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高阳的历史小说《胡雪岩》三部,趁着很多情节还历历在目赶紧写点读后感。
高阳的小说以前也读过,都是一些比较短的历史小说,在大学的时候记得就读过他
的《清官册》、《柏台故事》,那时候感觉他写的小说历史感很强,读完这些小说之后
已经知道高阳是一个高产的作家,想找找他的其他小说看,可惜图书馆条件有限,现有
的也只有这么多。现在网络发达真是给爱书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很多好书不用去买去
找,直接在网上就可以搜索到一睹为快。高阳的一些小说也就是我在网上找到的电子
书,用笔记本读的,制作精美的电子书带来的享受已经不比纸质书低了。作为一个普通
的读者,我也不用从什么角度去解读,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说一下。
胡雪岩活动的时代是清朝末年,清朝这个朝代由于是距离现代最近的朝代,所以留
下来的史料肯定是最多的,民间的记忆肯定也是最清晰的,之前我看过不少的以清朝为
背景的历史小说,相比于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我对清朝的了解可以说是最多的。高
阳的小说写胡雪岩从青年时期写起,不过作为有特点的小说家,高阳的写法当然和教科
书上的简历罗列不一样,截取了胡雪岩最能决定人生走向的场景来写。从王有龄引出胡
雪岩,王有龄作为一个落魄的“捐班”受到了胡雪岩的资助而得以进京打点分派好的差
使。而当时的胡雪岩也只是一个平常的钱庄伙计,因为他拿着钱庄的一笔有些糊涂的应
收账款五百两引子资助了王有龄而被钱庄开除了,直到王有龄重新到杭州做官之后才得
以从潦倒中摆脱,开始了他的光辉的人生道路。在历代的中国社会,想做成事情,有良
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尤其是和官场的联系,中国历来是一个官僚
等级社会,官员几千年来在中国的社会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胡雪岩本省当然是很聪明
且很有能力和眼光的,他当初就是看到了王有龄一定会发达,从而资助其快速的走向官
场,也为自己的发达奠定了基础。胡雪岩的成功正是从王有龄当了海运局的长官之后自
己开钱庄代理官府的款项开始的。事业刚刚起步的胡雪岩当然是极忙的,他在实际的运
作中认识到自己需要帮手,自己的成功需要各种能力的人的支持,于是凭借自己的各种
际遇以及眼光招纳了很多人才。继开了阜康钱庄之后,还开了典当行、庆余堂药店,此
外自己还在上海洋场经营丝茧。他的经营历年是八个罐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
个意思很显然就是资本的运作,和现在资本市场的一些金融工具具有同样的道理,现在
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可以说就是大资本家和各家金融机构在运作资本的时候穿帮了,由此
导致了骨牌效应,一个个的倒下,到现在还看不到危机停止的迹象。
高阳的小说里把胡雪岩的一些坚持的理念描述的很清晰,胡雪岩虽然是一个富商,
但是从一开始做生意开始就信奉“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这也是一种智慧,
因为做生意牵涉的人很多,如果一味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那么别人说不定在什么时候
就不再相信自己,或者是在以后的某个时候不再给自己方便,那么自己显然的要受到很
大的影响。小说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很多和胡雪岩打交道的人都认为和胡雪岩交朋友“很
够味”,可见胡雪岩的处事方式是极为高明的。最近就看到一本书,书名就叫做《左手
曾国藩,右手胡雪岩》,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在做人方面要向曾国藩学习,而在做事方面
就要向胡雪岩学习了,曾国藩由于自身的修养,被视为做人方面的典范,无论是其自身
修养还是在治家方面都是很值得学习的;而胡雪岩则是在做事方面能做的极为漂亮,这
