝潢和家具款式。傳統風格常給人們以歷史延續和地域文脈的感受,它使室內環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淵源的形象特徵。

裝飾藝術派起源於20年代法國巴黎召開的一次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國際博覽會,後傳至美國等各地,如美國早期興建的一些摩天樓即採用這一流派的手法。裝飾藝術派善於運用多層次的幾何線型及圖案,重點裝飾於建築內外門窗線腳、簷口及建築腰線、頂角線等部位。上海早年建造的老錦江賓館及和平飯店等建築的內外裝飾,均為裝飾藝術派的手法。近年來一些賓館和大型商場的室內,出於既具時代氣息,又有建築文化的內涵考慮,常在現代風格的基礎上,在建築細部飾以裝飾藝術派的圖案和紋樣。
當前社會是從工業社會逐漸向後工業社會或信息社會過渡的時候,人們對自身周圍環境的需要除了能滿足使用要求、物質功能之外,更注重對環境氛圍、文化內涵、藝術質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室內設計不同藝術風格和流派的產生、發展和變換,既是建築藝術歷史文脈的延續和發展,具有深刻的社會發展歷史和文化的內涵,同時也必將極大地豐富人們與之朝夕相處活動於其間時的精神生活。

與建築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美學觀點來看,室內設計流派與建築設計流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在表現形式和表現方法上也有許多相近之處。
國際上第一代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於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一年間,成功地設計建造了著名的紐約西格拉姆大廈。密斯的成功標誌著國際式建築在美國開始被廣泛接受。美國最著名的大事務所於一九五二年設計了紐約得華大廈。這種造型方正、簡潔、平整、沒有過多裝飾,被公稱為盒式的建築形式,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國際式的室內設計風格代表人物是:密斯·凡·德羅、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等,注重功能和建築工業化的特點,反對虛偽的裝飾,對以後建築設計的發展做了重要的貢獻。
國際式現代裝飾風格的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五點:
1.室內空間開放,內外通透,常為流動的空間,不受牆的限制,為自由平面設計。
2.室內牆面、地面、天花板以及家具、陳設、繪畫、雕塑乃至燈具、器皿等,均以簡潔的造型、純潔的質地、精細的工藝為其特色。
3.盡可能不用裝飾和多餘的東西,認為任何復雜的設計沒有實用價值,特殊部件及任何裝飾都會增加建築造價。強調形式應更多地服務於功能。
4.建築及室內部件盡可能使用標準部件,門窗尺寸依據模數制定係統設計。
5.選用不同的工業產品、家具和日用品。
1924年,大柏林藝術展覽會,密斯用繪畫的形式展出他設計的鄉村磚砌別墅方案。這種強調自由平面的設計,打破了封閉的空間,使室內空間產生相對流動的效果。
1945年,來自芝加哥的富商聘請密斯為她設計別墅。密斯提供了一個玻璃裝飾的方案,由八根柱將結構托起,兩端懸挑,其中一端為開敞式的大空間;大片玻璃幕牆直接落地,以室內外空間的流動以及材料和傳統的精雕細刻的手工藝結合起來,裝點精緻,構造純粹,成為當時建築設計的一種新時尚。
國際式現代裝飾風格的缺點是千篇一律、表情冷漠、缺少人情味。在這個設計時期,也同時出現了像賴特那樣的大師,他在註重功能的同時,也注重與自然的結合及人情味,注重細部細膩的表現。

現代主義起源於1919年成立的鮑豪斯學派,該學派處於當時的歷史背景,強調突破舊傳統,創造新建築,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意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餘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發展了非傳統的以功能佈局為依據的不對稱的構圖手法。鮑豪斯學派重視實際的工藝製作操作,強調設計與工業生產的聯繫。
鮑豪斯學派的創始人W·格羅皮烏斯對現代建築的觀點是非常鮮明的,他認為“美的觀念隨著思想和技術的進步而改變”。 “建築沒有終極,只有不斷的變革”。 “在建築表現中不能抹殺現代建築技術,建築表現要應用前所未有的形象”。當時傑出的代表人物還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羅等。現時,廣義的現代風格也可泛指造型簡潔新穎,具有當今時代感的建築形象和室內環境。

後現代主義一詞最早出現在西班牙作家德·奧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與西班牙語類詩選》一書中,用來描述現代主義內部發生的逆動,特別有一種現代主義純理性的逆反心理,即為後現代風格。 50年代美國在所謂現代主義衰落的情況下,也逐漸形成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興起的大眾藝術的影響,後現代風格是對現代風格中純理性主義傾向的批判,後現代風格強調建築及室內裝潢應具有歷史的延續性,但又不拘泥於傳統的邏輯思維方式,探索創新造型手法,講究人情味,常在室內設置誇張、變形的柱式和斷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構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組合在一起,即採用非傳統的混合、疊加、錯位、裂變等手法和象徵、隱喻等手段,以期創造一種溶感性與理性、集傳統與現代、揉大眾與行家於一體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築形象與室內環境。對後現代風格不能僅僅以所看到的視覺形象來評價,需要我們透過形像從設計思想來分析。後現代風格的代表人物有P·約翰遜、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阅读(26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