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7-14 13:51:36
凭借自然生灵组成的“晴雨表”,古时的人们能尽早感知天气变化,并由此决定出行计划。
今天,随着ERP、CRM、SCM等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诸如系统瘫痪、存储失灵、安全隐患等之类的问题时有发生,给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此情此景,人们希望有一个智能的“晴雨表”,能预示并防备企业IT基础构架的些微变化,从而为各种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一个优化的环境。
离“随需应变”还差那么一步
现实中,信息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太多的痕迹,从一般部门的业务管理(如财务管理),到跨部门的业务协作(如跨部门的协作办公),甚至是企业级的生产组织(如企业资源计划),人们都能以IT的方式加以实现。
IT带来的是效率、便利和灵动,但这仅是相对于前信息化时代而言。在信息系统应用日益广泛、IT基础构架业已建成之时,企业业务性质也在变化,随需应变正在成为新的业务准则。然而,在原始的信息系统构架中,业务真能随需应变吗?
其实,我们看到更多的是——
宕机事件随机发生,让信息系统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系统运行总是难以突破存储资源瓶颈,致使IT预算节节攀升;
安全隐患犹如潜伏在各个角落的地雷,让人防不胜防;
各种系统故障频繁发生,IT人员总是处于疲于奔命状;……
事实证明,原始信息系统不是让企业的业务随需应变,而恰恰是让业务更加依赖系统、处处受制于系统。的确,信息系统只是勾画了一个随需应变的愿景,业务真正走向随需应变还有那么一步距离需要跨越。
毫无疑问,横亘在IT基础构架和随需应变的业务之间的是各种突发的IT事件,包括类型繁多的系统故障、安全事故、IT资源配置问题,等等。在企业应用各种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是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来看待的,而忽略了信息系统本身也需要管理。特别是当企业的IT基础构架渐积渐大时,疏于管理的弊端便开始突兀,总是给需要信息系统提供服务的人们以措手不及的一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未雨绸缪,就不会有从容不迫。复杂的IT基础构架有如天气一样变化无常,面对天气的阴晴不定,我们需要一张“晴雨表”方可预防天气的变化带给生活的影响。那么,谁又来预告IT的“阴晴圆缺”呢?
应该说,相对于人们可以直观感受的天气状况,IT基础构架的“阴晴圆缺”更加难以捉摸:作为一种受信息驱动的机体,企业IT基础构架中的变化之快,远远超出了人类感知的速度;同时,企业的IT基础构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逻辑来揣摩IT基础构架的局部故障;此外,企业IT基础构架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业务的多个层面,人们很难通过手工的方式拟出一个头绪。
因此,人们需要一种能自动监测IT基础架构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预报系统中的些微变化、并智能地处理构架中既发事故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就是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
智能“晴雨表”偕行理想IT
让IT基础构架成为随需应变的业务的实施平台,这正是人们理想中的IT。作为企业IT的“晴雨表”,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已然成为人们获取理想IT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它基于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自主计算技术,帮助企业快速部署IT基础构架的最佳实践框架,将整合的、可获取的IT服务带给广大企业用户。
快速部署:提升应用的使用效率
不得不承认,人们总是带着一种近似急功近利的心情来看待各种IT应用程序,但随着功能的升级,IT应用程序的构架也越来越复杂,从IT应用程序的购买到实施间总有一个超越人们忍耐极限的时间段。当然,人们对IT应用程序的期待完全可以理解,因为IT应用程序实施过程中的任何懈怠,都意味着资源的闲置、机会的流失。
对新的IT应用程序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是实施IT基础构架管理的起点,但在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中,意义远不止于此。因为在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软件中做了简单的参数设置后,它就能帮助企业用户快速部署 IT 应用程序,让企业更好地管理其所掌握的IT资源,从而花费更少的时间检测和修复故障,以迅速实现技术所带来的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仅如此,一些著名的智能管理软件在简化参数配置的同时,不断推进IT应用程序部署的速度,比如IBM Tivoli 执行了一个QuickStart 计划,通过在现场测试环境中为企业员工提供实地培训,在软件采购和实施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以便在短短两周时间内,让企业的IT 团队掌握实施和利用解决方案所需的知识,帮助企业节省时间和金钱。
集成化:整合IT资源,
正像分析自然的天气变化,需要从全球的风云变化入手一样,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也遵循了全局化的发展思路,这主要是因为:
企业的业务正在朝整合的方向发展,只有将面向不同业务层面的IT应用端到端地集成起来,才能把握业务的整体需求趋向;
集成化的IT基础构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局部的故障发生都会影响整个IT基础构架的运行,所以需要通过全局分析来预测IT的“阴晴圆缺”;
不同的IT应用在共享企业的IT资源,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去配置资源,才能在满足IT应用程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IT资源的价值;
人们对Web Service的呼声越来越高,集成基础IT应用程序是步入Web Service的前奏。
正是因为基于全局,智能IT基础构架掌控了各个IT应用程序的所有状况:哪种应用需要优先获得资源支持?应用的哪些参数出现了异常?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企业IT服务的瓶颈出现在哪里?
