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3699
  • 博文数量: 187
  • 博客积分: 2515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33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26 14:0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87)

文章存档

2011年(3)

2010年(1)

2008年(183)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08-04-04 11:37:14

我国行业面临的四大挑战

  一是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弱。与外资快递企业相比,国有和民营快递企业在网络、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差距十分巨大。美国联合包裹公司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8万个服务网点,每天递送包裹和文件超过1400万件,拥有8.8万辆各种投递车和庞大的空运飞机队伍,飞机数量近600架。而我国快递龙头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EMS),各种投递车辆仅1.5万辆,服务网点不足2万,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航空运力和国际投递网络,主要依赖民航的商业航班和各国邮政制定的邮路,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网络的效率大受影响。在技术投入方面的差距更是惊人。仅在电子技术方面,联合包裹在10年内就投入了110亿美元资金。其全球信息网拥有一个专用卫星和50万英里的通讯网络,客户能随时查询包裹的位置和状态。而我国EMS全年总收入还不足66亿元。

  二是管理职责不明确。从政府层面看,快递业各有关管理部门间的职责不够明确,沟通协调还有待加强,这不仅降低了管理部门的行政效率,而且弱化了对行业发展的管理职责和业务指导。从行业层面看,快递业还没有全行业的中介组织。仅仅在国际快递业务领域,成立了隶属中国国际货代协会的国际快递工作委员会,配合政府部门对国际快递行业进行协调和管理。对于从事国内或同城快递的企业,特别是民营快递企业,在业务管理和指导方面几乎处于盲区。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经营秩序。

  三是竞争格局失衡。在利润丰厚的国际业务领域,呈现外资企业独大的态势。以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为龙头的国内快递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水。2005年从上海口岸空运出境的1789万件快递中,邮政EMS承递的份额不足5%。据专家测算,国际快递巨头已经占据了我国国际快递业务市场份额的80%。在省际和同城业务中,内资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过度和恶性竞争比较突出。如从上海到杭州一份快件收费最低已经到了2—5元,企业间偷抢快件、扣件等相互报复也屡见不鲜。过度竞争影响了快递市场的健康发展,致使行业经营秩序混乱,服务得不到保障。

  四是国际快递的发展环境有待改善。首先,政企不分的积疴深。长期以来,国家邮政局既是邮政服务业务的行政主管机构,也是其经营管理主体,“裁判员”和“运动员”的两重身份,既不利于邮政企业走向市场,也妨碍了非邮与邮政企业的公平竞争。尽管国家已于去年通过了以政企分开等为基本思路的邮改方案,今年9月初也开始设立省级邮政监管机构,但长期以来在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的弊病,短期内还难以随着组织形式的分立而一步解决。其次,普遍服务与竞争性业务不明确,强化了行业垄断。2002年,国家邮政局将委托经营的范围,设置为进出境的单件重量在500克以上等规定,就把国际货代企业60%以上的业务纳入了专营范围。尽管规定的范围最终调整为“经邮政部门委托,货代企业可以办理进出境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物品的寄递业务”,但邮政扩大专营的动因从没有削弱。在《邮政法》第七、八稿的修改中,有关信件专营的重量标准问题,已两度引起非邮速递企业的不满。不论是按照第七稿中的单件重量350克以下专营,还是第八稿中的150克以下专营,民营快递企业80%以上的业务都将被禁止,这对民营主体将是致命一击。

TAG:

阅读(44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