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56)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5-31 18:28:22
前一段时间,我的一些同事都购买了或者,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照片、音乐以及视频文件需要储存。然而,这些外部存储设备在使用了半年左右之后,又差不多都坏了,对他们来说非常宝贵的资料就这样永远地丢失了!
这种情况大概相当普遍吧。比如存储群组总经理Hans Geyer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在硬盘上储存了他的新生儿的所有照片,但三年后硬盘损坏,这些再也不可能重拍的照片就此蒸发了。
这让我也开始担心起自己的移动硬盘来。在几个论坛上和网友们探讨如何保护数据的办法,结论是根本没什么好办法。最稳妥(也是最笨)的办法就是多买几块硬盘,至少做两份拷贝,还不行的话,就再定期刻上一套CD或者DVD。
于是我们会自然地想到,假如那些工业级的网络存储设备,比如NAS设备等,能够降低门槛为消费者所用,那会不会造就一个新的存储市场和增长点呢?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
比如说,就在本月举办的英特尔IDF大会上,该公司发布了一款针对中小企业的NAS产品—SS4000-E。按照Geyer总经理的说法,这款产品最初虽然并未打算成为消费类产品,但是目前来看,该产品非常适合一些高端的家庭网络用户(拥有多台PC、而且其数字家庭娱乐设备需要经常联网)的需求。
数字家庭、数字娱乐,以及像我和我的同事们这样有着越来越紧迫的存储需求和数据保护需求的个人用户正在逐渐增多,如果这样一个市场连非主流存储厂商英特尔都看到了的话,那么主流的存储厂商就看得更清楚了。
去年我就曾听说,EMC在北美推出了一款面向个人的NAS盒,价格仅为1000美元左右。进入今年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存储厂商在试验此类产品,价格从200美元到2300美元不等,最大容量可达2TB,是目前最高档PC硬盘容量的8倍。
NAS走向消费市场,其最大的障碍还不在价格,因为一旦很多人像我们在上面提到的那样,对数据损失的不可挽回(成本)有着切肤之痛的话,那么价格高些也是能够接受的,更何况一旦市场打开,价格的迅速下降是可以预期的。
NAS在消费市场的普及,主要的障碍恐怕还在技术层面,因为数据保护一般得通过RAID阵列来实现,而要让普通消费者自己来配置单盘或者多盘阵列,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NAS之类的网络存储必须通过网络的共享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其效用,因此对于尚未起步的家庭网络市场来说,使用此类产品的确有些超前。
有些存储厂商非常的乐观,认为今年的暑期就会出现消费类NAS的一个销售高峰,但也有厂商并不乐观,认为至少到明年年中这个市场才有可能起步。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市场的确存在,而且潜在的量可能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