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8617
  • 博文数量: 282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2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6 14:3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2)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28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7-31 19:48:27

五、数据中心迁移过程

在数据中心的迁移过程中,不仅要将原数据中心大部分设备毫发无损地物理搬迁到新数据中心,关键还要将数据准确无误地在最短时间内迁移到新中心地存储系统中。

因此,在系统架构设计完成后,还要进行系统迁移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系统迁移过程的设计主要针对迁移过程的流程进行设计,若有必要,可能对系统架构设计提出修改要求。

主机系统数据分为系统数据、应用数据,系统数据包括操作系统、配置文件等,这些数据与硬件密切相关,实时性要求不高,同时系统数据与客户数据没有直接的关系;应用数据指与客户数据密切相关的数据,如数据库数据、应用系统配置文件、中间件系统配置文件等。

对这两种数据我们采用不同的迁移方法。对实时性不高、与硬件密切相关的系统数据采用一次性磁带拷贝、物理搬迁的方法,提前迁移,先建立完整可用的系统平台;而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应用数据采用SRDF技术进行磁盘同步镜像迁移,同步完成后在已有系统直接启应用系统,然后作网络切换,完成数据中心迁移。

以厦门建行的数据中心搬迁为例,一般的数据中心搬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 迁移前提:

  • 新数据中心机房已经验收完成;

  •  新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已经完备,并与旧数据中心互联;

  •  新数据中心主机系统、存储系统安装和测试完成。



(2) 迁移前的存储系统准备工作:

  • 分析、规划、调整应用数据的磁盘卷使用,为迁移准备数据源;

  • 在两地主机系统安装、裁剪SRDF软件和其他Symmmetrix相关软件如Timefinder等;

  • 升级两端Symmetrix盘机的微码到相同level,根据两端磁盘卷同步映射关系制作盘机的BIN FILE,并装入存储系统;

  • 对现有的存储系统进行一致性检查;

  • 采用同步贝方式初始同步所有应用数据卷到新中心。

(3) 迁移前的主机系统准备工作:

  • 要迁移的应用系统都做好一套双机系统,这包括业务主机系统的双机、信息系统双机系统、前置系统的双机系统。

  • 双机系统经过演练测试,确保可以将应用放在一台机器上运行。

  • 新旧中心进行多次数据迁移切换演练测试。

需要将SRDF分离,将数据盘挂到新中心的测试主机上,检查数据是否正确。

迁移准备工作完成后的系统结构状态如下图所示:



图四 迁移准备工作完成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4) 非核心单独系统的搬迁:

这些数据是银行中一些小的前置系统,他们不连接到存储中,是自己独立的小系统,他们的迁移要与核心业务系统的迁移分开。考虑到这些系统的重要性比较低、可中断时间比较长,一般可以选择周末或者夜间提前将这些机器关闭、物理搬迁到新数据中心。

(5) 非灾备系统的重要业务系统的迁移:

这些数据是银行中非核心业务系统中的数据,他们原来存放在3830上,而新系统要求他们存放到8530上,而且他们的业务可以中断,可以在晚上或者周末进行搬迁。这些数据迁移的做法是:在8530上建立一样的文件系统,利用磁带或者远程拷贝将数据备份、恢复到8530上;然后在晚上或者周末将对应的主机物理搬迁到新数据中心,然后与8530进行互联,最后将应用系统在主机和8530上运行。

(6) 利用SRDF技术进行数据中心核心业务系统的迁移切换:

  • 搬迁第一步:搬迁一半主机到新中心。

    a) 原中心变双机为单机运行:将业务主机双机、信息主机双机、前置主机双机系统的应用系统都切换到一台主机上运行,将主机系统中的另一台拆出,搬迁到新中心,与新的存储系统互联。

b) 将原数据中心两台SAN 交换机搬迁一台到新中心,与原有一台新的SAN Switch组成新的SAN。

c) 确认新存储和主机系统的可用性。将新主机和存储系统连接后,进行必要的应用测试,检查主机、存储系统已经具备运行条件。

d) 第一步搬迁后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五 第一步搬迁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 搬迁第二步:新旧数据中心的新旧存储进行SRDF数据重新同步,以旧存储为主卷,新存储为备份卷,以确保新存储的数据与旧存储保持一致。

