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10924
  • 博文数量: 1211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43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09 11:2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11)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210)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11 17:56:56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绩的稳步增长,国内众多基金公司纷纷将服务和规范的理念提升到重要的地位。而随着信息系统在基金交易体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信息系统能否适应业务量的增长、能否实现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交易体系不停顿以及是否具有抗击灾难的能力也成为众多基金公司衡量自身服务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力保基市飘红的同时,基金公司的信息系统保护也要随之‘牛'起来才行。


方案背景

YFD基金公司是国内最具实力、业务品种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在坚持诚信交易、稳健增长投资业绩的同时,YFD基金的管理者在公司信息系统的保护和业务连续性方面也未雨绸缪,很早便把目光投向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和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因为YFD相信,保证交易系统的稳定、可用,对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基金客户、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将会带来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作为国内知名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代表,YFD在灾备及数据保护方面的思路和经验可以为国内更多基金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所借鉴。

从一开始,YFD基金公司就为自己的IT架构建设确立了十分明确的目标,信息系统要为全体基民服务,要适应业务量的飞速增长,要具有业务持续运行的特征,不能因各类意外导致交易系统的终止和停顿。2006开始,YFD开始寻找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灾难备份技术,以期构架一个体系先进、管理简便、灾难防御范围广泛的容灾体系。

按照YFD的前期规划,最终确定的容灾架构是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建立异地灾备系统,其灾备体系的建设目标涵盖了几乎全部交易的子系统,即实现交易网和办公网的全系统异地灾备,实现网上交易前置系统、报盘系统、核心用户数据库、办公系统、直销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统一灾难防御体系。系统中存在FC SAN系统、IP SAN系统、NAS系统等多种存储架构,包括Linux、Solaris、Windows等多类型操作系统和不同的灾备策略要求,数据库体系为Oracle和SQL server,存在NAS和SAN的整合系统,并且异地灾备的线路应基于现有的4M线路。


综合上述条件,YFD首先明确了他们用于实现灾备系统的技术路线的选择标准:

1. 最小占用传输带宽(应基于现有线路,并留有余量)

2. 支持FC/iSCSI混合存储协议(连接不同类型的业务体系),异构存储设备支持(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

3. 易于用户维护,图形化和易操作的灾备管理方式

4. 要求能够实现灵活的灾备演练体系,每年定期在灾备中心实现演练运行

5. 多应用分别的灾备复制策略等,同时要求容灾系统的实施对生产中心的影响要小

6. 易于扩展,适应业务体系的发展(符合发展的长远规划),扩展费用低

YFD按照以上的技术需求,对业内多个厂商的灾备方案进行了严格的实地测试,然而这些方案大都只能满足用户某几方面的需要,对于全面满足来说就相去甚远了。最终,YFD发现以开放性和灵活性著称的数据保护技术专家美国飞康公司在其独特的虚拟化平台(IPStor)基础上专为YFD设计的以飞康独有的快速恢复技术为基础的基于各种灾难和数据丢失状况下的系统快速恢复和远程灾难备份体系,完全可以防止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对在线生产数据造成的损失,十分满足YFD的各项需求。


在飞康为YFD基金公司设计的灾备方架构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生产中心部署2台IPStor专用管理器形成高可用架构,提供本地各子系统的统一存储及提供FC和IP以及NAS的存储接入服务,同时,利用飞康的复制技术实现广州到深圳之间远程的异地复制。

2. 在远程的容灾中心也部署1台IPStor专用管理器,和生产中心之间通过2根2M的SDH链路以IP的方式连接。

3. 在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分别配置1台20TB磁盘阵列为飞康的管理器提供存储空间,通过IP SAN和FC SAN整合部分服务器存储,实现NAS和SAN的存储整合。

4. 由本地向异地的数据复制采用连续数据复制(CDP)的模式,并且周期性的自动产生数据卷的时间点快照(飞康CDP技术支持多达255个自动快照机制,能够在本地或异地瞬间恢复数据受到破坏的系统)。复制采用了飞康专利的传输技术Microscan技术,庞大的业务数据只占用了1/2的带宽,传输效率极高。

