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系统介绍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银行、电信及其它行业等关键业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在为这些业务的迅猛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基础架构的同时,由于信息和处理的高度集中,以及不可预见的故障和突发性灾难的发生,导致这些业务系统存在许多灾难性破坏的隐患。针对目前关键支撑系统可用性要求的提高,容灾系统的建设逐步这些业务的选择。但一直以来,容灾系统的高复杂性、高成本及应用效果都是困扰这些业务的难题—需要建设何种级别的容灾系统?异构平台环境是否必须建设多套容灾系统?容灾系统是否安全可靠?
联想中望公司根据在存储、容灾及大型业务行业多年的技术、经验的积累,与合作伙伴合作提出针对大型后台系统的业务逻辑容灾系统。
二. 系统定位 联想中望逻辑容灾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异构平台解决方案,从而避免用户购买具有智能存储数据复制功能的高档阵列。
联想中望逻辑容灾解决方案通过基于逻辑的数据复制原理,极大的减少了复制过程中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再辅以特有的数据压缩算法,使得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大大减少,从而要求更低的容灾网络带宽。
联想中望逻辑容灾解决方案可实现异构系统下的N:1容灾体系结构,可实现一套容灾系统对多套生产系统提供容灾服务,减少为每套生产系统建设一套容灾系统模式下的高投入。
联想中望逻辑容灾解决方案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投资保护,能够充分的利旧客户现有的各种现有设备,将他们充分利旧组合提供容灾系统使用。
应用领域:大型业务、金融等数据关键型应用领域;
应用平台:适用于各主流服务器、存储硬件平台和Oracle、DB2、Sybase等数据库;
三. 系统架构系统结构/拓扑图:
四. 系统功能
传统容灾备份解决方案面临的难题:
1. 大多属于同构冷容灾;
2. 容灾的不可靠性,尤其是在数据块复制不一致时,数据库系统根本无法启动甚至无法修复;
3. 容灾系统数据不可用;
4. 必须采用同构的系统平台,导致vender lock-in;
5. 投资很高,要求容在系统与原系统几乎相同的硬件配置水平;
6. 带宽要求很高;
7. 系统切换时间长;
8. 多套硬件平台无法实现异构容灾;
9. 非归档日志模式不能在线备份;
联想中望逻辑容灾解决方案:
1. 真正的增量数据抽取;
2. 数据高速压缩;
3. 提供无与伦比的备份/恢复性能;
4. 提供99.99%的备份/恢复可靠性;
5. 提供可共享的备份数据;
6. 低资源消耗:对CPU的占用率小于10%;
7. 高压缩比:压缩后数据量为原始数据量的30%~15%;
8. 非归档日志模式数据库的在线备份;
采用实时容灾技术实现。用户选择重点保护的关键业务进行容灾。在容灾中心,运行有相同的业务系统。系统实时监控运营系统产生的日志文件,每当数据库中有新的改动发生,系统自动将该改动捕获,并加载到容灾中心的业务系统中去,使运营中心和容灾中心的数据保持一致。这使容灾系统可以进行通常的数据查询业务操作。
实现:1) 构建一体化数据存储管理平台;
2) 构建容灾中心;
3) 在正常情况下,实现实时数据一致性传递;
4) 运营系统下线后,由于容灾系统时刻处于运行状态,可以将应用马上切换到容灾系统,整个容灾系统不需要进行任何的状态转换;
5) 使用一体化数据存储管理平台进行数据恢复,在一小时内恢复数据;
6) 恢复成功,启动运营系统,切换应用系统回运营中心;
7) 一体化数据存储管理平台自动加载在容灾期间产生的数据。
与其他容灾方案的比较表
比较项目 |
智能磁盘阵列容灾 |
基于主机的软件容灾 |
联想中望逻辑容灾 |
信息传输量 |
1 |
1 |
1/30 |
数据同步性 |
高 |
高 |
高 |
逻辑一致性 |
不一致 |
不一致 |
一致 |
容灾端数据库是否运行 |
否 |
否 |
是 |
启动时间 |
>= 30分钟 |
>= 30分钟 |
无 |
启动可靠性 |
较低 |
较低 |
高 |
恢复可靠性 |
不提供恢复 |
<=73% |
99.99%,快速恢复 |
操作系统平台兼容性 |
两端同构 |
两端同构 |
两端异构 |
硬件平台兼容性 |
两端必须接相同阵列 |
支持不同阵列 |
支持不同阵列 |
容灾距离 |
一般不超过100公里 |
受带宽限制 |
没有距离限制 |
投资额 |
100%运营系统+改造费用 |
100%运营系统+改造费用 |
30-70%运营系统投资 |
切换便利性 |
复杂 |
自动切换 |
两端系统同时运行 |
数据共享 |
共享需要另外增加100%投资 |
无 |
完全共享,可为其它系统提供数据源 |
资源利用 |
新增设备,原有资源浪费 |
新增设备,原有设备浪费 |
可以完全使用利旧设备 |
五. 系统特点
没有容灾距离的限制,在带宽足够的条件下,可以在数百公里外建设容灾中心。
数据同步性高,日志产生量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改变量并加载到容灾系统。
切换管理方便,只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切换即可。
容灾可靠性高,容灾系统一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不存在无法切换的问题。
投资不大,不需要对现有的运营系统进行改变,直接建设备份容灾系统。
数据完全共享,容灾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可以被其他应用程序访问。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构建一体化数据存储管理平台和容灾系统,实用性强。
适用于大中型系统,可以由即时恢复容灾系统升级而来。
阅读(437)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