  • 搬迁第三步:启用新数据中心。 

    a) 关闭旧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使数据处于某种明确的状态;

b) SRDF分离;

c) 修改主机系统配置:包括IP地址、网络路由、应用配置等。

d) 启用新中心的主机和存储系统,检查应用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这些应用包括核心业务系统、信息系统、两套前置系统等。这时新数据中心处于单机运行状态。

e) 新数据中心成为生产中心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六 第三步搬迁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  搬迁第四步:原数据中心剩余主机搬迁到新数据中心。将原中心主机、备份设备搬迁到新中心,并与生产主机、存储进行互联,形成原有的双机系统。将原来在新数据中心进行测试的主机搬迁到旧中心,作为灾备系统的备份主机。搬迁后的结构如图五、第四步搬迁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所示。





图七、第四步搬迁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 这样核心业务系统搬迁到新数据中心,搬迁工作宣告完成。但是此时新旧存储之间仍处于SRDF断开状态。 

 7 实现新中心到旧中心的同城数据灾备,形成一套可运行、可操作的灾备系统,并进行测试验证。

  • 检查SRDF配置;

  • SRDF反向同步:以新存储为主卷,旧存储为备用卷。灾备系统实施后的系统结构图如“图三、最终的系统结构图”所示。

  • 进行灾备系统的测试。

六、数据中心搬迁中应注意的问题

数据中心的搬迁是一个复杂的项目,有了详尽的系统设计和搬迁方案,应该说,整个数据中心的搬迁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在数据中心搬迁过程要注意以下问题:

1. 系统等级划分

系统等级划分是系统规划中基础的一环,主要要根据业务系统、信息系统、前置系统、独立业务系统等的重要性不同进行等级划分,核心的系统列入高等级系统,普通的业务系统列入低等级系统。高等级的系统要重点保证,它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系统恢复。系统等级划分完成后,才能将相关系统的数据按等级不同的需要分别放在灾备系统、非灾备系统、独立系统中。

2. 完善的方案

一个成功的项目的前提是完善的系统方案,数据中心的迁移要成功,要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至少要有以下要求:

(1) 要有详尽的实施步骤。实施步骤中从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实施完成后续处理等过程中,要有完备的流程,每个步骤要确定责任人、明确实施的时间、实施的前后顺序。

(2) 要有详尽的应急方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要做好应急准备,包括物理搬迁问题、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数据库故障、存储故障、网络故障等。

 3. 充分的测试

一个成功的项目背后是完备的系统测试,数据中心的迁移也必须经过充分的系统测试,以确保迁移的成功,数据迁移测试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网络传输速率测试和灾备系统的测试。网络传输速率测试主要用于确认网络系统是否满足灾备系统的传输要求。灾备系统测试主要检验灾备系统实施后带来的性能降低是否在用户可忍受的范围内。

(2) 双机切换接管测试:主要进行原系统的双机接管测试,以确保在搬迁过程中任何一个单机能负责原来双机运行的业务,也确保搬迁过去的机器能连接到新存储中使用。

(3) 数据迁移切换测试:主要在数据中心搬迁之前,先做旧存储到新存储的SRDF同步,然后断开SRDF,在新中心利用测试主机将新存储上的业务系统挂上来,检验能否正常进行应用处理。

 4. 良好的项目管理

(1) 充分的人员保证和组织管理:由于搬迁工作的复杂性,在项目组中要有专职项目经理,要有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系统负责人、业务人员等。

(2) 良好的沟通机制:沟通不仅要在银行内部,包括业务部门、行领导、行内技术人员等,还要包括合作伙伴,包括厂商、集成商等。

(3) 严格的进度控制:由于是生产系统的迁移,项目的实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实施进度进行严格控制,并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

(4) 完善的质量保证:由于是生产系统的迁移,所有的操作都要保证其准确性,要切保操作流程、操作步骤万无一失。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有的实施步骤要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和审核,以确保实施的质量。

七、 结论

数据中心的搬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银行和企业都可能会面对。这样的工程不仅要采用成熟的技术,更要通过严密的组织、规划、设计,才能圆满实现。

以上通过厦门建行使用SRDF技术成功实施数据中心搬迁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SRDF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可靠的、适用于灾难备份和数据迁移的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本文能对将要使用灾备技术进行数据中心搬迁和灾难备份的银行和企业有所帮助。

阅读(30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