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89885
  • 博文数量: 496
  • 博客积分: 12043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77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1-27 14:2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96)

文章存档

2014年(8)

2013年(4)

2012年(181)

2011年(303)

2010年(3)

分类: 嵌入式

2012-06-16 16:07:26

SDRAM的内部是一个存储阵列,将数据“填”进去,你可以它想象成一张表格。和表格的检索原理一样,先指定一个行(Row),再指定一个列 (Column),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单元格,这就是内存芯片寻址的基本原理。对于内存,这个单元格可称为存储单元,那么这个表格(存储阵列) 叫什么呢?它就是逻辑Bank(Logical Bank,下文简称L-Bank)

                                              

                                                     

       SDRAM内部L-Bank示意图,这是一个8X8的阵列,B代表L-Bank地址编号,C代表列地址编号,R代 表行地址编号。如果寻址命令是B1、R2、C6,就能确定地址是图中红格的位置。

 

     目前的内存芯片基本上都是4个L-Bank设计,也就是说一共有4个这样的“表格”。寻址的流程也就是——先指定L-Bank地址,再指定行地址,然后指 列地址最终的确寻址单元。

 

                                     

 

      在实际工作中,L-Bank地址与相应的行是 地址 同时发出的,此时这个命令称之为“行有效”或“行激活”(Row Active)。在此之后,将发送列地址寻址命令与具体的操作命令(是读还是写),这两个命令也是同时发出的,所以一般都会以“读/写命令”来表示列寻 址。 根据相关的标准,从行有效到读/写命令发出之间的间隔被定义为tRCD,即RAS to CAS Delay(RAS至CAS延迟,RAS就是行地址选通脉冲,CAS就是列地址选通脉冲), 大家也可以理解为行选通周期。tRCD是 SDRAM的一个重要时序参数,可以通过主板BIOS经过北桥芯片进行调整。广义的tRCD以时钟周期(tCK,Clock Time)数为单位,比如tRCD=2,就代表延迟周期为两个时钟周期,具体到确切的时间,则要根据时钟频率而定,对于PC100 SDRAM(时钟频率等同于DDR-200),tRCD=2,代表20ns的延迟,对于PC133(时钟频率等于DDR-266)则为15ns。

 

                           

                                                                                                  图中显示的是tRCD=3


        接下来, 相关的列地址被选中之后,将会触发数据传输,但从 存储单元中输出到真正出现在内存芯片的 I/O 接口之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数据触发本身就有延迟,而且还需要进行信号放大),这段时间就是非常著名的 CL(CAS Latency,列地址脉冲选通潜伏期) 。CL 的数值与 tRCD 一样,以时钟周期数表示。如 DDR-400,时钟频率为 200MHz,时钟周期为 5ns,那么 CL=2 就意味着 10ns 的潜伏期。不过 ,CL 只是针对读取操作,对于 SDRAM,写入是没有潜伏期的,对于 DDR SDRAM,写入潜伏期在 0.75 至 1.25 个时针周期之间。

 

                               

                                                             图中标准CL=2,tAC是有关内部信号处理的周期,可以不用关心

 

        目前内存的读写基本都是连续的,因为与CPU交换的数据量以一个Cache Line(即CPU内Cache的存储单位)的容量为准,一般为64字节。而现有的P-Bank位宽为8字节,那么就要一次连续传输8次,这就涉及到我们 也经常能遇到的突发传输的概念。 突发(Burst) 是指在同一行 中相邻的存储单元连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连续传输的周期数就是突发长度(Burst Lengths,简称BL)。

       在进行突发传输时,只要指定起始列地址与突发长度,内存就会依次地自动对后面相应数量的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而不再需要控制器连续地提供列地址(SDRAM与DDR SDRAM的突发传输对列寻址的操作数量有所不同,在此不再细说)。这样,除了第一笔数据的传输需要若干个周期(主要是之前的延迟,一般的是 tRCD+CL)外,其后每个数据只需一个周期的即可获得。


                                

       突发连续读取模式: 只要指定起始列地址与突发长度,后续的寻址 与数据的读取自动进行,而只要控制好两段突发读取命令的间隔周期(与BL相同)即可做到连续的突发传输。

 

        在数据读取完之后,为了腾出读出放大器以供同一L-Bank 内其他行的寻址并传输数据,内存芯片将进行预充电的操作来关闭当前工作行。还是以上面那个L-Bank示意图为例。当前寻址的存储单元是B1、R2、 C6。如果接下来的寻址命令是B1、R2、C4,则不用预充电,因为读出放大器正在为这一行服务。但如果地址命令是B1、R4、C4,由于是同一L- Bank的不同行,那么就必须要先把R2关闭,才能对R4寻址。 从开始关闭现有的工作行,到 可以打开新的工作行之间的间隔就是tRP (Row Precharge command Period,行预充电有效周期),单位也是时钟周期数。

 

                            

 

       本图为一个完整的从行寻址到行关闭的时序图,图中所表示的 tRCD=2、CL=2、tRP=2

       从上图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在 DDR SDRAM 时代经常被人提起,也经常会在 BIOS 中出现的参数—— tRAS。tRAS 在内存规范中的解释是 ACTIVE to PRECHARGE command,即从行有效命令发出至预充电命令发出之间的间隔。这也是本专题第一部分中所要重要谈到的话题。在深入分析它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哪些因素 会影响到内存的性能。

阅读(68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