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36912
  • 博文数量: 199
  • 博客积分: 7010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28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2 00:1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99)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98)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7-22 21:40:31

 摘要:本文结合安徽中烟的信息化建设从数据集中存储备份、容灾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入手,简要介绍了采用企业级产品及技术,构建基于高速光纤网的SAN存储系统及同城异地灾备系统,构建安徽中烟业务数据的集中高效存储及数据容灾备份、快速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烟草行业面临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严峻挑战,为了迎接挑战,促进发展,烟草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伴随着改革,烟草行业全面启动“数字烟草”建设,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渗入烟草行业生产、流通、管理过程,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完善行业管理体制,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为了进一步提升行业调控能力及决策水平,烟草行业提出了“构建行业多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数据对烟草行业之重要,已经提升到战略位置,因而作为数据存放载体的存储系统,在烟草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成为构建烟草行业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课题。安徽中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及实践,成功地实施了企业数据中心容灾系统的建设,为构建烟草行业数据中心、确保数据安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安徽中烟企业信息化应用分析

 2003年4月,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在企业联合重组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EAS、办公自动化OA、协同营销平台、人力资源管理HR、企业报表中心等系统在内的业务系统及支持各业务系统的硬件环境。随着中烟公司的联合重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信息系统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灵活的业务处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企业的业务管理越来越依赖与信息系统。整合过程中业务系统的集中和应用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系统的数据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数据库系统担负着企业所有信息存储,数据安全性和脆弱性显得尤为突出。一旦存储设备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业务系统崩溃和业务数据丢失,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随着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安徽中烟进行了信息系统整合,在实现应用整合的同时,必然要求对数据进行整合,将分散存储的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数据集中存储后带来了管理的便利、访问的高效,但“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必然会增加数据丢失的风险。

 过去,安徽中烟也饱尝数据丢失之苦,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存储分散,没有灾难恢复应急机制,企业本部及各生产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硬盘损坏、硬件机械故障、管理人员的误操作等原因造成业务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严重的后果。2006年到2007年间由于数据安全导致的系统停机11次,系统数据丢失2次,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安徽中烟的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徽中烟决定实施存储系统整合并建设存储灾备系统,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经过综合分析,安徽中烟决定采用SAN技术构建企业存储系统及容灾备份系统,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各业务系统数据量逐年增加,原有的本地硬盘存储已不能满足容量及访问效率的要求,采用SAN存储系统可灵活扩展,并能提供高性能访问;
 ·业务系统整合后,要求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原来的分散数据存储方式形成数据“信息孤岛”,采用SAN存储系统可提供高效的数据共享访问;
 ·数据分散存储,不利于数据备份,采用SAN集中存储,可利用备份软件及磁带库进行统一数据备份;
 ·出于数据安全性考虑,建立基于SAN技术的异地容灾中心,可确保各类数据的安全可靠。

 安徽中烟存储灾备系统方案

 系统建设目标:采用企业级产品及技术,构建基于高速光纤网的SAN存储系统及同城异地灾备系统,构建安徽中烟业务数据的集中高效存储及数据容灾备份、快速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系统建设方案:主存储中心设置在安徽中烟中心机房,采用1台IBM  磁盘阵列及2台IBM SAN交换机组成SAN存储系统,集中存储各类业务数据;灾备中心设置在同城的合肥卷烟厂机房,采用1台IBM磁盘阵列及2台IBM SAN交换机组成SAN存储网。主存储中心及灾备中心通过光纤连接SAN光纤交换机,实现两个中心的连接。

 备份方案:在存储主中心设立备份管理服务器,安装Symantec Netbackup备份管理软件,设定满足业务需求的数据备份策略,在需要备份数据的主机上安装备份Agent,将一台IBM光纤磁带库接入SAN存储网,组成LAN-Free的SAN备份系统,实现数据的本地磁带备份。

 容灾方案:在每台需要数据容灾的主机上安装Symantec Veritas Storage Foundation容灾软件,利用Storage Foundation远程镜像技术,建立基于磁盘系统间镜像的容灾系统,实现主存储中心与灾备中心的数据同步及容灾。

 当主存储中心的磁盘系统发生故障(灾难)时,由于灾备中心的磁盘是它的镜像,所以操作系统会自动隔离主存储中心的磁盘,转而对灾备中心的数据进行访问。从而业务系统可以通过城域SAN网络直接访问灾备中心的磁盘系统的数据,应用和数据库不会因为主存储中心磁盘系统的故障而停止,从而避免了发生数据库损坏的可能。

 都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安徽中烟设立了数据灾备管理员,专职负责数据备份及远程灾备系统管理与维护,确保数据安全。

安徽中烟存储灾备系统方案图


 安徽中烟实施存储灾备系统建设后,数据存储系统性能及安全得到了大幅提升:实现了科学的网络数据集中式存储管理;实现了安全快捷的应用数据备份与恢复;实现了可靠的存储媒体有效性管理;存储系统容量能够随着数据量增加进行线性扩展;实现了自动化数据存储管理,减少人工干预;最大限度减少业务系统的宕机时间,确保数据的万无一失。

 灾备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存储技术,如数据备份的去重技术(Data De-duplication)及持续数据保护技术(CDP)。

 数据备份去重技术是在进行数据备份时,去除重复数据从而减少数据传输量和存储空间要求。该技术不仅对本地备份保护带来很大好处,而且是有大量数据需要容灾保护,而又预算有限、缺乏足够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的客户进行容灾建设最合适的选择。

 持续数据保护技术(CDP)能够实现基于连续时间点的数据保护,除了对灾难导致的数据物理破坏提供保护外,还能对逻辑错误导致的数据破坏提供保护,而且持续数据保护技术还能够在异构存储环境之间进行。
随着存储备份技术的发展,容灾备份建设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容灾备份建设的重点从“数据级容灾”向“应用级容灾、快速业务恢复”转移,“业务的连续运营”才是容灾备份的最终目的。企业需要的是不仅数据有了容灾保护,还需要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恢复业务,从而将影响或损失降到最低。

 其次,多点容灾建设是容灾建设的很重要的发展趋势,企业希望容灾系统既能防范大范围灾难(需要采用远程容灾),又能避免数据丢失(采用同步数据复制技术),当前普遍采用的双点容灾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远程容灾无法采用同步复制、同城容灾可以同步复制但无法应对大规模灾难,所以多点容灾,尤其是三点容灾(同城同步数据保护、远程异步数据保护,三点互备)将是未来容灾建设的必然趋势。

 目前安徽中烟存储灾备系统建设是以“数据容灾”为主要目的,距离“应用级容灾”、“业务的连续运营”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灾备措施,最终实现应用级容灾。

阅读(45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