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96695
  • 博文数量: 43
  • 博客积分: 2178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3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13 15:1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3)

文章存档

2012年(23)

2011年(10)

2009年(10)

分类: 数据库开发技术

2012-09-26 16:06:48

如果简单地比较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大多数都会得到以下观点:

  •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v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抛开这些,可以深入到Redis内部构造去观察更加本质的区别,理解Redis的设计。

在Redis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的。这是和Memcached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

Redis只会缓存所有的 key的信息,如果Redis发现内存的使用量超过了某一个阀值,将触发swap的操作,Redis根据“swappability = age*log(size_in_memory)”计 算出哪些key对应的value需要swap到磁盘。然后再将这些key对应的value持久化到磁盘中,同时在内存中清除。这种特性使得Redis可以 保持超过其机器本身内存大小的数据。当然,机器本身的内存必须要能够保持所有的key,毕竟这些数据是不会进行swap操作的。同时由于Redis将内存 中的数据swap到磁盘中的时候,提供服务的主线程和进行swap操作的子线程会共享这部分内存,所以如果更新需要swap的数据,Redis将阻塞这个 操作,直到子线程完成swap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修改。

附多个k/v数据库的测评比较:

I had tested the following key-value store for set() and get()

  • , use memcached client protocol.
  • (), use memcached client protocol
  • , use  Java client

转载:

阅读(339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