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25 07:47:10
什么是容灾备份?
容灾备份是通过特定的容灾机制,在各种灾难损害发生后,仍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提供正常应用服务的信息系统。
容灾备份可以分为数据备份和应用备份。数据备份需要保证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而对于提供实时服务的信息系统,用户的服务请求在灾难中可能会中断,应用备份却能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让客户的服务请求能够继续运行,保证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完整、可靠、一致。
数据备份是容灾系统的基础,也是容灾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保障;应用备份则是容灾系统的建设目标,它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备份的基础之上,通过应用系统、网络系统等各种资源之间的良好协调来实现。
根据IBM公司SHARE 78标准,容灾技术可以分为7个层次,从无任何容灾备份措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容灾备份中心,数据和应用的恢复时间从数天到几个小时甚至几秒。
一个完整的容灾备份系统包括本地数据备份、远程数据复制和异地备份中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这样一个系统,只有对不可中断的关键业务才有必要建立容灾备份中心。而小型企业通过建立NAS或SAN的离线数据备份和人为的数据转移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容灾备份效果。
不断发展的容灾备份
容灾备份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走向完善的。随着信息存储的方式和企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的改变,容灾备份的需求也是不断发展的。
以前,中小企业每天所产生的数据量相当有限,大量的数据是以纸介质来保存的,电子资源只需要通过软盘和少量的硬盘就可以备份,再将备份的数据保存到安全的异地就可以达到容灾效果。对于大型企业和数据中心,通过磁带机和磁带库将大量的数据保存到磁带上,再将磁带运送到安全性较高的位置实现容灾备份。
以现在的容灾标准看来,这还不能达到完全的容灾效果。因为当灾难发生后,中小企业只能通过租用或重新购买硬件的方式来恢复数据及提供数据服务。而大型企业和数据中心虽然有备份硬件设备,但是由于不能保证数据的实时备份,数据的丢失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期,短时间的数据恢复以及提供实时的数据应用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数据以指数方式增长,同时也由分散存储逐渐转向集中存储。大量的数据在带给企业财富的同时,数据丢失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容灾备份则显现出重要性。
小型企业由于数据量较小,对提供数据服务的间断性要求较低,普遍采用零散的数据备份,然后将备份数据送到远离本地的地方保存就可以抵御灾难。灾难发生后,按预定的数据恢复程序购置和安装备援硬件平台,恢复系统和数据即可。中型企业的数据通过磁带传输到异地建立的热备份站点。这样,数据和应用的恢复通常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但由于没有实时的数据备份,因而数据丢失仍然存在。大型企业和数据中心不仅通过快照、远程数据复制等技术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异地备份,并在异地建立热备份站点,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自动切换担负起关键应用。这时的容灾备份才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然而由于不少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容灾备份的重要性,对灾难性事件对企业的影响准备不足,与完善的容灾备份还有很大的距离。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在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企业的数据存储更加集中,灾难对数据的损害则更加严重。特别当人们看到以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有着完善容灾措施的一批金融企业在"9.11"事件后用很短的时间恢复正常运作,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而大部分律师事务所由于缺乏容灾措施则损失惨重,容灾备份的重要性为人们所瞩目。
企业提出了365天24×7不间断服务的需求,一些提供容灾备份服务的企业也应运而生。小型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容灾服务的企业实现容灾备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恢复企业的正常运行而不必投资建立热备份站点。中型企业则趋向于实现实时的数据备份来保障关键应用。数据中心和大型企业则要求任何时刻的应用和服务都不会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