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9630
  • 博文数量: 282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2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6 14:3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2)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28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7-26 15:12:20

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存储数据的磁盘满了,怎么办?删掉数据?不可能,再买一个磁盘?不足取,还是把那些暂时不用的数据搬到软盘或光盘上吧!同样,在企业的存储系统中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办法同样是——

记得一位磁带库的产品经理曾说起他们对其客户的一个调查,从数据第一次写入磁盘开始,10~14天之后,该数据通常就变为非频繁访问的数据了,也就是说,数据进入了其生命周期的下一个阶段。

不同阶段 各居其所

企业数据通常可分为关键性数据、赖以生存数据、敏感数据及非关键性数据,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数据则可以分为生命初期、生命中期和生命末期。不同时期的数据,其访问频率不同,自然对企业业务运作的重要性也不同。按照近期生成的数据,重要性较高,而早期生成的数据,重要性逐渐降低的一般规律,那些处于生命初期的关键性数据支撑着企业的关键商务运作,而这部分数据一般占企业数据的20%左右。有统计数据表明,用户日常存储在磁盘上的业务数据中,有80%的数据只有20%的访问率,而仅有20%的数据的访问率在80%左右。

显然,如果把那么多访问率很低的数据仍然存储在价格相对昂贵的高性能磁盘中,真是既浪费资金,又浪费空间,无形中将企业数据存储设备的成本大大提高了。而如果将那些不被经常访问甚至基本不被访问的数据移到价格相对低廉的存储设备上,如低档的磁盘、磁带库、光盘库等,则将为企业节省大量设备成本,同时又不影响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转。因此,近年来分级存储管理(Hierarchical ST企业存储系统报道之二orage Management,HSM),即数据迁移的概念得到了许多厂商的认可,并成为数据存储的新潮流。

分级存储管理(HSM)这一概念起源于1978年,首先被应用于大型主机系统 ( Mainframe )中,之后,又被广泛应用于开放系统的Unix、Windows平台。分级存储管理是一种海量存储解决方案,它主要依赖于自动磁带库、高性能磁带机、大容量磁带机、廉价磁盘和存储管理软件。近年来,由于数据的迅速增加和企业降低投资成本,分级存储管理的概念逐渐为厂商和用户所重视,数据迁移成为一个新的存储市场,出现了一些数据迁移软件,同时,与其相关联的存储设备,如低价硬盘、高性能磁带库等,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分级管理 自动迁移

数据迁移实现了对存储的分级管理,它包括数据的迁出、回迁、释放原磁盘空间等功能,同时,它使磁盘空间实现了无限扩展,从而达到控制存储成本、减少管理费用的目的。

数据迁移技术是专为将数据从昂贵的磁盘存储转移到较为便宜的介质(一般为光盘、磁带或廉价硬盘)而设计的,它能将大量数据从一个存储层次迁移到多个较为便宜的存储层次。其规则是,当存储利用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数据将被自动迁移到较便宜的介质上。例如,一般将磁盘利用率阈值设定为80%,最低利用率设为20%。这样,如果磁盘中的数据量达到或超过80%的磁盘利用率,HSM就会启动迁移功能,将数据物理地从磁盘转移到下一级存储设备上,同时释放数据在磁盘上所占的空间,直至磁盘达到20%的最低阈值,此时HSM才停止转移数据。

当用户需要访问这些数据时,HSM会自动将其从下一级存储设备调回到上一级设备中。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数据的迁出与回迁操作完全是透明的,只是在访问速度上略有迟疑,用户不会感觉出所访问的数据并不在磁盘上。通过HSM软件,用户可以自己定制数据迁移策略。

新的观念 新的市场

以前二级存储设备主要是磁带库、光盘塔等,近年来,随着硬盘价格的下降,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二级存储市场——近线存储。近线存储是价格和访问速度都介于在线存储与离线存储之间的存储设备,目前主要以ATA硬盘为主,一些厂商已经推出了相关的产品,如Quantum的DX30、NetApp的NearST企业存储系统报道之二or R100和R150。不过,一些磁带库厂商所定义的近线存储概念与之有所不同,如ST企业存储系统报道之二orageTek、HP、ADIC、Quantum等。他们认为,当前高性能的磁带库已经不属于离线设备, 它与传统的手工装载的磁带机设备已大不相同,今天的磁带库在性能、读取速度、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已大有提高,因而,磁带库已成为近线存储设备。较早提出数据生命周期概念的ST企业存储系统报道之二orageTek认为,磁带库是近线存储设备,而将其推出的ATA磁盘阵列BladeST企业存储系统报道之二ore定义为介于在线高性能磁盘和近线磁带库之间的联线存储。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的确是一个新的市场,无论怎样定义,以ATA磁盘为代表的存储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使存储设备市场更加趋于多元化,使数据迁移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在数据迁移中,HSM软件至关重要。目前,在这方面颇有建树的要数VERITAS、Legato和ST企业存储系统报道之二orageTek。倚仗在备份软件方面的优势,VERITAS的数据迁移软件ST企业存储系统报道之二orage Migrator可以与其备份软件NetBackup和Backup Exec集成,并具有灵活的配置。Legato的数据迁移软件DiskXtender得益于其去年收购的OTG公司,据Legato公司资深技术顾问黄云祥介绍,创立于1991年的OTG公司很早就提出了HSM概念,并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先者。其产品DiskXtender特点鲜明,它同时具有随机访问和数据保护功能,并能连接磁带库、光盘库等大型外部存储设备。今年年初,DiskXtender又与EMC的寻址访问存储设备Centera成功集成,为用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ST企业存储系统报道之二orageTek推出的自动数据迁移软件ASM引入了“基于策略的数据管理”,它是一套智能的数据迁移软件。

目前,数据迁移在我国企业中应用还很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认识问题,系统的投资压力不足够大,不重视投入产出比。而在这方面,许多国外的用户在系统最初构建时就已经考虑分级存储问题了。

走出误区之三

数据迁移 VS.数据备份

数据迁移是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而数据备份是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当数据迁移到下一级存储设备中,原数据空间即被释放了,而数据备份到另一种存储介质上后,原数据仍然存在;被迁移的数据被访问时,将被回迁到上一级存储设备中,而对于备份数据,只有当系统或数据文件被破坏时,才会被用到。

阅读(43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