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75714
  • 博文数量: 535
  • 博客积分: 9970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72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15 03:4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35)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534)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15 05:04:09

資訊化建設的高速推進和電子化商務的逐漸普及,引領著企業慢慢步入一個圍繞企業資訊運營的經營模式,走向以資訊資源為核心的商業時代。隨著IT技術與網路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無論最後會走向一個怎麼樣的經營時代,資訊資源對於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忽如其來的災難與毀滅
2001年9月11日,美國世貿中心雙子大廈遭受了誰也無法預料的恐怖打擊。在忽如其來的災難與毀滅發生前,約有350家企業在世貿大廈中工作。事故發生一年後,重返世貿大廈的企業變成了150家,有200家企業由於重要資訊系統的破壞,關鍵數據的丟失而永遠的關閉、消失了。其中的一家公司稱,自己要恢復到災難前的狀態需要50年的時間。
這些災難的發生或許是偶然而難以預料的,但是,對災難的預防卻絕對不應該是一個偶然的話題。
據IDC的統計數字表明,美國在2000年以前的10年間發生過災難的公司中,有55%當時倒閉。剩下的45%中,因為數據丟失,有29%也在兩年之內倒閉,生存下來的僅佔16%。國際調查機構Gartner Group的數據表明,在由於經歷大型數據災難而導致系統停運的公司中,有2/5再也沒有恢復運營,剩下的公司中也有1/3在兩年內破產。以上所有真實的例子都充分表明,數據資訊對企業的生死存亡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比企業的人才更應得到重視和保護。
未雨綢繆確保倖免遇難
其實無論是企業或個人當他們意識到自身數據資訊安全的重要性時,若能夠以未雨綢繆地尋找解決數據危機的辦法,便能夠更好的規避因災難性事件導致數據安全事件的發生,從而確保企業能夠在災後迅速正常有序運營。讓我們看一下倖免于禍的例子:同樣是令人恐怖的“9.11”,世貿大廈倒塌後,在世貿大廈租有25層的金融界巨頭摩根斯坦利公司最為世人所關注,但是事發幾個小時後,該公司宣佈:全球營業部可以在第二天照常工作。這都是因為該公司建立的數據備份和遠程容災系統,它們保護了公司的重要數據,在關鍵時刻挽救了摩根斯坦利,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全球的金融行業。
在此我們得知一個簡單易明的方法用以解決災難性數據丟失帶來的可怕問題,那就是數據異地同步備份,具體點說就是數據容災的一種有效方式。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例子中我們看到的是,其遠程容災系統在災難發生時很好地完成交托的任務,通過異地備份,使得摩根斯坦利公司即使在世貿的總部遭遇毀滅第二天也能照常工作,因為其賴以生存的數據得以保存下來,沒有隨他們20多層的辦公場所那般化為灰燼。
儘管通過上述的事例及相關數據告訴我們因數據安全造成的損失是多麼的可怕,不幸的是,在國內仍然只有一小部分的企業全面準備了應對每天的威脅,更不用說悲劇性的災難了。很多數據保護和商務不中斷計劃都依靠內部工作人員來進行數據處理,採取集中存儲到數據中心的方式進行數據存儲。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超過百分之八十三的重要數據丟失是由不同的人為錯誤造成的,其中百分之六十四是工作人員的錯失,百分之十九是企業的內部破壞。這些每天都有可能發生的工作疏忽和內部暴力導致的數據丟失對一個企業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可以與一場自然災害或人為災害所造成的巨大悲劇損失相等的。
被未來與現在推崇的集中式數據容災方案----遠程備份
當前大部分的國內企業的IT經理們不得不在工作時間之後本地化備份數據庫、文件或者是數據設置,並且通過可移動式媒體或軟體(例如磁帶或是光碟)來把複製的備份件集中存儲到企業內部的數據中心。 這種模式把數據保護的程式時間拉長,讓重要的數據在未完成整個備份流程之前並沒有得到保護;減慢了恢復時間(磁帶必須物理地從一個遠程地點帶到另一個遠程地點);增加了磁帶媒體被破壞的風險性以至於無法恢複數據,並最終會因為具體備份數據品質的不可靠性——破壞率可達百分之六十,而導致不一致的數據恢復。隨著IT技術在近幾年的發展,今天我們有了新的選擇——遠程異地數據備份,能夠通過把數據備份到一個基於每天同步備份的、更安全的、中央集中式的地點,為多區域性分佈的遠程伺服器、手提電腦或是工作站提供數據保護服務。遠程數據備份能夠為顧客提供每天的完整的備份安全,比起傳統的增量式備份,遠程數據備份對目標伺服器和網路造成的影響會更低。
下面是一套圖文並茂的方案:
一個簡單的辦公室網路拓撲(如圖),有本地管理伺服器,各個核心部門通過路由器連接到伺服器上讀取和保存備份數據,還有連接到互聯網,在局域網里加入一台或多臺本地NAS,通過NAS對伺服器及重要部門的數據進行備份存儲,這種方式用以應對在本地發生一般性的數據危機,而在異地的NAS則可通過網路,對本地的數據如伺服器進行遠程同步數據備份,通過本地異地相結合的數據備份構成更加有效的數據安全容災系統。

本方案結合了數據集中處理概念,即各核心部門的數據都統一集中在本地NAS上,便於管理和應用,這樣做可以使伺服器集中資源在提供服務(郵件、、應用程式等)大大提高了本地伺服器的執行效率.再在某個地方的網路上接上一台遠程NAS,讓它備份本地NAS或伺服器的數據。(註釋:何謂NAS, NAS英文全稱為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可譯為網路附加存儲,是一種專用網路數據存儲\備份設備。它以數據為中心,將存儲設備與伺服器徹底分離,集中管理數據,從而釋放帶寬、提高性能、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投資。NAS是一種專用的存儲/備份設備.NAS能否支援遠程備份取決於其自帶的智慧化備份軟體,當前市場上已有部分廠商已開發出支援遠程備份相關的產品如來自加拿大著名廠商自由遁)。

遠程數據備份能夠通過把數據備份到一個基於每天備份的、安全的、中央集中式的地點,為多區域性分佈的遠程伺服器、手提電腦或是工作站提供數據保護服務。這種服務能為帶寬和存儲空間的需要提供比以前傳統的備份系統更加有效的服務。作為結果,遠程數據備份能夠以比傳統增量式備份更低的對目標伺服器和網路的影響,同時通過NAS自帶的高度智慧化的軟體為用戶提供一個每天的完整數據同步備份,從而大大降低各種數據隱患,確保各種IT投入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通過使用NAS的遠程異地同步備份功能,都可以輕鬆實現安全、有效的數據容災系統,確保數據安全。
阅读(50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