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7621
  • 博文数量: 102
  • 博客积分: 251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1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23 01:4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2)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0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23 05:17:58

 

用户对存储集群产品名称仍存在误解,误以为集群文件系统是只在计算集群环境下使用的文件系统,虽然两者在应用中确实是经典搭配,但却没有必然联系。

目前,用户对存储集群产品名称仍存在误解,误以为集群文件系统是只在计算集群环境下使用的文件系统,虽然两者在应用中确实是经典搭配,但却没有必然联系。

目前市面上的存储集群产品种类非常繁多,分类方法也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提供块级存储和文件级存储的存储集群产品。

此外,用户还会担心文件存储集群会增加管理者负担,其实,由于集群内的所有节点都具有对同一个存储池的可视性,集群能够共享一组配置和数据文件。

不同架构具备共同特点

为了实现对于文件级存储集群即是提供了全局的命名空间、系统的统一管理、容量和性能上的可靠性等目标,各个公司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架构,如带内架构和带外架构,近几年带外架构备受关注。

按照文件系统的标准处理流程,在获取一个文件之前需要先获取元数据,这个元数据包括了真正的数据存储地址,权限等信息。在获取了元数据后,才有可能获取所需的数据。

传统的NAS的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将数据通路和控制通路(元数据通路)全部集中在统一的NAS控制器上(NAS“头”),这样的架构将导致NAS控制器必将成为性能瓶颈,造成CPU资源和网络资源浪费;性能无法扩展;当客户端负载I/O频度增强时,元数据的处理将占用大量带宽造成整个系统带宽下降。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方案之一是元数据和数据虽然还在统一路径上,但其处理分布在不同控制器或客户端,NAS集群或并行文件系统就采用这样的方案。另一种更彻底的革新方案是将元数据和数据处理路径彻底分开,结合集群的理念提供更强大的系统。

“集群”已现峰回路转

元数据控制同样可以是集群的方式提供高可用和负载均衡。客户端通过带外架构的存储集群访问数据时,首先访问元数据控制器获取元数据,然后以块级的方式直接访问存储设备,大多数带外存储集群同时还提供了存储设备之间的冗余以及数据的分布存储,从而实现了对系统带宽的聚合并使性能和容量的线形扩展成为可能。

存储集群产品目前正在被高性能计算,流媒体,遥感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用户逐渐接受,而相关厂商也不断的对其产品进行完善,不仅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核心功能在被不断完善,其他诸如快照等功能也在逐渐被融合到产品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存储集群产品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存储市场中属于自己的领地。

元数据控制可以以集群的方式提供高可用和负载均衡:

◆ 访问元数据控制器获取元数据。

◆ 以块级的方式直接访问存储设备。实现对系统带宽的聚合,并线形扩展性能和容量。(X228)

阅读(40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