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68374
  • 博文数量: 302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76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15 23:1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02)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301)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7-18 22:34:26

现在的IT架构是以存储为中心的IT架构。不管是结构性数据还是非结构性数据,都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物理需求、性能需求及容量需求提供服务。

>

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五大存储层各司其职

在过去的几年中,存储技术在不断进步,迅速膨胀的数据信息不断迫使企业增加硬件以及人力成本,这些膨胀的数据来自于每一项业务生产。

IT架构偏重数据存储

从2000年开始,美国的企业就已经在注重数据的保护和备份了,其中90%以上的企业都有磁带离场保护策略,不过,同样的数字在中国并不乐观,到目前为止不超过10%。

如果今天只是把数据从存储设备、在线设备备份到离线设备,那这种做法并不能保障:因为磁盘阵列和磁带库处于同一个房间,万一出现断电,或火灾,除了磁盘会烧掉,磁带也会烧掉,所以完整的策略是磁带要实现远程保护。

企业的基础架构正在从以前复杂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IT架构逐渐向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存储方向演变,随着SAN、NAS的出现,企业的IT架构把存储器从服务器上分离出来。

存储服务器作为IT架构的中心提供单独服务,不管是结构性的数据还是非结构性的数据,都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物理需求、性能需求和容量需求提供服务。

IBM存储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罗家宾在存储中国2006峰会上这样阐述:“IBM的随需应变策略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拟化的策略。把所有的资源看作一个整合和集中,数据集中之后做逻辑的简化,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应用的需求来合理分配,用户需要的仅是一个虚拟架构。”

现在的IT架构是以存储为中心的IT架构。“以前,我们生产的存储服务器总是为服务器服务。所以,存储器厂商的特征非常明显,虚拟化技术就是要把这些具有厂商特征的存储特色掩盖掉,实际上虚拟化技术就是为存储为中心的IT架构提供了新的最基本的挑战。”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一平也如此表示。

五大存储层各司其职

按照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原理,数据可以被分成五个层次:应用层、生产层、恢复层、保护层和归档层。

数据在应用层产生,首先被存放在生产层,恢复层是为了快速恢复生产数据而设立的,保护层就是存放传统的备份数据,归档层是存放归档数据的。通常在生产层产生一份数据,那么在恢复层会产生3~5倍的数据,在保护层会产生6~10倍的数据,而在归档层将是25~50倍的数据。

确保数据能在不同层次之间快速传送确实不易。

数据存储走流程

根据法律方面的要求,美国的企业需要将数据保存7年,中国的企业需要将数据保存3年以上,甚至有的企业会将数据永久性保存。其中的问题是,当决定丢弃数据时,很难分辨哪些已经“沉睡”的数据是否能够删除,一旦发生错误,将会带来百万美元的损失。

CommVault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徐永兴说:“2006年经常会听到‘信息生命周期’这个词,对于一个数据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主存储设备里存放三个月,三个月以后放到iSCSI盘里再放三个月,然后放到磁带里,两年以后刻成光盘,之后放到仓库里去。”

这一套事情做下来涉及数据迁移、数据备份、数据归档和数据恢复。但是超过50%的用户请求并没有办法得到满足。

所以企业需要保留数据,并对它进行索引,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产生索引,这也是统一数据管理的核心。

阅读(39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