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9843
  • 博文数量: 215
  • 博客积分: 4000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25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0 10:2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15)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59)

2009年(95)

2008年(60)

我的朋友

分类: 项目管理

2008-09-08 11:18:19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三重境界”之说,他将晏殊的《蝶恋花》、欧阳修的《蝶恋花》和辛稼轩的《青玉案》三首词中各取出一句话,来讲述成功的三重境界。而这样的三重境界,似乎也可以同样被借用来形容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层次型数据库到管理关系型数据库,乃至目前的同时支持关系型和XML的混合型数据库,数据库管理技术在其发展的将近40年的历程中,走过了一条不断创新的三重境界。

  IMS:为阿波罗号护航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话用来形容数据库管理系统出现以前的数据管理可以说恰如其分。在数据处理还是穿孔卡片来进行时,彼时的数据管理,只是对卡片进行物理的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极其麻烦和复杂,根本无法体现出高效性。在1956年IBM生产出第一个磁盘驱动器(Model 305 RAMAC)之后,引发了数据管理的革命,并且因此得以随机存储数据。

  此后,出现了最早版本的数据库,即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由通用电气公司1961年开发成功,其IDS(Integrated DataStore,集成数据存储)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状DBMS,也是第一个DBMS。但是它只能运行于通用电气的主机上,且数据库只有一个文件,所有的表必须通过手工编码生成,有着极大的局限性。

  为此,IBM开发的层次数据库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信息管理系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成为了最著名也是最典型的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阅读(31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