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业为抗震救灾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今天网易有记者给我电话让我谈谈救灾中的表现,我从运营商的表现,未来需要总结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也是我对于此次通信业抗震救灾的总结吧。
1.抗震救灾中,此次通信业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5月12日,地震之时,我们在北京对于地震的感受并不深,没有想到会这样严重,其实各个运营商都已经在了解情况,积极准备应对,也在调集各种资源,进行通信的抢修工作。
5月13日早晨,几乎所有运营商的一把手都带队进入四川,成都不能降落,降重庆,然后由重庆入川。一把手的进入不仅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而且加快了决策的进程,一把手在一线了解情况,对于灾区的了解,对于大灾的重视程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对于运营商来说,要做好通信保障需要两个层面,一个是尽快抢修好损毁的各种通信设备,尤其是光缆。另一个方面是制定一系列适合抗震救灾的政策,比如灾区手机欠费不停机,运营商提供免费服务等等。这方面效率是很高,我最有感触的是,对于漫游到灾区的救灾人员应该不停机,减免费用,当我们发现情况,提出来,几个小时后就听到减免的决定。效率非常高。要抢修通光缆、恢复基站,在这样一个非常困难的环境下,做好是非常难的,甚至一些运营商的员工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方面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各个运营商都是调集了各种力量,不惜一切保障通信,在灾后三天左右大部分地区打通了通信,这对于救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我个人认为,如果说交一份答卷的话,这是一份很优秀的答卷。
2.对于灾后的重建和总结也是同样重要,经过这次大灾,我们要将其作为建立我们通信业完善应急机制的基础,要通过这次灾害做系统的总结。
总结应该是几个层面:
首先,应急通信的协调机制。未来的应急通信能不能形成一个综合的机制,不是各个运营商各自为战,而形成一个管理部门协调的机制,出现灾害后,统一由管理部门指挥,共同协调尽快恢复通信。这次天地合一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未来的协调应该体制化,这样面对灾害能够更有战斗力。
其次,在应急系统上,是不是可以考虑重新建立新的应急体系。我们都知道其实现在是有应急系统的,但是面对大灾,尤其是四川这种复杂的情况,现在的应急系统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今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中国又是一个大国,每年都可能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在救灾过程,信息的畅通是做好减灾工作的基础。我们建立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好统一的应急通信体系。
再次,技术层面上我们应该对于通信体系做一些思考,我们今天的基本通信体系就用光网络建设而成,这个体系成本低,稳定,传输速率高,是一个高品质的网络,但是它受到地理条件限制较大,对于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很容易阻断,那么我们在技术上是不是要考虑更我的无线技术,如微波,这个技术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它还是有较大的价值,WiMAX,它的D版本也就是点对点无线传输,CDMA450,有较大的覆盖范围,卫星通信也应该重新认识。对于这些技术做全面的重新评价,形成全新的应急通信系统。
总之,一次灾害不怕,我们需要的是面对灾害,一方面积极应对,这个我们已经做到,应该说是做得很不错,另一方面是通过灾害,总结、形成更多有价值的规制,为以后做好防灾抗灾形成有力保证。
阅读(255)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