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60
  • 博文数量: 9
  • 博客积分: 720
  • 博客等级: 军士长
  • 技术积分: 1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2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8-04-13 10:23:39

如何取得超预期收益?选择存续期更短的基金,初始的篮子里应当选择熊市仍出色的基金,利用近期业绩情况把非经验基金排除出你的篮子

  阿尔法值是指一个组合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的差,它越大就说明你越能取得一个高于预期的超额收益。在构建证券投资组合时,追求正的并且比较大的阿尔法值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除非你构建的投资组合受大盘影响较小,这时统计学意义上的阿尔法意义就不那么大了。

  什么样的投资组合构建方法和比例,能够得到一个正的阿尔法?有没有可靠的办法找到这类基金?美国人巴拉斯、斯凯莱特等人找到一种新方法,通过研究多只共同基金(2076只美国积极管理策略下的国内基金,时间为1975年至2006年的60个月里),得出了对于投资者如何选择基金的有用结论:

  所有样本的历史收益表明,除去交易费等费用之后只有 0.6%的长期投资基金表现出了正的阿尔法值(获得了超额收益);而多达26.6% 的基金都没有达到预期;其他 72.8% 的基金则刚好与预期持平。在5年一算的相对短期内,大概只有2.4%的样本取得了超额收益。因此长期投资基金是更可能接近其预期的,而中短期基金更有可能获得正的阿尔法值。

  他们用极值理论来考察这些历史数据的时候,发现某些运作经验生疏的基金的收益分布于左尾,而那些运作经验丰富的基金则刚好相反,集中在右尾的极右。这就表明在运作经验上生疏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其收益和预期的偏离程度更大。这倒帮了我们筛选的大忙,因为基金业绩好坏,很容易分辨。

  从1989 到2006年间,那些运作经验丰富的基金占全样本比例从14.4%跌到 0.6%,同样的,预期的阿尔法值也从 0.16%掉到 -0.97%。这倒不是因为经验能够带来正的超额收益,恰恰相反,由于其不能取得超额收益,所以历史上人们对这种基金的配置需求在不断降低——这些基金的预期被调高,而在基金经理能力没有多大变化的情况下,市场的认购成本也随之提高,阿尔法值就会被压缩。所以,要维持一个恒定水平上的超额收益,组合中这类基金的比率必然是逐步减少。

  在存续期为5年的短期样本里,可以构建一种相对成功的组合,叫做“反复构建”的证券组合。在这种策略下,超额收益从1.15%上升到了1.45%。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根据运作经验丰富或者经验生疏的基金的数量和其短期盈利情况的基金比例作调整。这种不断调整带来的贡献值就是0.3%。具体到我们自己,就是要根据市场中好的基金经理的数量以及其旗下基金盈利的状况随时调整持有比例,来获得那0.3%的超额收益。

  即使在零收益都受羡慕的大熊市时代,那些经验丰富的基金中,仍然能涌现许多好基金。专家们在分析美国历史数据中发现,除去交易费用,大约有9.6%的基金能够获得正的阿尔法,说明这些基金经理可以跑赢大盘(当然,基金认购者跑赢大盘的比率更低)。所以,在构建我们初始的投资组合时,在市场不好时仍能够有出众业绩的股票是必不可少的。

  统计也是一种赌博。尽管这种选择基金的方法是以统计学为依据,但仍能提供给我们许多构建组合的参考:选择存续期更短的基金,初始的篮子里应当选择熊市时仍能表现突出的基金,熊市里选择经验丰富的基金,利用近期业绩情况对于非经验基金作筛选,排除出你的基金篮子,并且要根据市场和基金数量等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篮子里各类基金的比例,基本上是能够获得一个高于预期的收益的。

阅读(11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