这些参数都将通过IT的“晴雨表”反映出来,向人们昭示着各种IT事件的根源,从而可以对症下药,比如,将闲置的资源优先供给核心应用,修复引起参数出现警戒值的环节……
自主计算:解放IT人员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企业的IT人员时常以次自嘲。虽然带有几分戏谑,但这确实反映了IT人员疲于应付各种IT故障的现状。
IT人员的被动在于摆在他们前面的企业IT构架始终是一个黑匣子,他们无法参透每时每刻它将发生什么事情。因此,他们只能受IT用户求助电话的驱使,往返奔波于各个业务部门间。
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因能提前预告IT的“阴晴圆缺”,让IT人员对各种IT故障总是有备而来,甚至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防备工作,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从而将IT人员从繁重的故障修复工作中解放出来。
这其间,自主计算居功至伟。自主计算赋予了系统自我管理能力,让其视业务政策和目标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变化。自我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其在企业 IT 环境中监视或检测到的情况实施管理活动,与通常由 IT 专业人员来启动管理活动不同的是,系统会对自身情况实施监控,并执行相应的管理活动。
最佳实践:树立管理的标杆
人们对实施IT基础构架管理的另一层顾虑在于其要涉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如何将各种科学的理念应用于IT构架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流程、突显管理的效果,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并非易事。
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使这一些变得简单易行,因为它集成了IT基础构架管理的最佳实践方案,将那些经过反复检验和证明为可靠的、可重复的管理程序固化下来,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流程。这样以来,让企业的IT基础构架管理建立在最佳实践的高起点上,为企业提供了用于提高效率和缩短价值实现周期的技术、工具、服务和程序的路标,少了不规范管理带来的损失。
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将一种全新的IT应用理念带给企业用户,在保障IT服务可获得性的础上,帮助企业削减IT成本,并提高IT的投资回报率,最后助企业的IT基础构架随需应变。
削减成本绝非奢想
此前,在谈到削减企业的IT总拥有成本(TOC)时,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奢望,因为企业对IT的依赖越来越强,而企业IT的运维成本却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削减IT的成本谈何容易?
事实上,对于多数企业而言,缺乏的并不是昂贵的IT资源,而是合理利用IT资源的技巧。以存储为例,应用于一种IT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器已处于饱和状态,出现了存储资源告急;而其它应用程序存储设备却被闲置着。
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熟知企业的所有IT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充分满足优先IT应用程序的需要,将企业IT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避免通过不断投入资金来满足处于峰值状态的IT应用程序的需要。
IT通向ROI
IT并非无底的黑洞,在智能“晴雨表”覆盖的天空下,IT也能带来投资汇报(ROI)。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通过对企业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进行集中管理,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系统安全问题,以最经济的方式突破了存储的瓶颈问题,为企业的IT应用营造了一个平和、稳定的环境。不仅避免了突发IT故障带给企业业务的损失,而且能保障企业更高效地发展业务、争取更多的机会,从而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
体验“随需应变”
最重要的是,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为企业提供了端到端集成的IT应用,沟通了业务流程的信息渠道;而有了智能IT基础构架管理的“晴雨表”功能,信息系统的安全、存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系统应用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从而让人们真正体验到随需应变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