一方面和他的能力性格有关,另一方面我觉得就是他在心中树立了“前半夜想自己,后
半夜想别人”这样的一个原则。有能力是一回事,能不能为别人想又是一回事,只有两
者兼备,才能做出漂亮的事情来,由此也就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跟随。胡雪岩的事业正
是在这样不断的名声树立中快速发展。
作为一个人,他所经历的一生不可能只是事业,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这
么说,在别人看来一个人一生也许被人记住的就是那些事业,而对自己来讲,则是亲身
经历的生活才组成了自己真正的一生。高阳的小说里对胡雪岩的生活描写贯穿始终,给
人的感觉就是其事业就是很自然的嵌在他的生活里面,这丝毫不给人任何的突兀感,就
是这样让人感到他的事业就是这样在生活中慢慢起来的。胡雪岩好色,书中虽然没有明
说,但是从他事业起步开始,遇到美色女子便动心的情节不止一处,作者也许有意回
护,让人读起来,即使是胡雪岩好色的事情也是饱含了人情味。前面的章节里提到了两
个女人,一个阿珠,一个芙蓉,后者后来成了他的姨太太。好像在螺狮太太之前胡雪岩
已经有了两个妾。螺狮太太出现后成了胡雪岩家的实际的管理者,豪富的胡雪岩一共娶
了十二房姨太太,这之中没再提到芙蓉,我估计是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遇难或者是别的
原因让作者在这方面重新写作,本来这些人物都不一定是真实存在过的,尤其是人名,
大约是根据作者的需要编出来的,因为在别的关于胡雪岩的小说里面胡雪岩身边的人的
名字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不过这种书中前后不衔接的地方让我读起来就感到了一些缺
憾,此外还有前面出现的胡雪岩身边的主要人物在后面都不再出现,连人物的下落都没
交代,唯一的解释就是作者在写作后面的章节时是作为新书来写的,和前面的已经断绝
了联系,当然胡雪岩是贯穿的一根线。
高阳在后记中提到此书一出“读者奖饰有加”,“行销遍及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
甚至还有许多外国读者,他们不识中文,特为请他们的中国朋友讲解”,让作者啼笑皆
非的是有些外国读者是想从中学到经商的技巧。我觉得书中倒是提到了一些经商的技
巧,但是着墨最多的当然是胡雪岩这个人的经历。高阳不愧是博览群书的作家,很多清
朝末年江南地方的放言还有习俗都是一清二楚,这对于读者来说无异于在读一本清末江
南习俗摘要,很是受用,作者的语言也是很有古典的特色。
说到胡雪岩的失败,我认为最深层的原因是以李鸿章为首的北洋官僚打击左宗棠,
把胡雪岩看做是必须剪除的羽翼,左宗棠年老之后已经不再有精力去和北洋官僚集团争
斗,胡雪岩理所当然的失去了政治上的支持,失败就是必然的了。胡雪岩算是有民族气
节的,他囤积大量的丝茧“跟洋人斗法”就是希望通过变相的垄断来挣洋人的钱,无奈
中国的官府根本就不像外国的政府一样为商人撑腰说话,反而是拉后腿设障碍,无怪乎
高阳自己就在后记中说小说一个始料不及的贡献就是说明了政治稳定是投资环境的一个
重要因素。导致胡雪岩周转不灵的原因正是北洋官僚从中捣鬼推倒了胡雪岩庞大的事业
的第一个骨牌:让其钱庄周转不灵。从后面的章节中其实可以看出胡雪岩在经营自己的
庞大事业中的一些缺点,例如用人不当、面对经营弊端受到掣肘而不能整顿。这已经让
他的商业帝国成为一个虚弱的病人,再加上这致命的一击,接连的倒下就是必然的结果
了。
高阳的小说在描写人物方面无疑是很成功的,其描写的精明的钱庄挡手(经理)、
个性鲜明的船家女儿、性格豪放的漕帮七姑奶奶、老谋深算的官场人物、甚至一些令人
生厌的反面人物(如最后吞没螺狮太太珠宝的朱太太),有些是作为重点人物描写甚
多,有些虽着墨不多但是其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这就足以证明一个个成功的
人物形象出现了。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一起在清朝末年夹杂太平天国战乱的这一段历史
中演出了一出以胡雪岩为中心的精彩大戏。
阅读(4261)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