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11945
  • 博文数量: 1211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43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09 11: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11)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210)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11 18:28:07

巧用虚拟带库实现远程备份

    对于从各客户端汇总来的重要数据,我们设计的系统充分利用了已有资源。所以备份系统在原有的SAN架构基础上,通过使用 Networker专业存储及虚拟库设备解决院内信息平台系统的备份、灾难恢复及容灾,采用群集系统平台提高整个信息应用24*7无间断运行。该套系统投入运行后,非常好的解决了在信息中心的需要。所有软件集成度很高,整个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也非常稳定。

    方案优势如下:

    1. 通过构建存储区域(SAN),凸显数据集中化、网络化存储优势。其目的在于解除存储的瓶颈。

    2. 解放系统的I/O、等资源,并使服务器的处理速度、性能相对现有获得最大化提升;

    3. 通过SAN(区域存储网)完全解决LAN应用网络系统,使得应用系统平台的性能得到更好的运用于网络系统;

    4. 基于SAN平台系统提供给管理员更佳的管理系统及功能集中化;

    5. 提供更为完美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对于管理员可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备份、汇总等管理工作;

    6. 对于后继的网络升级提供了无可限量的应用系统及存储平台的渐近完善和性能提升空间,最大可能性的在基于现今网络系统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应用、存储平台。

    7. 备份系统完善,备份机制灵活,通过虚拟的远程放置,可以做到初步的异地备份,防止本地灾难的发生。

距离大于500米情况下虚拟带库的使用

    远程备份是很多数据集中部门常常需要考虑的备份方式,因为所有的数据都集中存储在一个大型的设备上,如果本地备份在发生火灾等灾难的时候都被毁掉,那所有的数据也将被全部毁掉,这对企业来讲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在远程备份上,虚拟库也有真功夫,如我们前面介绍的方案。

    不过此处还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如果实际距离大于500米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到光纤链路的选择,因为多模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一般为500米,所以超过500米的要选择单模光纤链路,这样,不仅链路的成本要增加,在远程还要配置一个光纤交换机作为协议的转换,因为我们大部分设备的光纤接口都是多模方式的,不能将单模光纤口直接连上,需要一个光纤交换机做这部分协议转换的工作。如图三所示。

图三:两地间大于500米条件下虚拟的使用

虚拟带库远程备份的注意事项

    以上两种环境下都是数据远程备份的一种方式,但他并不适合太远的远程方案,一般只是作为两地间有裸光纤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先不在本地做数据备份,直接把备份设备放到远程。由于光纤线路的区别,所以在500米以内的环境,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多模短波的光纤线连接,完成远程备份。

    对于大于500米的环境,由于多模光纤的限制,不能传输那么远的距离,所以我们推荐选用单模长波的光纤链路,它传输的单束光可以到很远的距离。这种方式下,需要在远程也添加一个光纤交换机作协议的转换,因为我们平时接口卡上一般都使用多模的光纤协议,需要在光纤交换机上安装单模的SFP作协议的转换。

    此种方式需要增加的主要是链路的成本,根据不同的环境计算所需的费用。一般500米以内的还比较容易构建,大于500米的就需要较多的考虑,可以采用租用或自己构建的方式,远程还需要也添加一台光纤交换机作协议转换。一般比较适合已经做数据集中的大型用户(有远程备份需求,但本地还不想做备份的用户,一般距离不是特别远)。

阅读(32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