5. 为满足快速实施的要求,飞康公司提供的基于IPStor的数据迁移的远程数据初始化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实现生产数据向灾备中心的快速初始化施工。

6. 用户在灾备中心可以随时提取任何版本的数据进行灾备演练、数据快速恢复或进行其他的业务处理,这些数据版本的获取无论是何种数据库体系,都可在5分钟内完成。

YFD基金公司远程容灾架构图

无论在前期的多方案测试阶段,还是在后期的工程实施阶段,飞康的灾备方案都给YFD的信息管理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得用户青睐。飞康的容灾方案不仅在各类容灾技术中特点鲜明、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其多种技术特征完全满足了基金公司对于高技术水准的追求,整个工程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宣告完成,而且后期的系统扩展和业务扩展等都得到了灾备体系的有利支撑,YFD目前已经对系统维护和扩展做到运用自如、自行管理,这在众多的基金公司和各行业的灾备体系建设中,是不多见的。

归结起来,飞康的灾备方案为YFD在众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所有业务系统的应用数据都得到实时的远程同步技术(包括各基金交易、报盘、直销、债券、核心用户数据库等),由于飞康采用了虚拟平台技术提供开放性的存储接口,因此系统内的所有服务器均可以通过其所使用的接口直接接入到飞康虚拟平台实现容灾(包括FC接口或iSCSI接口),以及今后可能加入的其他业务系统等。

2 飞康针对Oracle和SQL Server数据库的感知代理,使得数据库系统的专用灾备和瞬间恢复机制得以实现,数据库的恢复不再像传统容灾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一致性重演恢复,数据库系统的恢复速度提升到10分钟以内。

3 系统中出现的任何故障导致的灾难,都可以利用飞康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实现瞬间恢复,这种瞬间恢复使得应用系统享受到了真正以恢复为中心的先进的存储保护技术。举例来说,业务系统中出现任何意外错误、黑客攻击、数据丢失等,都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和数据的永久破坏,因为IPStor的快照技术使用户只需在生产中心内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找到任何完整的和正确的数据版本,恢复地点可以选择灾备中心,也可以选择生产中心,这在以往的各类灾备体系中,是不多见的,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容灾+备份的传统型混合灾备模式,而且,即使采用传统容灾+备份的方式,用户也很难享受到瞬间恢复的快乐,恢复永远是一个令人苦恼而繁重的任务。某某公司的信息系统真正具有了强大的后盾,形成了空前的安全体系。

4 飞康的多点快照技术对于每一个应用都可以自动产生多达255个数据快照,每一个快照都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将庞大的系统历史版本展现出来,即使不是用于灾难的恢复,仅仅用于业务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就已经是用户感受到了这个技术的强大之处。

5 建立异地灾备系统时,只需要本地和异地的IPStor专用管理设备直接通讯即可,工程量和维护复杂度十分小,这在过去是很难以想象的事情。一个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将所有的保护策略和空间管理都有效地掌控起来,应用系统的安全已经能够被用户的IT人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过去,许多复杂设备和技术使各类信息系统的IT运维成本奇高,运行的有效性却大打折扣,今后,这种现象在该基金公司不会出现了。

6 传输带宽的占用率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改善。基金公司的网管系统对于灾备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实时监测,飞康灾备技术中独有的MicroScan、压缩等技术使得广域网络的带宽占用大幅下降,这一特点十分突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节省了网络带宽就等于节省了大量的运行成本。

7 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要求灾备中心系统实现定期的快速启动和演练,这在飞康的灾备体系中得到了完全实现。

8 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完善的具有容灾和备份能力的保护系统,总体保护成本不升反降。通过生产中心存储配置和灾备中心的开放存储配置,可以把系统建设的总体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9 生产中心的部分业务通过利用IPStor的容灾技术迁移到容灾中心,使得备而不用的容灾中心成为第二生产中心,两生产中心的数据互为容灾。

目前,基金公司的容灾系统自投产以来,运行效果良好,各业务系统有序运行,灾备体系的运行也有条不紊,对于系统的安全性成了强有力的保障。基金公司的IT管理人员认为,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全面的灾备是一项具有先进性的工作,而实践中确实能够真正感受到一次构建、终身受益的实际意义。

阅读(50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