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957670
  • 博文数量: 383
  • 博客积分: 10011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06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24 18:5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83)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9)

2009年(276)

2008年(97)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9-02-16 20:24:05

春节过后,项目一直比较忙,我的Ubuntu自从上周日安装到系统中后就一直没有怎么用过,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了,这回可有时间体验一下'热得烫手'的Ubuntu了。Dreamhead在评论中给我的建议是:坚持使用Ubuntu,你就会越用越熟练的。这同样也是我的想法,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先体验一下Ubuntu,看其是否能满足我工作和平时娱乐的需要。
 
Linux总是让新手'迷路',我所说的'迷路'是指在进入Linux后'不知所错'。下面就说说我在Ubuntu下的一步一步的体验经历。

刚刚装好Ubuntu,并成功登入桌面后,我还是蛮兴奋的,毕竟安装过程一番风顺,且自动找到了我的D-LINK无线路由器,经过简单设置就可以连上Internet了,有了网络就好像插上了翅膀,有什么问题也就不怕了。Ubuntu默认的Gnome桌面很是简洁,位于桌面上方的菜单栏中放置了所有有用的菜单项。Ubuntu内置了许多有用的开源应用,比如:、e系列等,这些满足你的基本需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般使用Ubuntu的Fans是不满足于此的。我们要对Ubuntu进行充分的挖掘。

Ubuntu的默认字体说实话是很难看的,而且初始情况下是不支持中文输入法的。所以安装中文输入法和中文字体就成为了我的首要任务。如果说通过看资料就能熟练掌握Ubuntu是不行的,那么一点资料不看,自己捅咕也是万万不行的。

按 照网上资料的做法,在命令行中敲入类似:sudo apt-get install in-switch scim scim-pinyin scim-tables-zhscim-bridge的命令,回车后,居然提示:找不到in-switch包,反复在root和应用用户下试了多次都提示 找不到,郁闷中继续在网上搜索,直到发现ubuntu官方wiki中的一篇'' 的文章,我这才'茅塞顿开'。原来Ubuntu在安装后的第一步就是所谓'更新源(即/etc/apt/sources.list)'。 sources.list在初始情况下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首先编辑/etc/apt/sources.list,在sources.list中添加若干 个Ubuntu服务器的url地址,编辑保存后执行sudo apt-get update。每次人工更新sources.list后都要执行一遍update。更新后,我们就可以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name来安装需要的软件包了。Ubuntu的软件多为网络安装,apt-get install会自动从服务器上下载包并安装。这里的sudo又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快速设置指南'中的说法: sudo就是以超级用户执行[Superuser Do]的意思,这时你只需要输入你的用户密码即可按照超级用户权限执行install任务了。

首 先,我还是按照前面的命令来安装in-switch、scim和scim-pinyin。网络安装是把'双刃剑',好处在于你不用像在Windows上寻 找软件那样到各大下载网站去下载了,你只需要敲入一个命令,apt-get就会替你到源服务器上去找去下载。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特别是在大陆,网络环境 不好,下载很慢,一个scim就让我等得不耐烦了。另外是否每次重装ubuntu都要重新下载一次呢?起码在Windows上我下载一次安装文件后,我可 以放到移动硬盘上保存备用。听说小企鹅输入法安装文件较小,可以用来替代scim,那就用小企鹅输入法吧。按照如下命令执行:
sudo apt-get install im-switch fcitx
sudo im-switch -s fcitx -z default
大约3M左右的fcitx输入法在10分钟之内就安装结束了。安装后的fcitx的确与系统自带的scim有冲突,中已经给出解决方法了,照做就是了。具体如下:
sudo gedit /usr/lib/gtk-2.0/2.10.0/immodule-files.d/scim-gtk2-immodule.immodules

将内容改为如下:
#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dh_gtkmodules, do not edit
“/usr/lib/gtk-2.0/2.10.0/immodules/im-scim.so”
“scim” “SCIM Input Method” “scim” “/usr/share/locale” “ja:ko”
这样修改以后,scim在中文环境下将不被启动,也就不会于fcitx冲突了。

下 面开始安装中文包支持以及中文字体。选择System->系统管理->Language Support,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的Supported Language中选择Chinese,默认语言也选择Chinese,确定后,系统会提示需要安装语言包,安装就是了。语言包挺多挺大下载也挺慢,耐心 吧。

Ubuntu默认带了一种叫:文鼎PL上海宋的字体,毫无疑问不能满足我们的审美观,我们需要另外安装自己喜欢的字体。在 Ubuntu中文论坛上很多认推荐安装的是一种叫:文泉驿的开源中文字体,我也试试。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 xfonts-wqy,安装后重启X-Windows。然后在'System'->首选项 ->外观中将你想设置为文泉驿的地方都选择上即可。网上还有很多漂亮的字体,我就姑且先用这个吧。

Linux经过多年发展,其娱乐 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除了内置十多款小游戏外,还内置了多款影音播放软件。我打开其中一款叫RthythmBox,选择了一首MP3试图打开收听,让我气 愤的是居然提示我:找不到mp3的解码器。按照网上的指示:sudo apt-get install w32codecs。心想这回总该可以了吧。结果点击play,问题依旧。提示找不到mp3 decoder。无奈中采用了一招windows下的打开mp3的方法:双击那个mp3文件,居然弹出一个对话框告诉我,找不到mp3的decoder, 并提示是否下载restricted packages,下载就是了。也许mp3格式文件涉及版权或者某些专利吧,以致ubuntu没有将其纳入解码支持。当杨坤演唱的颇为震撼的集结号主题曲'兄弟'响起时,ubuntu的影音功能这才算配置好。

作 为C开发人员,怎能离开gcc呢。打开命令行,输入gcc -v,得到的信息:gcc version 4.1.3 20070929 (prerelease) (Ubuntu 4.1.2-16ubuntu2),ubuntu果然内置了gcc,而且版本也基本上是最新的了。写一个小'hello ubuntu'程序试试吧。执行gcc -o helloubuntu helloubuntu.c后一个error呈现在我的眼前,居然提示:找不到stdio.h!难道ubuntu下没有安装C标准库的头文件和库文件,经 检查的确没有安装。没办法还得借助网络,好心人给出方法:执行sudo apt-get instal build-essential。果不其然,在build-essential安装到系统中后,hello ubuntu也得以顺利编译和执行了。

平 时一直使用的是vim,众所周知vim支持定制,我把我的.vimrc文件放到了HOME目录下,执行vim,出乎意料的是vim提示:E319: Sorry, the command is not available in this version: syntax on。我仔细看了一下vim是7.1.x版本的,怎能连syntax on这种配置语法都不支持呢?在网上搜索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台湾地区的网站得到了答案:ubuntu的vim还是一个tiny version,的确连syntax on都不支持。你需要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 vim来重新安装full vim版本才能支持这些个性化配置。

Linux毕竟不是以桌面系统起家的,试用了这么长时间感觉在Ubuntu上用光标总是不那么顺手, 特别是用笔记本的Touchpad(触控板)控制光标总是会有失误,稍不注意,就导致页面上下左右乱动。无奈中尽量强迫自己多记忆些快捷键组合,试用键盘 还是比较精确的,另外对于程序员而言多记住一些快捷键是大有裨益的,习惯后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牢骚一句:X-Window桌面在频繁鼠标、键盘事件发生时反映很是不灵敏,在写Blog的时候,Gedit多次失去了反应,无奈只能关闭重启。另外本篇blog就是在ubuntu linux下使用gedit编辑的^_^。
阅读(67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