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8-11-02 21:29:32
6.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设计模式是怎么来设计的:
父类定义了抽象方法和业务逻辑,子类呢去实现父类定义的抽象方法,但是如果我们只知道抽象父类是不能够了解业务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必须借助于子类,应为它们实现了父类定义的抽象方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是往一块大的黑板画东西一样。
第一步,我们先给黑板布局,比如说我们给它的整体布局为,划分东西南北以及中间区域。
第二步,我们需要确定往东西南北及中间部分中画些什么。
第三步,就该具体的用什么颜料和手法去画了。
在父类中定义的业务逻辑就好比第一步,整体布局,定义的抽象方法好比第二步。子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就是第三步了,就是具体的操作了,往不同的区域里添具体的东西。苦于言词,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也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没有,给个例子,一看就清楚了。
public class CharDisplay extends AbstractDisplay {//子类
private char ch;
public CharDisplay(char ch) {//把字符保存起来.
super();
this.ch = ch;
}
//以下方法均是从父类(override)实现而来.
public void close() {
System.out.print("{");//打印的结束输出>>.
}
public void open() {
System.out.print("}");//打印的开始输出<<.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ch);//打印存储的字符.
}
}
此时在其它类里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父类的应用指向一个CharDisplay 的事列,如:
AbstractDisplay dis=new CharDisplay ('A');
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了:
dis.display();
那么此时控制台就会打印出:{AAAAAA}
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父类定义的业务逻辑display()方法是final的,这就保证了避免子类对它的修改。还有就是你可以写多个子类,完成不同的功能,现在也因该明白了,只知道父类不知道子类既不会明白业务的说法了吧。
还有就是Spring 中那个模板切面也无非就用了这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