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11902
  • 博文数量: 1211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43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09 11: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11)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210)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11 18:39:00

与LAN-free一样,无服务器备份也有几种实施方式。通常情况下,备份数据通过名为数据移动器的设备从磁盘阵列传输到磁带库上。该设备可能是光纤通道交换机、存储路由器、智能磁带或磁盘设备或者是服务器。数据移动器执行的命令其实是把数据从一个存储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实施这个过程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SCSI-3的扩展拷贝命令,它使服务器能够发送命令给存储设备,指示后者把数据直接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不必通过服务器内存。数据移动器收到扩展拷贝命令后,执行相应功能。
 
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网络数据管理协议(NDMP)。这种协议实际上为服务器、备份和恢复应用及备份设备等部件之间的通信充当一种接口。在实施过程中,NDMP把命令从服务器传输到备份应用中,而与NDMP兼容的备份软件会开始实际的数据传输工作,且数据的传输并不通过服务器内存。NDMP的目的在于方便异构环境下的备份和恢复过程,并增强不同厂商的备份和恢复管理软件以及存储硬件之间的兼容性。
 
无服务器备份的优势
 
无服务器备份与LAN-free备份有着诸多相似的优点。如果是无服务器备份,源设备、目的设备以及SAN设备是数据通道的主要部件。虽然服务器仍参与备份过程,但负担大大减轻,因为它的作用基本上类似交警,只用于指挥,不用于装载和运输,不是主要的备份数据通道。
 
无服务器备份技术具有缩短备份及恢复所用时间的优点。因为备份过程在专用高速存储网络上进行,而且决定吞吐量的是存储设备的速度,而不是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所以系统性能将大为提升。此外,如果采用无服务器备份技术,数据可以数据流的形式传输给多个磁带库或磁盘阵列。
 
至于缺点,虽然服务器的负担大为减轻,但仍需要备份应用软件(以及其主机服务器)来控制备份过程。元数据必须记录在备份软件的数据库上,这仍需要占用CPU资源。
 
与LAN-free一样,无服务器备份可能会导致上面提到的同样类型的兼容性问题。而且,无服务器备份可能难度大、成本高。最后,如果无服务器备份的应用要更广泛,恢复功能方面还有待更大改进。
 
平衡利弊再定夺
 
前面我们讨论了光纤通道环境下的LAN-free和无服务器备份技术,由于有些结构集成了基于IP的技术,譬如iSCSI,特别是随着将来IP存储技术在存储网络中占有的强劲优势,LAN-free和无服务器备份技术应用的解决方案将会变得更为普遍。
 
LAN-free和无服务器备份并非适合所有应用。如果您拥有的大型数据存储库必须7×24随时可用,无服务器备份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但必须确保您已经清楚恢复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因为低估了这点会面临比开始更为严重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您拥有的大小适中的数据库可以容忍一定的停机时间,那么传统的备份和恢复技术也许是您比较不错的选择。
阅读(37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